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学是批判拜金主义的理论支撑

2014-03-21于雷

梧州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拜金主义当代人人学

于雷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桂林 541004)

人学是批判拜金主义的理论支撑

于雷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桂林 54100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思潮正在兴起,批判拜金主义再一次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从研究的目的来看,还局限于就理论而研究理论,为研究而进行研究;从研究的内容来看,大部分依然停留在对概念的解读和产生原因、消极影响的现象分析上,如何更深刻地批判拜金主义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人作为拜金主义的主体,从人学的角度研究拜金主义、批判拜金主义成为一种可能。

人学;批判;拜金主义;理论支撑

拜金主义一词在英语中是mammonism,财富或富有的意思。然而,人们认为拜金主义是一个不好的价值行为,被认为是对财富无休止的全身心的追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货币拜物敦的谜就是商品拜物教的谜,只不过变得更明显了,耀眼了”[1],他把拜金主义理解为拜物教。人学是从整体上研究人的存在、人性和人的本质、人的活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生价值、目的、道路等基本原则的学问[2]5。人学是从哲学角度对人进行反思,它的研究主要包括: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人性和人的本质,人的活动和人的主体性,人的个性,人的需要和利益,人的交往、竞争与合作,人的审美,人的理性和感性,人的价值,人的信仰与理想,人的发展及其规律等内容。从概念我们可以看出,人学与拜金主义都涉及到人的地位,人学研究和批判拜金主义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说从人学角度批判拜金主义成为一条路径,并成为其理论的支撑。

一、人学是当代人与物的关系的哲学思考

人与物的关系是人学研究的热点,人学立足于对人的本质特点进行分析。揭示人的“主体性是作为主体的社会的人,同外部世界发生多重关系而形成的活动系统结构中对客体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主体势,作用多位的主体势是指一定活动系统结构中主体的一种自主的、能动的状态和趋势,他表征着主体掌握或占有客体的动因、力量和程度”。[2]4

人的主体性具有历史性、相对性和与客体的相关性。人的主体性是在人长期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人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这个世界的主观能动性,人不会安于现状,不会安于现有的发展状况,他总是以求改变现状,创造新的规定,人为了追求自由、全面的发展,总是不断地提高主体的活动能力,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增强人的主体性。因此可以说人的实践能力是在不断发展的,人的主体性也是处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的主体性也不是无度的,也要受到客体相关规律的制约,人的主体性是人通过对象性实践表现出来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有主体性和对象两个部分,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孤立地从人自身来思考人的主体性,人在实践过程中要同客体之间发生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显示出人的主体作用和主体性。人的任何活动都有主体和客体两部分,两者通过中介处于相关,这种关联是多样的,是普遍存在的。但是这种关联不是任意的,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同时,人的主体性也是受到制约的。违背了这种相关的规律,主体和客体就会发生假象甚至逆相关,发生这种情况后,人在对象性活动实践中就会消弱或丧失人的主体性和主体地位,并产生反主体效应,导致认识的谬误和实践的失败。人学对人的主体地位、主体性进行了详细系统的阐述,揭示了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而拜金主义所信奉的理念正是将人的主体性和主体地位进行了一次颠倒,出现了反主体效应,出现认识的错误和实践的失败是必然,这也告诉我们,人在对象性活动的过程中要遵循主客相关规律,才能保证人的主体地位,有效地发挥人的主体性。

二、人学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探索

“人学是从整体上研究人的存在、人性和人的本质、人的活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生价值、目的、道路等基本原则的学问。”[2]人学从哲学思维这一层次对人的自身进行反思,它在当代关于人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上来阐明“什么是人”、“如何做人”其中包含着很多重大的问题。首先,从人的生存论角度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指出自然是人之母,人是自然的改造者,如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人和社会关系上,指明现实的人及其与社会的统一,社会与自然是一种辩证的关系,社会发展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其次,从人的本质论角度论述人性和人的本质分别是什么?呈现出何种特征与关系,在这里也进一步指出阶级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性和“人的异化”问题。在人的活动和人的主体性中,指出活动是人的基本存在形式和根本功能特征,人在活动中处于主体性。在谈到人的个性时列举出不同形态下人的个性,提出人要发展个性、解放个性,有个性的人是现代人的本质特征。在人的需要和利益方面,指出了人的需要特征和地位,需要的结构、层次和评价标准,人的利益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人的交往、竞争和合作中,阐述了人的交往及其历史形态、社会作用,进一步理清了合作及其社会作用、竞争及其与合作的关系。在论述人的理性与非理性中指出了传统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片面性,明确了“理性”和非理性的涵义、表现及其作用,也说明了理性与非理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具有审美能力,审美与人的本质是相辅相成的,人有审美理想,人需要审美教育。人一直在追求自由,追求自由是人的特征,人的自由又分为社会自由和个人自由。最后,从人的发展论角度提出了人的信仰和理想,指出信仰、理想的概念和发展过程,人应该树立共产主义的信仰和理想。在人的素质内容上,说明了人的素质的结构性和提高人的素质的途径。人该如何活着,如何实现自身的价值,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些人学都给予了回答,在人的权利论述方面,指出人权是历史的产物,是不断发展的,进一步辨明了几个重要的人权理论问题,提出人权研究要立足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做人之道中要知道做人的一般路径,正确认识生与死、义与利、苦与乐、荣与辱、交往与友谊、爱情、成长等问题。人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要尊重规律,认识规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学的研究已经涵盖了人的方方面面,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规律,提出了各种可行的建议,人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希望促进人类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拜金主义思想是对人学理论的一次正面冲击,拜金主义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对立起来,磨灭了人的本质使人成为异化的动物,人的主体性被剥夺,人的个性被泯灭,使人失去了理性与审美。人的自由被束缚,理想被压制,人的价值观出现混乱,为钱而活成为人的全部,总体来说,拜金主义就是对人学的一次无情践踏,在这种情况下,从人学视域角度对拜金主义进行批判就显得更为重要。

