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新审视跆拳道横踢基础教学

2014-07-09宋雅树屈国锋

少年体育训练 2014年6期
关键词:腿法后腿上肢

宋雅树,屈国锋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北京 100875)

随着竞技跆拳道的发展,跆拳道教学就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跆拳道的教学内容是非常庞大的,包括理论部分、竞技跆拳道、传统跆拳道和能力培养。单就竞技层面,课程包括基本姿势、基本腿法、基本步法、基本拳法、战术训练、身体训练、实战比赛等,其中以基本腿法为主。跆拳道号称腿的艺术,且横踢被誉为“跆拳道第一腿法”。腿法主要包括前踢、横踢、侧踢、摆踢、双飞踢、旋风踢、下劈、后踢、后摆、推踢、跳踢、单脚连踢和双腿连踢技术,其中以伸膝(弹踢)、屈膝收腿落地为发力特点的横踢、双飞踢、旋风踢等属于弹腿类技术。从以往的教学经验中可知,横踢是双飞踢、旋风踢这两个腿法的基础。此三种腿法在世界男子大学生运动员整体的使用率达到了61.77%,其中横踢(包括横踢组合、横踢进攻、反击)使用率为49.32%。因此,不管从教学还是竞技的角度,横踢在教学中都是至关重要的。

从学习横踢的几个相关途径中,笔者发现:(1)教材上对于横踢的阐述没有统一的标准,缺乏规范和严谨性;(2)科普文献中关于横踢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停留在运动生物力学分析上,并没有给出实际的教学手段;(3)网上相关的横踢教学视频、教案也没有摆脱教材所具有的缺陷。鉴于横踢在教学中存在问题且又处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笔者希望对以往的教材进行分析、从运动生物力学原理方面以及结合实践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合理的横踢教学要素。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传统横踢教学法进行分析与讨论,以此探求横踢教学的关键要素,为横踢教学提供参考。

1 后腿横踢教学

横踢具有幅度小、隐蔽性好、速度快的特点,以脚背一侧击打对方的腹部或者头部。鉴于这一点,传统后腿横踢教学都针对这些特点进行分解教学。从以往的跆拳道书籍、网上教案、教学视频中,主要是采取表1的分解方式进行后腿横踢教学。

表1 后腿横踢教学分解过程说明

2 传统横踢教学的优点

2.1 分解法教学

由于横踢学习的难度比较高,传统横踢教学把横踢这个完整的动作分解为若干阶段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掌握以及老师在教学中操作。

2.2 解决易犯错误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横踢提膝幅度总是过大,第1阶段的练习利于解决学生提膝不走直线、横踢动作幅度过大的问题;学生总是踢完横踢不收腿,导致接下来动作连接不连贯,而第4阶段能够改正学生不收腿的习惯。

2.3 针对分解的特定辅助练习

针对第3阶段,设置站立的原地横踢弹腿辅助练习。一方面,能强化本体髋关节伸展的感觉;另一方面,原地站立的横踢弹腿能增加支撑腿的平衡能力。在跆拳道后横踢若把身体起动阶段获得的动量最大限度地转移到摆动脚上,这过程中支撑脚形成稳固的支撑是至关重要的。当此辅助练习足够熟练的时候,那么剩下的教学任务就是由实战姿势到该辅助练习的固定姿势。

3 传统横踢教学的不足

3.1 上肢运动在教学环节中的缺失

以往横踢教学中只注重下肢学习与训练而忽视上肢的重要性,须知每一项运动都是全身协调完成的。在初学横踢的时候,初学者往往不知道手该放什么位置,而使整个动作不协调。横踢中上肢的运动主要是摆动(以左架实战式为例,左手自然下垂,右手贴近胸口,两臂摆动做向心运动,转为左手贴近胸口,右手贴着身体向后),这种摆动除了起协调平衡作用,再就是有利于躯干的扭转。而且上肢的摆动,尤其是上臂的快速摆动要尽可能早,这样有利于缩短动作的时间,使下肢获得更大的速度。因此在横踢教学中灌输摆臂练习,不仅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更协调而且促进学生横踢的学习。

3.2 过于精细的动作分解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横踢教学把提膝-转髋动作划分为两个阶段,这样过于精细的分解是不是有利于教学呢?

而横踢的基本转动路线是这样的:随着进攻腿蹬地,身体重心向支撑腿移动的同时,大腿主动绕髋关节额状轴转动并带动小腿运动;随着躯干向左后方向倾斜,大腿主动制动,小腿完成伸展动作。很显然,横踢的提膝与转髋是个完整的转动过程,是一个可以获得横踢初速度的提膝过程。实际上横踢是一个转动击打的腿法,横踢质量的好坏是取决于肢体或身体各环节的转动效果。而且相关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中,把横踢提膝-转髋作为一个阶段,其恰好体现了横踢动作平滑、力要顺达的特点。

由此可见,此种的分段教学生硬地把横踢提膝-转髋划分为两个阶段,其结果就是让整个横踢发力和连贯性变差,而且很可能会造成膝关节的损伤。

3.3 教材中横踢难度过大

由于横踢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因此在跆拳道的相关教材中就有许多描述是理想化的。例如,支撑脚旋转180°无论是对于初学者还是对于高水平运动员难度都是很大的,而且由于人体的身体结构不同,横踢的相应指标应该是个概述而不能是确定不变的。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 论

4.1.1 以往横踢教学只注重腿部动作教学而忽视上肢的配合,须知横踢是一个全身的运动。

4.1.2 以往横踢分解动作不利于学生今后连贯地使出横踢腿法,且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4.1.3 以往的教材中给出的横踢动作标准难度过大,不利于完成教学。

4.1.4 横踢教学应该包含的要素:摆手、提膝-转髋、横踢弹腿。

4.2 建 议

4.2.1 注重运动的全身性,学习腿法的时候注意上肢动作与下肢动作的配合,合理的上肢动作能够促进横踢的学习。

4.2.2 分解法在横踢教学中仍是一个的重要的方法,横踢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提膝-转髋作为同一阶段任务完成。

4.2.3 针对学生的身体特点,对教材中难度较大的特点进行修改,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

4.2.4 横踢的教学内容至少包括摆手练习,横踢提膝练习(提膝-转髋),站立横踢弹腿练习。

[1]王正树,刘海斌,靳秋荣.跆拳道后腿横踢支撑腿的运动学分析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1).

[2]陶玉军.跆拳道后腿横踢技术中上肢运动对动作结构影响的生物力学分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3]李玉刚.跆拳道横踢动作的转动力学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

[4]周长涛,于岱峰.男子跆拳道运动员横踢技术动作生物力学特征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9).

猜你喜欢

腿法后腿上肢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论散打训练中腿法的正确应用
双上肢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两臂血压为何会不同
基于解剖学基本面的跆拳道腿法分类
跆拳道腿法与散打腿法的差异研究
找腿
张开印散打比赛中腿法技术运用的分析
狼狈为奸
吃一堑 长一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