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对外宣传角度看旅游公示语及相关英语翻译

2014-07-18蒙丽芳

广西教育·C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外国游客英语翻译桂林

【摘 要】以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为例,分析近年来我国相关旅游涉外翻译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形式,并结合现代翻译理论,从跨文化交际和相关翻译受众——国际游客的实际需求的角度出发,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对外宣传 旅游公示语 英语翻译 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4C-0052-03

随着2009年“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设立和2011年“桂林世界旅游城”建设项目的启动,近年来各种媒体上出现了越来越多有关桂林旅游的英文标示和翻译资料,为旅游宣传营销和目的地国际化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不同,以及中西文化、思维模式、审美情趣存在着巨大差异和翻译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等因素,旅游公示语及相关英语翻译质量总体水平不高,影响了桂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

一、旅游英语标示和翻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翻译人员责任心不强和忽视信息接受者需求等原因,造成旅游翻译质量不高,文本汉化严重等问题。

(一)拼写和语法错误。桂林是我国最早开放的涉外旅游城市之一,但遗憾的是语法和拼写错误仍然出现在很多涉外旅游标示和旅游文本介绍上。例如,桂林两江国际机场的国内出发候机大厅中,有关“行李打包”的英文标识写成“Packingservice” 正确的写法应该是“Packing Service”,不恰当地遗漏单词间的空格和忽略字母大小写,是工作不够仔细的表现。在全国著名的4A级景区七星公园内的标示中也出现不应该的单词拼写错误。例如,公园大门内一块景点指示牌上“桂花飘香”用英语标识为“Osmanthus fragrans”,正确的拼法应该是“Osmanthus fragrance”。这类错误其实粗通英语的人士就能发现,有关部门稍加注意即可纠正。

(二)译文不统一规范,误导游客。旅游推介文本和标示可归属于功能翻译学派所界定的“信息型”(informative)+“诱导型”(appellative)的功能文本,其最基本的功能是传递信息和诱导行动。但是,桂林不少相关的文本和标示由于前后不统一,容易误导游客。例如,桂林城市标志象鼻山在各种文本中常被翻译成“Elephant Hill”,“Elephant Trunk Hill”或“Xiangshan Hill”。本地人清楚这是指同一座山,而对桂林情况不甚了解的外国游客就可能认为是指不同的山。遇到类似情况,建议统一采用意译的办法,即“Elephant Trunk Hill”,游客通过景点的名字就能大概了解其形态或特色,从而发挥文本的“诱导型”(appellative)功能。

(三)望文生义,逻辑不清。与旅游相关的一些英语标示和翻译中,还存在逻辑混乱的情况,在一些较长的说明性文字当中,这类生造胡译的现象较多,亟待修正。桂林七星公园大门口有以下中英文购票说明。

原文:

1.园中园门票可在公园门口或园内售票处购买,任何人不得强迫游客购买。

2.桂林市本地居民凭个人身份证购买月票、年票或通票,1.4米以下儿童免票入园。

译文:

1.Tickets for other items are available either at the gate of the park or inside the park, tourists should not be forced to buy through tickets without admission from Guilin Price Bureau.

2.Monthly annual or through tickets are available for Guilin residents by presenting their valid credentials. Children shorter than or at 1.4 meter is free of charge.

除了语法错误,这段译文还有不少硬伤:拖沓繁冗,意义混乱,忽视国外游客的实际需求,在语意传达上是失败的。其中译文第一点下半句意思是“除了桂林市物价局许可,任何人不可强迫游客购买公园通票”。从逻辑上,外国游客很容易理解为只要获得了桂林市物价局许可,就可以强迫游客购买公园通票。这样的翻译不仅与原文有出入,与事实不符,而且可能让游客误以为桂林市物价局可以授权强买强卖,产生了极其负面的宣传效果。“任何人均不得强迫游客购买园中园门票”属于常识性问题,在此不需译出,如果硬要翻译出来,不仅显得生硬多余,而且容易给外国游客留下中国到处存在强买强卖的不良印象。在第二点说明中,“monthly” 和“annual”之间没有逗号停顿,让人无法理解要说明的门票的性质,个人身份证正确译法是“ID card”, 而不是“personal credentials” 等。在这里还应该考虑到基本上海外游客不可能拥有本地身份证件,也就不具备购买月票或年票资格这一事实,在英文翻译中应省略这一无实际意义的说明,以求突出有用信息,简洁明了。以上两点说明建议改译为:

1.Tickets for other items inside the park can be bought at the tickets office near the gates or inside the park.

2. Children below 1.4 meters are free for admission.

(四)忽视文化差异和外国游客需求,翻译汉化严重。国际翻译界有一种普遍说法,翻译最好从事把外语翻译成母语的工作,因为一旦理解了外语原文,翻译就比较容易用自己的母语将原文表达出来。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目前我们还很难找到大量精通汉语并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士为我们做翻译,因此大多数汉翻英工作都由中国人完成,难免出现文本汉化严重、宣传效果不佳的情况。可以说,目前大多数由中国人做的“汉-英”旅游翻译中,即使翻译者英语水平较高,仍或多或少存在上述问题,彻底解决尚需时日。以桂林为例,很多景点的翻译均参照原有的中文介绍,尽管译文在拼写、语法、句型和逻辑等各方面没有大问题,但是并不符合外国游客的需求,能“达意”却不能“传情”,这样的例子几乎可以信手拈来。请看由桂林旅游发展总公司编制的一本旅游宣传册上关于芦笛岩的一段翻译。

原文:芦笛岩自开放以来,有18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和世界上12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要前来参观游览,他们都对芦笛岩赞不绝口。因此,芦笛岩也被称为“国宾洞”,是访问桂林各国元首的必游之地。

译文:Since Reed Flute cave was open, there have been more than 180 party or national leaders and more than 120 heads of state and important politicians of the world visiting the cave and all of them praise it profusely. Therefore, Reed Flute Cave is also called “State Guest Cave” and it is a scenic spot which cannot be missed for all heads of state in their visits to Guilin.

