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卷首语

2014-03-26

中国教师 2014年4期
关键词:钻研道德品质源头

我想,教师首先要认识他所教的学生,学生的状貌、性情、家庭情况之类固然必须认识,可是我所说的认识并不指这个。

排列在教师面前的学生将做什么样的人,这能不明确地认识吗?学生目前处在什么样的社会里,这个社会将过渡到什么样的社会,他们在这里头将起什么样的作用,这能不明确地认识吗?我所说的认识就指这个。

对这个有了明确的认识,才能就学生的体质方面、知识技能方面、道德品质方面和思想感情方面,脚踏实地地、按部就班地做培养工作。这个认识是根本,是源头,不抓住根本,不探到源头,培养工作就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结果必然是培养不好,徒劳无功——也就是没有尽教师的责任,所以,教体育也好,教语文也好,教史地也好,教理化也好……都不能按“为什么而什么”的公式办事;必须从学生出发,认清楚教体育、语文、史地、理化……跟培养学生的总目标有什么关系,该怎样教才达得到培养学生的总目标。教的是某一门功课,为的是针对着总目标给学生必要的培养。

说到怎样做,对学生还得有所认识。不认识他们身体发展的情形,怎能培养好他们的体质?不认识他们获得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过程,怎能培养好他们的知识技能?不认识他们躬行实践该取什么途径,怎能培养好他们的道德品质?不认识他们的思想形成和感情深化的过程,怎能培养好他们的思想感情?这些都必须认识,不然,任你辛辛苦苦地教,实际上只是盲目地教——也就是没有尽教师的责任。所以,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之类非钻研不可。钻研这些学科越深,认识学生身心就越真,教起来就越有把握。

—— 叶圣陶

猜你喜欢

钻研道德品质源头
品质培养势在必行
难题
冠状病毒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因式分解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好奇”的代价
寻找思路源头 发现解题活水
汉字新解
哥德巴赫猜想
乐于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