三、人学是对当代人类价值观危机和出路的阐述

人类价值观危机已经是一个事实,如何找到克服人类价值观危机的出路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人学是我们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工具。人学从哲学角度进行思考,从而寻求到一条解决这问题的出路和良方。

从价值观来说,价值观蕴含于人学当中,是人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是价值观的主体,离开人研究价值观就变得虚无,而人学正是研究人的存在、人性、本质、活动等的一门综合学科。科学的价值观,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处理人生中遇到的问题,它也可以让人们懂得什么是真善美,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但是当今社会价值观危机严重,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不健康的价值观横行,他已经让人丧失了判断是非,辨认真假的能力,甚至有的人为了金钱颠倒黑白,指鹿为马,让人们陷入了道德没落的深渊,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他人的发展,也阻碍了自身价值的实现。

从人学来说,人学是价值观的母体,价值观是人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人学是从整体上研究人的存在、人性和人的本质、人的活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生价值、目的、道路等基本原则的学问[2]4。它阐明了“如何做人”的道理,包括了人的价值,人的平等、权利和责任等问题。它指导人们怎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目的和理想等,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人生哲学问题。

四、人学是对当代人的精神寄托的终极关怀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所接触的事物与社会关系越来越多,人的意志得到了自由,思想得到解放,文化、价值观、思想成多元化,最终导致传统伦理价值的凋零,崇高的迷失,利益观念的异化,直至人生的虚无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金钱权力的扩张,物质欲望的横流。人们的精神生活富裕了,但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却消失了,人与人直接缺少了真情,道德底线沦丧,理想缺失,信仰破灭,人再也找不到精神的寄托载体和方式,人生的终极关怀成了紧迫的问题。

当代人的精神危机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对此问题的认识并不等于对此问题的解决。谁来拯救人类的精神家园,给人生—个精神安慰,马克思主义人学正是解决当代人的精神危机问题的一把钥匙。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点对解决当代人的精神危机具有批判和启发的作用。现代人生存的精神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却是个人和社会的对立,对人的统治更加严重,人类的身上被套上了一副沉重而很难摆脱的枷锁。现在的社会,虽然是一个个人独立的时代,但是,人的异化最为严重和彻底,对利益的追求成为了理直气壮的事情,思想观念逐渐向现实化、利益化转变。如何消除这种异化,首先要将人从物中解放出来,消除物对人的统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解决人的精神危机。但是如果要想根本地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改变社会制度,消灭剥削、消灭私有制,向共产主义社会迈进。马克思主义人学就是根据人的成长发展的历史规律,说明当代人的必然处境和必经之路,指明如何加快步伐、创造条件、尽快地去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2]5。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11.

[2]陈志尚.人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Human Study Is th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Criticizing M ammonism

Yu Lei
(College of Arts,GuangxiNormal University,Guilin 541004,China)

W ith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mammonist ideas are emerging,whichmakes it a hot topic of our society to criticize themammonism.Judged from its purpose,the research is confined toa theoretical field with researchingwork just b eing researchingwork.Meanwhile,judged from its contents,the research is largely focu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concepts,the causes formammonism and the analysis of its negative impact.However,how to deeplier criticizemammonism has b ecomea research topic b efore us now.Since human b eings are the b ehavior su b ject ofmammonism,it is possi b le to studyand criticizemammo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Study.

Human Study;criticizing;mammonism;theoreticalsupport

BO

A

1673-8535(2014)01-0027-04

于雷(1984-),男,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分团委书记,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当代社会。

(责任编辑:高坚)

2013-11-26

猜你喜欢

拜金主义当代人人学
《借东西的小人》:跟小小人学“说”法
当代微信爱情故事
当代微信爱情故事
当代人写文言文,就是一场尴尬的行为艺术
北人学没
当代微信爱情故事
家园忧思与人性之殇——“生态学”与“人学”视野下的“山珍三部”
当代拜金主义思潮对微商文化的影响研究
中国梦的人学新境及其希望价值
当代青年的拜金主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