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康复护理方法分析

2014-04-19杨咏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5期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护理效果

杨咏梅

(云南省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 大理 671000)

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康复护理方法分析

杨咏梅

(云南省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 大理 671000)

【摘要】目的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用中医康复护理,观察和分析其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15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为76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的心肌炎护理等。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采用中医康复护理。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病毒性心肌炎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心肌炎的控制时间和治疗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用中医康复护理,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中医康复护理;护理效果

病毒性心肌炎主要是指因多种病毒而引起患者心肌发生急性或者慢性炎性反应的疾病[1]。这种疾病的主要病变形式为心肌间质性炎性反应,并且在青壮年人群非常的常见,然而老年人和儿童则发生的比较少。近年来,此疾病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并且在临床上的表现也有很大的差异。轻者会导致患者出现心悸和气急以及胸闷等,重者会导致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和心脏扩大以及心力衰竭,严重时还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15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为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8月期间收治。随机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为76例。对照组:其中男性为34例,女性为42例;年龄在20~75岁,平均为(42.0±1.5)岁;病程在0.5~10个月,平均为(4.5±0.6)个月。试验组:其中男性为32例,女性为44例;年龄在21~77岁,平均为(43.0±1.0)岁;病程在1~10.5个月,平均为(5.0±0.5)个月。比较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心肌炎护理模式进行常规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采用中医康复护理。

指导患者做保健操,能够有效地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同时还能增强其心肺功能。擦胸:患者处于仰卧,护理人员站在患者的右边,使用右手拇指贴在其剑突下,从下到上,再到胸骨上缘处;然后再向下到起点处。这样来回进行按擦,动作要轻柔,20~30次[2]。摩腹:患者处于仰卧,护理人员站在其右边,采用四指螺纹面贴在患者的腹部,然后做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并揉动,持续3~5 min。按揉足三里:患者处于仰卧,护理人员站在其右边,拇指螺纹面按住患者的足三晨,然后做旋转按揉,可以两足同时进行,80~100次。

指导患者做健身按摩:有效地增强患者的脾胃功能,防止发生感冒等。晨起擦面:将双手往上举,双手掌对搓热之后,掌心贴在其两颊再轻轻地旋转按揉,并缓慢向上移动,经过颧部和太阳穴,然后一直到额部,30~50次。擦鼻通窍:将其双手往上举,中指按在其鼻沟的两侧,从鼻翼到鼻根,来回轻轻地进行按摩,做30~50次。患者每天需要食用山植2个或者山植食品,山植能够强心,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肌代谢,增加冠脉流量和改善患者的心律失常。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经过护理之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恢复到正常,心脏扩大表现彻底消失。有效:经过护理之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好转,心电图表现已基本正常,心肌酶谱水平的下降幅度>50%,心脏从重度扩大变为轻度扩大或者由中度扩大恢复到正常。无效:患者的症状没有得到任何改善或者更加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AA18.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2.1 病毒性心肌炎病情控制效果

对照组(76):显效18例,占23.7%;有效34例,占44.7%;无效24例,占31.6%;治疗总有效率为68.4%。试验组(76):显效26例,占34.2%;有效42例,占55.3%;无效8例,占10.5%;治疗总有效率为89.5%。试验组患者病情控制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病情控制情况比较[n(%)]

2.2 心肌炎控制时间和治疗总时间

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9.5±1.5)d,症状得到控制,治疗时间为(15.0±2.0)d;试验组:患者经过治疗(4.0±0.5)d,症状得到控制,治疗时间为(9.0±1.0)d;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肌炎控制时间和治疗时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临床上,对于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在病情的恢复期,其存在潜在的感染病灶和情志失调情况[3],患者主要的情志表现为:忧和喜以及恐、惊等,患者感染的病灶有很多种,常见的主要有:咽峡炎和鼻窦炎以及扁桃体炎,并且常见于青少年人群中。对患者采用中医康复护理,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

经过此次的中医康复护理之后,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病情的发展也明显延缓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然而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常见且多发性的疾病。这种疾病主要采用预防为主,避免患者的心肌细胞受到病毒的侵犯,以导致损伤。当确诊患者为病毒性心肌炎时,要正确地对患者进行护理。

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用平常心了解病情发展变化和治疗措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在急性期间,患者需要卧床休息1个月,病情严重的患者,还需要适当延长卧床休息的时间,减轻患者的心脏负担,同时减少患者的心肌耗氧,避免患者发生心肌细胞损伤的情况。患者在卧床休息期间,应该适当地进行轻微性的活动,避免发生肌肉萎缩的情况。

参考文献

[1] 魏红艳,高红,张亚玲.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诊治与护理[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2(6):103.

[2] 刘英,吴丽萍.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 11(18):719-720.

[3] 张瑞珍.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治疗及综合护理效果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8):137-138.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15-0304-02

猜你喜欢

病毒性心肌炎护理效果
心肌康方案治疗急性期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生脉饮加减治疗病毒性心肌炎验案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超声心动图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价值分析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黄芪益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