APP下载

竞技拳击运动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2014-07-18俸洪斌

广西教育·C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困境对策发展

【摘 要】阐述竞技拳击运动的健身价值,分析当前竞技拳击运动发展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竞技拳击运动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竞技拳击运动 发展 困境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4C-0167-02

拳击是一项对抗性强、搏斗激烈的体育运动,与中国的武术散打,日本的柔道、空手道,韩国的跆拳道以及泰国的泰拳一样,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参加拳击比赛的运动员双手要戴皮制的拳套,1人对1人,按一定的姿势和拳法、步法,相互伺机打击对方的头部自眉际以下至下颚,侧面自耳以下至肋腭处和身体正面脐部以上的部位。竞技拳击运动是一种力量、技巧、意志和智慧的较量,因此,拳击也被称为勇敢者的运动。“拳击运动起源于埃及,流传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发展于英国,大成于美国。”这句话基本上概括了竞技拳击运动发展的历史。

一、竞技拳击运动的健身价值

竞技拳击运动以其特殊的魅力和健身价值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它以其全面而显著的健身效果而成为古代和现代奥运会重要的比赛项目。尽管拳击项目的基本技术动作并不繁杂,但在实际运用中却要求运动员要随时根据对手技战术的变化,在百分之几秒的瞬间采用合理的基本技术的组合进行反击,因此,经常从事拳击锻炼,能显著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另外,西方许多健康学家认为心血管系统的机能是衡量身体是否健康的最重要的指标,竞技拳击运动员一般要参加5~12回合的比赛,因此,拳击锻炼必须注意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否则难以适应长时间的激烈比赛。

对竞技拳击运动怀有误解的人认为职业拳击太危险。其实,职业拳击的伤害事故远远排在赛车、赛马、滑雪等项目之后,业余拳击更是鲜有伤害事故的发生。拳击属于身体直接对抗性项目,对锻炼者的身体素质、心理品质、思想道德提出了全面的要求。通过不断改进步法和拳法的配合,提高出拳的力量、准确性、突然性,增大出拳距离,提高抗击打能力,从而有助于协调性、速度、力量、柔韧等素质的提高。意志品质、道德素质的培养是拳击锻炼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当技术水平相当的一对选手进行对抗时,比赛就成为双方意志品质、智能水平的较量。中国有句俗话“修武先修德”,同样,从事竞技拳击运动决不能恃强凌弱,更不能采用违背规则的动作。

二、竞技拳击运动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竞技拳击运动的形象问题。在很多人看来,竞技拳击运动危险性很大,充满着鲜血、危险和伤亡。虽然竞技拳击运动员之间相互受伤是比较常见的事情,但上述看法无疑存在着很大误解,但这也表明了竞技拳击运动在人们心中形象不太好,竞技拳击运动的给外界的形象就是暴力。这些误解是参与这项运动群体性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竞技拳击运动的推广运作水平问题。从目前职业拳击比赛来看,由于只有部分电视台进行转播,没有直播,并且赛前的宣传工作也不到位,一般只有关注这场比赛的观众才知晓比赛时间和比赛情况,特别是一些重量级的比赛,没有好的推广机构和商业运作,关注的人很少。从我国竞技拳击运动的推广来看,对这项运动的关注程度远远不及我国传统武术和散打运动的关注程度。由于赞助竞技拳击运动的风险很大,愿意对这项运动进行赞助的单位都持观望的态度,很少有企业愿意花大力气进行推广,这给竞技拳击运动的推广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三)我国的拳迷的认知水平问题。与国外的拳迷朋友相比,我国的拳迷朋友认知能力有限,尤其是对一些不太有名气的运动员的比赛参与激情不够。此外,在我国,竞技拳击运动的普及率不高,拳迷不了解拳击比赛的组织结构,对竞技拳击运动没有充分认知,因此,竞技拳击运动发展得不到观众的支持,拳迷参与观看比赛的热情不高。

以上问题表明,竞技拳击运动作为一项历史久远的运动,发展至今面临着不少的挑战和考验,相关部门和机构应采取合适的措施,不断地创新、改革,使其得到更好地发展。

三、竞技拳击运动发展的策略

(一)树立良好的竞技拳击运动形象。竞技拳击运动能够作为世界范围竞技比赛的一项运动,说明它是有生命力的。然而,要使其能够获得进一步发展,能够不断深入人心而获得更为广泛的接受,它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形象必须是良好的。要树立良好运动形象,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引导,让人们熟悉竞技拳击运动的特点。竞技拳击运动是对抗性极强,大强度、大运动量的项目,训练体系既复杂又系统,它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身体各种能力,主要有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性、协调性、柔韧性,现代体育训练将其称为身体素质。鉴于目前人们对于该项运动特点的熟悉程度尚未理想,影响到他们观赏能力的提高,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尤其是面对广大学生的专业教师,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比如网络、报刊、电视节目以及课堂教学等,对竞技拳击运动知识进行普及,让人们了解该运动的特点、比赛规则、欣赏技巧等,同时向人们解释清楚该运动所具有的正能量内涵,消除因认识的欠缺可能产生的偏见。

