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公共图书馆业务现状及发展障碍探析

2014-03-02詹洁易红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重庆市图书馆

詹洁,易红

(重庆图书馆,重庆 沙坪坝 400037)

重庆市公共图书馆业务现状及发展障碍探析

詹洁,易红

(重庆图书馆,重庆 沙坪坝 400037)

本文通过对重庆市公共图书馆2011~2012年各种业务统计数据的对比分析,总结近年来重庆市公共图书馆业务发展现状,并对其面临的发展障碍进行深入探析。

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核心竞争力

图书馆业发展水平,象征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也是国家综合国力和地区经济实力的深刻体现。近年来,重庆市公共图书馆按照中央提出的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总体部署以及关于加强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指示精神,不断深化机制改革,加大投入,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馆际合作、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数字化服务能力、推广全民阅读、推进讲座展览联盟、农民工服务联盟、文化共享工程、古籍保护工程和“一卡通”通借通还工程等方面呈现出令人欣喜的发展态势。

1 2011~2012年重庆市公共图书馆业务发展现状

根据《重庆市文化事业发展年表》的统计,将重庆市公共图书馆2011~2012年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近年来我市公共图书馆的业务发展情况。

1.1 机构和从业人员数量

截至2012年底,我市公共图书馆共43个,其中省级馆2个,地级馆22个,县级馆19个,数量和2011年持平,地级馆和县级馆的数量变化是由于我市改区划工作造成,公共图书馆总数并未发生变化。2012年我市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848人,和2011年持平,其中正高级职称10人,副高级职称71人,中级职称232人。受到人员编制的限制,我市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数量增长幅度不大,为了满足读者服务需求,我市公共图书馆尤其是部分地级馆和县级馆不得不聘用临时人员以弥补正式员工不足的现状。详细数据见下表。

1.2 文献藏量

2012年我市公共图书馆文献总藏量1522万册(件),新购藏量186万册(件),同比增长16.2%,其中省级馆总藏量542万册(件),地级馆总藏量764万册(件),县级馆总藏量217万册(件)。由此看出,2012年我市公共图书馆在文献购置数量上有较大突破,达到人均藏量0.38册(件),但相对于2012年我国人均0.58册(件)的藏量,仍需要进一步加大购置。详细数据见下表。

1.3 文献流通与读者活动

2012年我市公共图书馆流通总人次和书刊外借册次均有一定程度增加,分别比上年增长38.7%和20.4%;其中地级馆流通人次和外借册次增长幅度均较大,分别为44.8%和46.7%,这与近几年我市各区县财政加大投入,扩建新馆,加强基层图书馆建设有关。2012年共有有效借书证达到321465个,比上年增长9.5%;其中2012年省级图书馆的有效借书证和书刊外借册次均较2011年有不同程度下降,经分析其原因在于:①随着重庆图书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推出,特别是2012年5月“重庆市公共图书馆一卡通系统”的开通,实现了全市主城九区公共图书馆的通借通还,使读者能够实现“一馆办证、多馆使用”,新办借书证大量分流到各区县图书馆。②电子文献和互联网特别是移动媒体的普及,使得读者的阅读倾向由纸质转为线上或移动阅读,造成外借册次的降低,而数字图书馆利用率增加。2012年我市公共图书馆举办各类读者活动达到2429次,比上年增长70%;参加活动人次达到14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1%,二者均出现大幅增长,说明图书馆应该在维持文献信息借阅的核心功能的同时,大力开展延伸服务,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者活动吸引读者来馆,并取得显著效果。详细数据见下表。

1.4 经费收支

2012年,我市公共图书馆总收入和总支出都有较大幅度增长,总收入达到214396千元,同比增长65.5%,其中财政拨款203 786千元,同比增长72.0%,购书专项经费22116千元,同比增长19.3%;总支出达到211213千元。这说明我市对公共图书馆的财政投入持续增加,尤其是基层图书馆建设得到各地政府的重视。详细数据见下表。

1.5 建筑设备

2012年,公共图书馆房屋建筑面积(245159平方米)和阅览座席数量(16455个)均有一定程度增长,分别为9.0%和26.6%,其中地级图书馆增长幅度更大,分别为20.4%和39.0%。增幅较大的原因是因为2011年重庆改区划,万盛綦江双桥大足四区(县)并为两区,造成我市县级图书馆数量略有减少,而地级图书馆的实力进一步加强。2012年电子阅览室终端数达到2210,比上年增长15.9%。这一增长幅度与各级图书馆重视信息化技术和全国文化共享工程的顺利开展有关。

