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

2014-06-11苗志朋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数学问题研究性学习高中数学

苗志朋

摘 要: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方式。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需要教师结合目前的教育形式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确定正确的教学方向,寓研究性学习于日常教学之中,将研究性学习渗透到数学问题之中,并更多注重开放性学习。

关键词:高中数学 研究性学习 数学问题 开放性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c)-0070-01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倡“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因此,教师要不断尝试设置研究性学习,改变学生单纯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的被动学习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相对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种获取知识的渠道,并鼓励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数学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数学是一门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自然科学,是一门适合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学科,也是数学教学的必然发展方向。那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呢?

1 确定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方向

任何一种学习方法都有其特点和要求。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的探索,是一种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和创新精神的学习方法,其本质特点是将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因此,教师在实施研究性学习时,要指导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社会生活、自然界中选取有关的数学研究专题,切实体现数学与生活、生产的联系, 关注数学知识运用的目的。专题的选择还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的过程中体验探究的价值。在进行探究性学习预设时,教师要注重学习方法的预设,遵循彻底改变接受性、训练性学习,发展研究性学习的原则,一定避免回到教师确定研究方向、确立研究方法“一手包办”的老路上,使得研究性学习徒有其名,仍是应试教育的变形或者延伸。进行研究性学习,旨在克服目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能力发展的弊端,调动学生的研究热情,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一定要明确研究性学习的方向和目的,切实将研究性学习落到实处,彻底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习惯。

2 寓研究性学习于日常教学之中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形式,不是从课堂教学中剥离开来、单独进行的独立性研究。它在基础性、拓展性学习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促进学生手脑并用,主动探索、相互交流实现学习的深入和延展,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因此,这种教学方法要融于日常教学之中,将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要彻底改变教师讲解、学生接受的传统学习方式,采取激趣、设疑、引思、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营造活跃、轻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学习新知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设置能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的悬念,调动学生探索、研究的欲望,为实现研究性学习做好必要的铺垫。比如,在学习“指数函数”这节内容前,教师拿出一张白纸对学生说:“这张白纸厚度只有0.1 mm,经过对折27次,纸的总厚度将是多少呢?你觉得能有七八层楼房那么高吗?”学生分摇头说:“不可能。”教师接着却说:“绝对不止七八层楼那么高,而是将会超过世界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8 m!”学生显现出怀疑和不解的神情。教师趁热打铁引出学习内容:“学习指数函数后,我们就可以算出其厚度约为13442 m。你想掌握这种神奇数学知识吗?它能帮助你更加理性地去看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被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着,不自觉进入探究学习的状态。

3 将研究性学习渗透到数学问题之中

“问题意识”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内容,即课本内容问题化,以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问题意识”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很好切入点,教师在进行教学预设时,要善于将课本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结合起来,设置出能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综合性问题,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深入探究,并鼓励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整个课堂,设计成一个个问题环环相扣的探究过程,学生的学习就是不断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师生关系进行科学的定位,确立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充当课堂的设计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整个课堂学习活动的“导演”;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谈论探究等方式,学习知识、解决问题,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数学素养。比如,在学习“分段函数”时,教师设計这样一个问题:某市出租车计价标准:4 km以内10元(包含4 km),超过4 km且不超过10 km的部分1.5 元/km,超过10 km的部分2元/km。问:(1)某人乘车行驶了8 km,他要付多少车费?(2)试建立车费与行车里程的函数关系式。(3)如果某人付费35元,他乘车乘了多少km?(4)请你揣摩市政府这种分段收费的依据和合理性?面对熟悉的生活现象和数学问题,学生的探究欲望很快被激发,并能积极探究生活中这些数学问题的实用性,引导学生主动将数学学习和知识运用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通过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

开放性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也最能激发学生的多样性思维,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近年来,在高考数学试题中也不同程度增加了开放性问题的比重,体现了新课程开放性学习的理念。教师要将开放性问题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切入点,促进数学学习的开放性和个性化,鼓励学生从独特的角度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数学老师就应该充分的利用研究性学习的机会,编制数学开放题,提高学生运用的能力。但无论是改造陈题,还是自创新题,编制数学开放题都要围绕使用开放题的目的进行,开放题应当随着使用目的和对象的变化而改变,应作为常规问题的补充。用于研究性学习的开放题尽量能有利于解题者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数学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

当然,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手段还有很多,对研究性学习的探究也仅仅处在探索阶段。要真正改变传统的教学、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发展,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努力的同时,还需要教育部门能适当调整考察的方式,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李玉会.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J].新课程学习(中),2011(6):70.

猜你喜欢

数学问题研究性学习高中数学
问题式教学:我的一方“实验田”
浅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问题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让数学教学更好地走进生活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讨
数学问题解答方法多样化探讨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