其次,一项运动的形象与该项运动的运动员的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因此,增强竞技拳击运动员的竞技技术及提高职业道德是树立该运动形象的必备条件。竞技拳击运动对身体素质的要求非常全面,在速度、精确性以及耐力等方面要求很高,而优秀的竞技拳击运动员必须掌握一种或多种组合技术,并能根据比赛场上的变化作出快速而正确反应。所以,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在竞技技术上追求精益求精,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反应能力。除了在竞技技术上不断追求提升外,还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这是一项运动的立足之本和发展前提。运动员首先要学会尊重所从事的运动,学会尊重自己,学会尊重所有其他相关的人员,包括教练、队友、陪练员、对手和观众等,只有把这些因素纳入考虑之中,才能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遵守比赛规则,赛出风格,赛出水平,从而为树立良好的运动形象作出贡献。

最后,提高竞技拳击运动的观赏性。竞技拳击运动是攻防交替的运动,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通过蹬地、转髋、转肩、伸臂等动作来完成,整个过程实际上都在诠释许多人生哲理和美的素质,包括人的尊严和坚韧品质、人的力量以及舞蹈和节奏等诸多美的因素。由此观之,要想树立良好的竞技拳击运动形象,竞技拳击运动深层次的内涵及特征需要得到充分地展示。对于竞技拳击运动来说,这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多方关注,但主要由两类人员来完成。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需要展现出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职业道德以及娴熟的技能等;运动规则的制定者对规则的制定或改进应考虑力量与美的最佳结合。

(二)以学校为主阵地,向社会辐射,切实推广竞技拳击运动的教育。竞技拳击运动能够激发人们的正能量、培养优秀品质,因此竞技拳击运动的教育问题,必定是肩负培养人才使命的各级各类主管部门和学校应该加以重视的问题。首先,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领导在思想上要正确看待竞技拳击运动,在实践中可将之纳入学校课程设置之内,当做选修课程作为学生身体素质考核的一项内容。其次,投入一定资金,引进竞技拳击运动专业人才,或培训和提高老师特别是体育老师有关竞技拳击运动的知识和技能,完善教学设施,从师资和设备等方面满足开展该项运动的需要。学校对作为直接担任竞技拳击运动课程的老师,要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将老师的表现与绩效挂钩,为推进该项运动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担任竞技拳击运动课程的老师要认真严肃地对待这门课程,一方面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阐明学习竞技拳击运动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做好培养计划,备好每一节课,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特点,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做到多方思考,周密安排,寓教于乐,努力使每一节课顺利有效地开展,让学生逐步掌握相关知识和提高技能,使他们在享受成功带来的快乐中健康成长,并把对这项运动的热爱带到未来的人生中。

学校需要大力开展宣传工作,让竞技拳击运动逐步深入人心,逐步获得社会认可和支持。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坚持“走出去,请进来”。聘请那些在该项目获得成功的人士到学校传经送宝,谈谈他们的经验教训。这些运动员在赛场上的英姿和精神面貌,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鼓励和鞭策,而且他们的成功做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宝贵的借鉴作用。其次,学校可适当地开门办学,将课堂延伸至校外,通过大力宣传,既可以让社会更好地了解设置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又可以让学生作为实践的主体,在实践中更加认清该课程的性质,学到真本事。例如,带领学生代表到别的学校进行取经学习,组织学生开展板报活动向社会宣传相关知识,组织校际友谊赛,举办一定规模的擂台赛等。所有这些活动有益于将竞技拳击运动推向校外,走向社会,产生良性的辐射影响,为切实推广竞技拳击运动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

(三)提高我国拳迷的认知水平。体育的目的在于运动,只要适合的运动都会有其强身健体的效果,有其正能量。虽然拳击这项运动在大众的心目中存在误解,但竞技拳击运动也有其自身的特色和健身的价值。拳击能够强壮身体、对付不法分子、防身自卫等,具有非常好的运动价值和意义。作为宣传这项运动的机构和部门,要从运动的发源本身去向大众讲解竞技拳击的灵魂去让身体运动,让全身充满力量。

在竞技拳击运动比赛中,不仅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对比赛本身进行建设,更需要对这项运动进行包装,展现出其魅力之处,让观众能够非常直观地看到竞技拳击运动的亮点和魅力之所在,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去观看,甚至成为拳迷。对拳击比赛进行包装的过程中又不能夸大其实际的魅力,因为如何宣传广告和现场情况存在很大的反差时,就会让即将成为拳迷的观众流失。同时,应真正地挖掘出一些与其他比赛的不同之处,例如,我国拳击优秀运动员邹市明的比赛,主打就是从奥运冠军向职业拳坛的蜕变,从中挖掘出邹市明的比赛特色和攻防特点,吸引更多的国内观众去关注比赛,并且也收到良好的收视效果,对竞技拳击这项运动的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

综上所述,竞技拳击已经是奥运会比赛的一个项目,需要相关部门和人员的重视,需要相关部门及机构进行宣传推广,此项运动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并吸引广大群众参与其中。

【参考文献】

[1]鲍善军.灵敏素质训练对不同水平拳击运动员技、战术运用效果的影响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2(6)

[2]张洪顺.拳击训练的优化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

[3]李晓辉.拳击运动体能特征研究[J].科技信息,2012(18)

[4]苏彦炬,吴贻刚,袁艳.拳击后手勾拳下肢快速发力对出拳速度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3(3)

[5]余银,胡亦海,高平,等.第30届奥运会邹市明竞技实力与技、战术特征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13(3)

【作者简介】俸洪斌(1968- ),男,广西桂林人,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困境对策发展
诊错因 知对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对策
困境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