2 重庆市公共图书馆发展障碍分析

纵观我市公共图书馆近年的业务发展各项数据统计,图书馆事业全面发展,成绩值得肯定,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全域覆盖”、推动公益性数字文化体系建设、加强古籍和民国文献普查保护、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专业队伍打造、优化图书馆文化信息宣传营销等方面表现突出,尤其是构建了“重庆市公共图书馆讲座展览联盟”、“农民工服务联盟”、“蒲公英梦想书屋——重庆市文化共享工程乡村留守儿童关爱行动”三大联盟,实现了全市“一卡通”通借通还,开通了“网上重庆图书馆”,为我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做出巨大贡献,但是当前我市公共图书馆发展处于瓶颈阶段,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深层次的结构矛盾,需要引起业界的关注与思考。

我市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一直受到经费不足、人员不足、制度不足三大问题的困扰:①在图书馆经费方面,虽然财政拨款年年增加,但是面对读者信息需求增长、读者服务内容更新、信息资源价格上涨等现状,经费的增长滞后于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脚步。此外,我市巴南区图书馆等7个图书馆的财政拨款中没有购书专项经费,不利于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充实和更新。②在专业技术人员方面,我市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生每年不足1/4选择到图书馆工作,这首先在人才源头上就造成图书馆专业人才需求难以满足的状况;其次,图书馆人才流失现象严重。许多年轻馆员因为物质待遇低、职称晋升难、社会地位不高等原因,放弃了图书馆工作,不仅造成了大量人才流失,还浪费了图书馆人才培训的资源。③在图书馆管理体制方面,纵向的行政管理体制严重束缚了公共图书馆行业间的横向发展。由于信息资源共享、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数字网络搭建等业务需要,现在的图书馆行业已经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图书馆网络。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势必给各个图书馆之间深层、广泛的合作带来不小的障碍。目前,我市公共图书馆推行的“一卡通”通借通还工作向纵深发展面临的一系列困难正是部分受到行政管理体制的束缚,进而造成软件支撑、资源隶属、编目标准等障碍。究其原因,我国现行的公共图书馆建设体制总的来说是分级财政的产物,这种制度在我国确立了公共图书馆的多元建设主体和多级管理单元,使每个图书馆分隔成彼此独立的实体,难以有效共享资源(包括经费、人员、文献、空间等),也使得总馆无法对分馆实施有效管理,因而无法保证分馆的服务水平。总之,总分馆体系的正常运作依赖于能赋予总馆特定权力的管理体制,而这种管理在我国尚未建立。另外,图书馆的劳动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也因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没有完成而有待进一步完善。2013年我市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除了继续受上述三方面问题的阻碍之外,还逐渐显露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

2.1 公共图书馆社会效益问题

我市公共图书馆事业呈稳步发展的态势,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对于图书馆的社会效益、读者信息需求满意度等核心问题,至今缺乏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给予评定。

社会效益是公共图书馆追求的直接目标,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效益是指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公共信息资源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1]。然而,在诸多因素当中,资源配置的合理程度已经成为影响图书馆效益的主要因素。近年来,随着图书馆网络体系的层层建设,基层图书馆网点也纷纷建立。如社区图书馆、农家书屋、共享工程、科技下乡等一系列惠民措施,已经把图书馆建到了读者身边。但是,我市基层图书馆的使用现状却令人担忧。许多图书室的书籍、电脑闲置,信息资源陈旧,有信息需求的读者放弃身边的图书室,直接到大型的图书馆来查找资料。这样一方面浪费了基层图书馆信息资源,另一方面又造成中心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紧张,引发读者抱怨书籍借不到,使得中心图书馆读者流失、图书馆社会效益降低。这一矛盾的根本解决立足于我市“一卡通”通借通还项目能否真正切实有效的开展。如果我市公共图书馆能借助“一卡通”通借通还项目的推动作用,构建起覆盖全域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原本一些单独运行的图书馆就可以成为总分馆或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组成部分,从而有效改变其资源偏少、服务失范、效率低下、读者流失的不利境地。

