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教学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4-03-02王洪萍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教务处任课教师教学资源

王洪萍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江苏 南京 211188)

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教学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王洪萍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江苏 南京 211188)

目前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教学运行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课程资源质量不高,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学习效果欠佳等诸多问题,制约了高职院校学分制管理模式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应提高认识、加强定位,充分重视公共选修课管理,充分发挥其在高职院校的学分制管理模式下的作用。

高职;公共选修课;问题;对策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的课程开设重点围绕企业岗位需求的能力培养上,尤其是操作能力的培养[1]。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相对较低。

公共选修课的开设的宗旨是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优化专业知识结构、增强就业竞争力。因此高职院校开设公共选修课有着非常积极、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学院结合自身的教学资源开设了艺术类、心理健康类、人文社科类、经管类、交通类、体育类等公共选修课程近70门。这么多门的公共选修课程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兴趣需求、拓展了学生知识面、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2]但目前学院公共选修课的运行方面也存在诸多困难,影响了公共选修的教学效果,现结合多年教学运行管理经验对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运行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几点建议,以期能对优化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运行管理工作有所裨益。

1 高职院校在公共选修课教学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学院重视程度不够,课程资源质量有待提

1.1.1 公共选修开设程序不够规范,缺乏激励机制

目前学院公共选修课开设的程序是由教师提出开课申请,提交课程简介、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参考书、授课对象、教师资历等资料。经二级学院教学院长同意后,报学院教务处审查备案,教务处组织专家评审,评审通过后方能开课。

学院教务处对学院公共选修课的课程体系缺乏整体规划,对二级学院没有硬性指标,更缺乏激励机制,公共选修课的开设完全由教师自愿申报,每门课程申报学院奖励200元。因此公共选修课的开设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主观愿望,开设之前不会对课程的开设情况进行研究和论证,更不会对开设的课程进行后续的维护和建设。因此学院的高质量的公共选修课资源不足。[3]

1.1.2 公共选修课教学运行管理不够规范,课程信息不透明

学院在对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运行管理及考核等方面相对必修课来说不够规范。学院教务处在每学期期中公布下学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的计划,网上公布选课指南,向学生介绍各门公选课的总学时、周学时、考核方式、任课教师等,便于学生选课。由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上课形式等没有公布,学生选课时缺乏指导,对课程没有充分的了解,基本上就是从课程的名称上去判断该课程,因此选课时会凭一时兴趣和主观臆测,盲目选择,或通过上届学生口中得知比较容易获得学分的课程,为了尽快获得学分而选择该课程,最后导致学生上课抵触情绪较大而出现“选而不修”或“混学分”的现象,浪费学校的教学资源。

1.2 公共选修课师资力量薄弱、重视不够,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1.2.1 公共选修课师资力量薄弱

学院公共选修课上课时间相对比较固定,均安排在周二、周四的下午78节课以及晚自习的时间,且学院教师本身教学任务、科研任务繁重,同时学院大部分教师居住的离学校比较远,因此很多老师不愿意接公共选修课的教学任务。2013—2014学年学院公共选修课任课教师63人,任课教师具体情况如下表:

如上图所示,目前学院公共选修课任课教师职称偏低,高级只占了22%,且行政岗位的教师偏多,几乎占到了一半,目前行政岗位教师已成为公共选修课的主力,这部分人在专业培训、教研活动等方面较为薄弱,教学效果欠佳。

1.2.2 教师对公共选修课重视程度不足

由于学院对公共选修课的管理及考核等方面相对必修课来说不够严格,公选课多安排在晚上,学院的教学监督较弱,且2010年前学院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采用手工评价不包括公共选修课这部分教学任务。因此相对于必修课来说,教师在公共选修课上投入的精力较少,且公共选修课任课教师多半为行政管理岗位,这些教师自身对教学质量要求不高,出现教师“混课时”的现象,导致公共选修课考勤不严格、考核较简单,多数采用开卷考试或论文的形式,学生基本上报了名就能拿到学分。

1.3 学生对公共选修课认识不足,学习效果有待提高

1.3.1 盲目选课、缺乏兴趣

由于学生选课缺乏必要的指导,盲目的选课,导致课程开课后,自己根本不感兴趣,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急速下降,甚至出现抵触情绪,最终导致非常严重的旷课、迟到、早退的现象。

1.3.2 “混学分”的心理进行选课

学院要求每个学生须获得6个公选课学分(其中包括2个艺术类公选课学分)方可毕业,因此学院的多数学生抱着混学分的心理进行选课。他们在选课之前不是了解课程的内容,而是向上一届学生了解课程通过的难易程度。加之学院及任课教师对公选课的管理不够严格,学分较容易获得,学生根本不重视公共选修课。近年来学院有多数公选课开学初学生满堂,过不久便门庭冷落。这种现象较为普遍,即使去上课的学生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隐形逃课”状态。[4]

