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开放型阅读教学

2014-03-26李莉萌

中国教师 2014年4期
关键词:课文阅读教学语文

李莉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是全面的、综合的、持续的。但是在边远山区的农村小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深远影响,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现象还普遍存在,整体上仍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学生所学极其有限。要跳出这种单一的模式,教师就必须努力创造开放型的阅读教学,着力构建一个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一、教学民主,开放学习氛围

课程改革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实现教学民主,开放学习氛围,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学生获得了心理与资源上的支持,潜能及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从而树立自信,萌发求知欲。

具体到课堂上,教师应当多用平等的口吻与学生展开探讨。例如在课堂上可以多用一些类似“请你来试试吧!”“可以吗?”“好吗?”……的语言,少用一些命令式的、严厉的教学语言,这样能使学生卸下包袱,轻松上阵,更加积极地开动思维、踊跃发言。

记得有位教师在教学《乌鸦喝水》这一课,近结尾时,问学生还有什么疑问,有位学生说:“老师,乌鸦不一定能喝到水。”此语一出,教室里一片哗然,老师追问原因,学生的回答是:“因为石子会把水淹没。”老师对这位学生的回答很不满意,言语中带有责备之意,结果从那以后学生们都不敢随便发表自己的意见了。对于学生的异议,教师不能出言训斥,打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更不能为了课堂教学按照预设的思路进行,而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而另一位年轻教师在讲完《麻雀》一课,进行小结时说:“读了这篇课文,从老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了那种伟大的母爱……”话音刚落,一位男同学便起身说道:“老师,我不同意说这是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公还是母的!”老师听后并没有严厉批评这位“莽撞”的学生,而是微笑着鼓励了他,课堂气氛又一次活跃了。在这种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自然而然地发挥了出来,同时也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

通过这样的民主教学,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当然,提倡教学民主并非是放任自流,教学必须是在教师的有效调控下进行,否则效果只能适得其反。

二、不断延伸,开放学习内容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开放,指学生阅读选择的自主性和阅读内容的多样性。开放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使语文知识渗透到实际生活之中,易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再创造。因此,阅读教学要凭借教材,更要敢于超越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空间上要从课堂上延伸到大自然、社会中去;内容上要从课本上延伸到课外书籍中去。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课文《菜园里》时,课前,教师可以在教室的四周摆上许多新鲜的蔬菜,如白菜,卷心菜,萝卜等。教学时让学生下座位去观察这些蔬菜,根据小卡片的提示记住它们的名字。学生们通过生活获得了知识,语文水平也在认识和研究中得到了发展。

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生活实际,适当对课文中学习的问题进行调整。如在教学《落花生》时,学生通过父亲教育孩子们的话懂得:要做注重实际、默默奉献、不求虚名的人。但在当今社会,有能力的人只有敢于展现自己,才能有机会在相应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能力。“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针对这一点,我学习于永正老师的做法,提出问题:“在当今社会,你认为应该做落花生那样的人,还是应该做苹果、桃子、石榴那样的人?”让学生讨论辨析,明白社会不同,对人的需求也就不同,我们应该适应社会发展,改变一些过去陈旧的做法。由于学习讨论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因此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大有成就一番作为之势,这就是生活化的学习内容带来的效果。

三、教无定法,开放学习方式

卢梭说过:“看看你的学生的知识和我的学生的无知之间的区别吧,你的学生学习地图,我的学生制作地图。”确实,今天的启蒙教育注重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要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学会自己去获得知识。要学会学习,就要让学生从训练性学习走向启发性学习,从强迫性学习走向主动性学习,从孤立学习走向合作学习,从静态学习走向动态学习,从讲述性学习走向探究性学习。简言之,就是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

在教学中我们可采用一些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如角色扮演、画图、辩论、实践、复述、游戏、竞赛等。情节性强的课文,可以让学生演课本剧,通过表演来切身体会其中的情感,如在教学《革命烈士诗两首》时,可以让学生表演叶挺面对叛徒时的坚毅不屈,使他们在演与看的形式中,产生对革命者的崇敬之情。意境优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用笔把文章所表达的意境画出来。如教学古诗《江畔独步寻花》,可以让学生用笔把诗中所描绘的景物画出来。学生根据语言进行再造想象,画出了江水清澈、竹篱茅舍、繁花盛月、蝴蝶飞舞、黄莺高歌、诗人独赏的好画,于再创造中开发了潜能。

对于同样的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见解,很多见解都有道理,那么大家可以就自己的见解在课堂上展开辩论。如《落花生》一文对于做什么样的人的辩论,《“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对于如何对待批评和表扬的辩论,学生在辩论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听取别人的意见,从而形成更为正确的、理智的认识。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更能获取难忘的知识。如《捞铁牛》一课,可以让学生演示捞“铁牛”的经过,这样学生对怀丙和尚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分析起来就容易多了。由于是亲身实践,即使过了许多年,学到的知识也不会忘记。

在学完一些课文后,还可以复述课文相关的知识内容或故事。如学完《草船借箭》,让学生讲一讲三国故事,学生既了解到许多历史故事,又对文中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留下深刻的印象。

发展的一大阻碍是固步自封,社会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亦如此。邓小平同志就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师应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勇于打破旧有的封闭式教学方式,开放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才能教育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能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素质的现代公民。

(作者单位: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张迿)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文阅读教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