2.2 公共图书馆核心竞争力问题

自从人类进入互联网信息化时代,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媒体、电子图书、手机、移动便携式阅读器等新兴媒体相继出现并深刻影响着大众阅读方式的根本性变迁。大众阅读方式经历了从笨媒体时代、纸媒体时代、电子媒体时代直至全媒体时代的变迁历史。在全媒体时代,移动阅读正成为数字阅读增长的关键点,是最流行、最具发展前景的新型阅读方式。所谓移动阅读,是指通过各种便携式的移动阅读终端,对电子形式的信息内容进行有限下载或无限接受,达到在“移动”中碎片化阅读的目的[2]。移动数字阅读载体的便携性、阅读时机的自由性和阅读内容的碎片性成为移动阅读的显著特征,广受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的青睐,但同时也强烈冲击着公共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集散地和大众阅读推广者的核心身份。面对阅读媒介的变革,出版商、书店、移动运营商都在积极应对,公共图书馆如何坚守自己的文化阵地,提升核心竞争力是当前面临的巨大挑战。

我国图书馆界从2000年开始,对公共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核心能力、核心价值观等问题给予了广泛关注。多数学者认为,公共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是满足用户免费获取信息资源尤其是纸本信息资源的能力,包括信息资源采集能力、组织能力、服务能力、开发能力、营销能力、管理能力等;核心竞争对手不是图书馆同行,而是信息服务提供商、数据库商等其它行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包括:特色资源是基础,人力资源是保障,科学研究是动力,图书馆文化是催化剂[3];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策略涉及实现免费开放、推广普及服务、建设资源共享、应用及开发方便快捷的服务工具、加强弱势群体服务。但是,在目前公共图书馆具体实践中,能明显提升竞争力的举措还不多。公共图书馆在其自身资源与能力的价值性、独特性、稀缺性方面的研究和实践都亟待加强。

2.3 公共图书馆法制保障问题

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法律制度的保障。但是我国在公共图书馆法制建设上明显滞后于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目前尚无一部完整的国家级图书馆条例和基本法律,事业发展缺乏法律和政策保障,各级政府对图书馆事业的投入随意性比较强,事业发展缺乏连续性和长效性。截止2012年底,上海、北京、深圳、湖北等十几个省、市出台了地方性的图书馆管理条例和规章。这些规章性图书馆条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经费不足、管理体制陈旧、业务队伍缺乏等制约图书馆发展的重要问题,但由于内容比较笼统,当前图书馆发展中急需解决的一些重要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4]。值得欣慰的是,2008年6月,我国首个公共文化设施国家标准《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标准》出台,11月《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正式施行,为国家公共图书馆法的出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

另外,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使得数字化传播过程中的版权保护问题也亟待解决。2006年6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正式施行使得公益性图书馆馆内网络传播的合理使用权得到切实保障,馆外网络传播的法定许可权被取消。这个条例使得图书馆数字资源的使用范围局限在图书馆内,降低了信息资源利用的机率。同时,图书馆在馆藏文献数字化过程中涉及的版权保护问题都需要加以重视尽快解决。鉴于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目的,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应对公共图书馆的版权使用方面给予一定优惠,才能减少因为法律限制带来的公共图书馆信息传播的诸多不便,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图书馆切实履行为大众提供平等、免费、无区别文献信息服务的历史使命。

[1]邱冠华,于良芝,许晓霞.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模式、技术支撑与方案[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

[2]马科,张秀兰.我国移动阅读研究综述[J].图书馆,2013, (4):68-71.

[3]索传军.关于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认识与思考[J].图书馆,2011,(2):43-45.

[4]洪毅玲.公共图书馆法的发展及研究内容[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11):212-215.

Analysis of the Business Situation and the Obstacl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Libraries in Chongqing City

ZHAN Jie, YI Hong
(Chongqing Library, Shapingba, Chongqing 400037)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business statistics of the Chongqing City Public Library in 2011 and 2012, summarizes the business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Chongqing Public Library in recent years and makes a deep analysis of the obstacles to the development which the Chongqing public library faces.

Public Library; Interlibrary Loan; Core Competence

G258.2

A

1672-2094(2014)03-0018-04

责任编辑:邓荣华

2014-04-21

本文系重庆市2012年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免费开放背景下重庆市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编号:2012Y BCB141)的阶段性成果。

詹 洁(1981-),女,重庆沙坪坝人,重庆图书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公共图书管理。

易 红(1978-),女,重庆沙坪坝人,重庆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硕士。研究方向:公共图书管理。

猜你喜欢

重庆市图书馆
面对窨井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前进中的重庆市渝东卫生学校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图书馆
时间重叠的图书馆
图书馆
去图书馆
重庆市关工委举行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