2 提高公共选修课教学运行质量的几点建议

2.1 提高认识、加强定位,充分重视公共选修课管理

2.1.1 优化公选课开发程序,加强公选课课程资源建设

根据学院有限的教学资源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由学院教务处负责统筹公选课课程建设计划的相关工作,并组织公选课课程开发建设的立项、评审工作,并负责对项目进行检查、验收和评价工作。由二级学院组织编制、报送课程申报材料,对其真实性负责,承担立项后的监督管理和信誉保证,并为课程建设提供师资、设备等的支持。

2.1.2 及时公布课程信息,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

学院在通知学生选课时,应提前将各选修课程的课程描述、课程标准、授课计划上传至教务管理系统,让学生充分了解课程,学生对课程有了充分的了解,在选课的时候就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优化自己专业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来选择课程,这样就会大大减少学生上课的抵触情况。

2.2 加强教学运行管理,完善教学质量监控[5]

2.2.1 严格筛选任课教师

公共选修课教师面对全院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提高公共选修的教学质量,必须严格筛选公共选修课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必须具备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或在某领域有所特长。

2.1.2 学院应制定相关激励机制和政策保证[5]

由于公选课开设对象、时间的特殊性,学院应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以鼓励高素质的教师参与到公共选修课的教学中。比如:工作量核算、课时报酬相对提高或者在学院的教学质量评定、评优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

2.1.3 加强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监控

目前我院对公共选修课的听课、教学检查、教学质量评价等纳入学院常规教学工作中。

1)教务处每天安排人员对公选课进行教学巡查,重点检查教师迟到、早退、私自调、停、代课的情况,学生出勤和上课纪律情况,确保常规教学秩序稳定。

2)督导室将公选课纳入听课计划中,不定期对公共选修课进行督导、评估,院领导、教务处长、教学督导、二级学院领导定期深入课堂听课,全面了解教师授课与课堂组织情况。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侧面掌握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情况。

3)将公共选修课纳入学生评教活动中,目前我院学生评教采用网上评教,评教的任务涵盖了公共选修课任务,这对教师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使之不得不重视公共选修课的教学工作。

2.3 引入校外优质教学资源、加强引导,提高学生认识及学习兴趣

2.3.1 引进优质网络教育教学资源,丰富课程教学资源

为了使优质的网络教育教学资源能够被全院学生充分利用,学院2013年先行开设3门“尔雅通识课”课程,可供800名学生进行选修.分别是:《中华诗词之美》(主讲人: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叶嘉莹)、《古代名剧鉴赏》(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维昭)、《东方电影》(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献文)。学生在高职校内就能听到来自名校名师的名课,能够获取到更多的课程知识,开拓视野。同时网络学习非常方便,不限时间和地点进行自主学习,不会出现旷课、迟到、早退的现象;还可便捷地与老师和同学在线进行互动,交流学习心得。

2.3.2 提高认识、加强公选课课堂管理

一方面二级学院应在学生开设公共选修课之前向学生明确公共选修课开设的目的,公选课是为了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优化专业知识结构、增强就业竞争力而开设的,同时向学生提出选修课的要求,对于“选而不修”的学生可以取消其当前学期的选课资格,以此约束学生。

另一方面任课教师应加强课堂管理,严格考勤制度,在第一节课就向学生提出学习要求以及考核方法,对于旷课、迟到、早退次数超过课时数的三分之一的取消其选修资格,以此约束学生懒散的学习状态[4]。期末考核中可以提高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以此鼓励学生提高出勤率。

总之,公共选修课涉及到不同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是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的核心所在。高职院校应重视公共选修课的开设与管理,并在实践中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使公选课日趋合理,从而充分发挥其在高职院校的学分制管理模式下的作用。

[1]杨泉良.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中的调整[J].职教论坛,2005,(8):24-25.

[2]胡启祥,丁建洪.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建设探索[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9):70-72.

[3]陈荣荣.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的实施现状与对策[J].论坛,2011.(12):114-115.

[4]赵良梅,万国燕.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济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8):42-53.

[5]张夏雨.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问题与对策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0.(6):54-56.

Problems and Counter measures of Running of Public Elective Courses 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Taking Nanjing Communications College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WANG Hongping
(Nanjing Communications College of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1188)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running of public elective courses 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 such as low quality of course resources and teaching, and low learning efficiency for the students, which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credit system management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 So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 should raise awareness, strengthen the positioning,pay much attention to the management of public elective courses and play the role under the mode of credit system management.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Problems;Countermeasures

G71

A

1672-2094(2014)03-0162-03

责任编辑:邓荣华

2014-04-15

王洪萍(1981-),女,江苏南京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教学运行管理。

猜你喜欢

教务处任课教师教学资源
服务现代警务新体系 构建“新公科”专业平台(顾国达等摄影 教务处报道)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好处费
基于项目化教学法的可编程控制器课程教学改革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