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的追问艺术

2014-04-14葛军

广西教育·A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

葛军

【关键词】课堂提问?摇思维?摇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摇【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A-

0106-02

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提问可以引领学生高效地探索、发现数学问题的本质,使课堂教学得到优化。课堂提问主要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与生生之间经常发生的一种对话,而所谓“追问”,顾名思义就是有针对性地“二次提问”,再次激活学生思维,引导他们深入地去思考探究。有效追问可以让课堂锦上添花,化平淡为神奇,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追问在认知冲突处——辨清本质

小学生年龄小,知识经验缺乏,认知能力有限,学习新知时思维有时会遇到障碍或产生矛盾,不能进一步思考、辨别、分析。此时,面对学生的思维矛盾冲突,教师适时追问,积极引导,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开拓思路,便于学生进一步发现问题的本质。

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一课时,笔者首先整体出示盆花、彩灯、彩旗的图片,让学生自主发现这些物体中蕴含的规律,然后按照规律探寻第15盆花、第17盏彩灯、第18面彩旗是什么颜色时,学生使用了画图、奇偶数分类、计算等方法。笔者问:“你们喜欢使用什么方法呢?”学生一致回答:“计算。”这样的回答完全符合课前的预设,但笔者继续追问:“在这三题中每一题都是计算方法最快、最简便吗?”学生认真思考后,认为有时奇偶数分类最简便,有时计算最简便,如果数目较小的话,画图也很简便。经过交流,最后学生们一致得出结论: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地选择方法。

二、追问在知识难点处——化难为易

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数学与语文、英语等学科的不同。数学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实现既定教学目标,突破一个个教学重难点的过程。教师科学地处理好何处提问、适时追问,就可以帮助学生把握重点、化解难点、开启思维。

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行》一课时,在帮助学生认识了两条直线“相交”和“平行”的位置关系后,学生们通过观察、实际操作、分类,知道了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明白了“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此时笔者在前黑板上画了一条横线,之后在后黑板上画了一条竖线,让学生判断这两条直线是不是平行线。学生经过认真观察分析后出现了争议:有的学生认为是相交的,两条直线有交叉的感觉;有的学生认为是不相交的,但是又很难用语言讲清道理。此时,笔者及时追问:“如果有一只蚂蚁沿着前黑板的那条直线爬行,另一只蚂蚁沿着后黑板的那条直线爬行,它们会碰撞吗?”在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后,笔者又继续追问:“既然这两条直线是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它们与平行线又有什么不同呢?”学生思考后发现:前后黑板的一组直线是在不同的平面内的,而平行的一组直线是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次追问,巧妙地化解了学生对平行概念中“在同一平面内”的认知难点。

三、追问在思维发散处——引发思考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训练和提高。因此,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追问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方法,既能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又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如,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练习八有一道思考题:青湾村有一个正方形的养鱼池,在养鱼池的四周都栽有一棵树。现在要扩大养鱼池,扩大后养鱼池的形状仍然是正方形,面积是原来的2倍。不移动这4棵树,能做到吗?有的学生想出了在正方形的外面再画一个正方形的方法。学完后,笔者又让学生试做了这样的一道题:小康村有一个三角形的池塘,在池塘的三个顶点都栽有一棵大树,现在要扩大池塘,扩大后的池塘仍然是三角形,面积是原来的4倍。不移动这三棵树,你能做到吗?动手画一画。

笔者首先让学生仔细读题目,弄懂题目的意思,引导学生理清题目提出了哪些要求。由于有了书上的思考题作为参考,学生们很快画出了草图(如下):

学生这么快得出了答案,已达到了笔者设计这道题的目的,正准备鸣金收兵,可这时忽然想起了张文质先生说过的一句话“教学是一种慢的艺术”,慢下来,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给学生解释自己想法的空间,才能更好地把握课堂节奏。这时,笔者也尝试着问了一句:“同学们,还有其他的方法吗?”问题一出,学生们又陷入了沉思之中,不一会儿,果然又“逼”出了几种不同的画法:?摇?摇

这三种方法的出现,出乎笔者的意料之外,如果草草结束,学生的思维怎么能得到锻炼,又怎能发散呢?笔者对这三种改变了三角形扩大的方向的方法大加表扬。

四、追问在常见错误处——巧妙纠正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完美的教学艺术。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发生错误是正常而且是难免的,我们应正确看待学生的错误,明确错误产生的原因,把握合理的纠错时机和掌握正确的纠错方法,使之更有效地为教学服务。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会发生很多错误,这暴露了学生的真实思维,反映出学生建构知识时的困惑。这种以错误形式呈现的思维困惑是正确的先导,是通向成功的阶梯。教师应有效指导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激发学生去自我反思,这样的教学充满了智慧,课堂教学自然也会更加高效。

如,在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复习课《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时,笔者出了这样一道判断题: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相等。在学生思考时,笔者设下 “陷阱”:想一想正方形的周长是怎么计算的?面积是怎么计算的?在笔者的暗示下,很多学生都纷纷计算起来,结果全班90%的学生都认为这道判断题是正确的,这样的结果在笔者的意料之中。此时,笔者没有马上给出答案,而是说:“一般来说,都是少数服从多数,真理都掌握在大多数人手中……”笔者话没说完,全班一片欢腾,有的学生甚至发出了“吔,我的对了”的欢呼声。看到他们得意洋洋的神情,笔者接着说:“但是,这次是特殊情况,真理掌握在剩下那10%的人的手中。”笔者的话音刚落,全班一片唏嘘,随后笔者加以追问:“为什么呢?”经过小组讨论,学生们明白:平面图形的周长是指什么?单位是什么?面积呢?一语惊醒梦中人,学生恍然大悟:虽然周长和面积都是16,但周长是16分米是指正方形四条边的长度总和,面积16平方分米是指正方形面的大小。意义不同,单位不同,没有可比性。由于学生对周长和面积的概念理解得很透彻,在之后有关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练习中,大部分学生都能正确运用面积和周长的公式、意义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几乎没有学生再犯同样的错误。

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敢于提问、适时追问,一天两天不一定看得见效果,但如果长期坚持下去,相信学生的数学思维定会如花一样美丽绽放!

(责编 林 剑)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
展现语文魅力的课堂教学五问法
小学生数学课堂的提问能力培养之我见
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
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策略研究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