这段译文基本没有语法和用词方面的问题,也很忠实于汉语原文,但是表现出了明显的汉语思维痕迹,缺乏应有的变通,难以让外国游客满意。汉英两种文本受众是不同的,中国人一般具有较强的从众心理,对党和国家领导人,国外政要和名人比较推崇,中文文本以此作为芦笛岩宣传卖点是合适的。但是完全按照中文文本翻译过去的英文资料是否具有相同的宣传营销效果,就值得商榷了。西方游客一般比较独立自主,讲究个性化追求,从众心理较弱,对各国政要不如中国人来得推崇,过于强调“芦笛岩是访问桂林各国元首的必游之地”可能引不起他们的兴趣,不如进行调整缩减,利用有限的篇幅介绍更能吸引他们的信息和更加实用的信息,以上文字建议简化为:

Since its opening as a tourist destination, the Reed Flute Cave has already been explored by a large number of top natioanl leaders from both home and abroad. And now it has become a “must see” scenic spot for tourists to Guilin.

二、建议

(一)加强认识和管理,借鉴发达地区经验。目前社会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不合格的翻译所产生的后果,很多涉外旅游场所的翻译和标示似乎只是中文配英文,与其说讲求实用不如说是追赶时髦,各级管理部门重视程度不够,监督流于形式,一些非常明显的低级错误长期存在,造成了不良影响。2007年10月20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首届旅游暨文化创意产业翻译研讨会上”,著名公示语外籍专家杜大卫(David Tool) 在其主题发言中,非常有代表性地提出,错误公示语不仅是对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士及其文化的不尊重,也是对整个中国人民和中国社会的不尊重。由此可见,不规范的旅游英语翻译和标示不仅发挥不了指示和宣传作用,还可能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各级管理部门应该将管理意识提高到对外宣传的高度,近年来国内旅游硬件设施不断完善,管理水平也应该迎头赶上。

(二)聘请外籍专家,发挥本地教育科研力量,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一种误解,认为只要懂英语的人就能做翻译,甚至认为只要会查字典,用电脑翻译软件或Google等搜索引擎就能做翻译,这些错误认识是造成目前各地低质英语翻译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实际上要做好对外宣传中的翻译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英语功底和娴熟的翻译技巧,更需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跨文化交际意识。目前桂林的一些相关企事业单位在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上已经作出了尝试并取得了实效。例如,近年来中国国际旅行社桂林分社与桂林理工大学外语系等教学科研单位联合起来,重新翻译编写了包括桂林在内的全国主要景点、中国传统文化和旅游注意事项等英文资料。他们的具体做法是先由中国教师将旅游文本从中文翻译为英文,再请以英语为母语的外籍专家对译文进行修改整理,使其语言更地道,内容更符合外国游客的需求和口味。以此为基础建立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中华游”已经成为目前国内最成功的涉外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之一,每年吸引大量海外游客到中国旅游。此例至少说明两点:其一,提高旅游翻译质量,产学研结合是可行之道;其二,优质的旅游翻译不仅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而且能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翻译实践过程中要有跨文化交际意识,贴近国外受众思维习惯,注意内外有别。英国作家、英中了解协会副会长费里克斯·格林曾经说过:“从事对外宣传的每一个作者、翻译和编辑,都应该在他的写字台上放一个标语牌,上面写着:外国人不是中国人。”国务委员新闻办公室前主任赵启正也在多个场合提倡宣传工作要“内外有别”,即受众内外有别,受众所关心的问题、所要求解决的问题、阅读的习惯和审美情趣都要有所不同。中文的旅游资料一般用词华丽,多用排比,讲究气势和句法工整,内容上有如中国写意山水画,追求一种虚无缥缈、空灵轻盈的感觉,以满足中国人传统的审美情趣和要求。相应的英语文本则语言质朴简洁,就事论事,就像西洋油画,强调写实,以内容取胜;同时强调游客的个人体验及可以参与的活动,多用Experience(体验)、View(观察)、Look for(找寻)和Discover(发现)等动词,具有更强的宣传鼓动性,翻译者应该加强对这些情况的研究,充分(下转第93页)(上接第53页)考虑中外差异,跨越文化鸿沟。

总之,提高旅游公示语及相关英语翻译水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各政府部门和其他企事业单位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协作,完善现有翻译人员资质认证评估体系,提高相关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文化素质和专业修养,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兼顾信息受众的文化特点和实际需要,注意内外有别。

【参考文献】

[1]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公示语翻译研究中心.全国公示语翻译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翻译,2007(5)

[2]王群.中西文化差异与旅游资料的翻译[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04 (4)

[3]吴伟雄.翻译是创造,是技术也是艺术——从桂林山水甲天下英译本获奖谈起[J].中国科技翻译,2007(1)

[4]廖春兰.旅游英语翻译现状与对策[J].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2)

【基金项目】2012年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科研青年基金项目(2012QN04)

【作者简介】蒙丽芳(1983- ),女,硕士,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旅游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语言与文化、英美文学。

(责编 卢 雯)

猜你喜欢

外国游客英语翻译桂林
桂林,美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石油英语翻译
桂林行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评《科技英语翻译》(书评)
新西兰开征外国游客税每人约23.45美元
桂林游
高中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居住桂林很潇洒
外国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