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高中生体育行为的外因及对策研究
——以徐州地区高中生为例

2014-02-12王玉成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课外高中生家庭

王玉成,向 波

(江苏省运河高等师范学校 艺体系,江苏 徐州 221300)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面临高考的高中生,他们的体育生活水平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影响到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1],因此,调查分析高中生体育生活(体育价值观、体育态度、体育行为)现状,从内因(体育价值观、体育态度)和外因(家庭、学校、社会)探讨高中生体育生活的影响因素,发现高中生体育生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发展高中生体育生活的对策就显得尤为必要.笔者从外因(家庭、学校、社会)出发探讨高中生体育生活的影响因素,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改进高中生体育生活水平.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随机抽取徐州市10所高中(徐州一中、徐州七中、邳州运河中学、邳州二中、邳州四中、新沂一中、新沂二中、新沂三中、睢宁高级中学、树人中学),各校均随机抽取120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徐州市高中生体育行为的外因(家庭、学校、社会)进行研究.

2 家庭、学校、社会对高中生体育行为影响的现状调查结果

(1)高中生不参加体育活动原因的调查分析.高中生在“你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是(单选)”的选择上,选择学习紧、缺少锻炼的时间的329人,占总人数的28.2%;选择校园体育环境影响(包括教师、同学和体育规章制度、达标等)的198人,占总人数的17.3%;选择家庭体育环境影响(包括家庭成员和居住环境等)的158人,占总人数的13.8%;选择缺少或者没有场地、器材、设施的146人,占总数的12.8%;选择没人指导或者没有人一起活动的97人,占总人数的8.5%;选择对体育不感兴趣的90人,占总人数的7.9%;选择没有特别原因的84人,占总人数的7.4%;选择社区体育环境影响的40人,占总人数的3.5%.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高中生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是学习紧、校园体育环境影响、家庭体育环境影响、缺少或者没有场地器材;社区体育环境对高中生体育活动的影响最少.

(2)促使高中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调查分析.高中生在“是什么促使你进行体育锻炼(单选)”的选择上,选择体育活动带给自己的乐趣的388人,占总人数的34.0%;选择改善身体素质的212人,占总人数的18.6%;选择校园体育环境影响(包括教师、同学和体育规章制度、达标等)的131人,占总人数的11.5%;选择家庭体育环境影响(包括家庭成员和居住环境等)的124人,占总人数的10.9%;选择传媒影响的86人,占总人数的7.5%;选择体育名人影响的76人,占总人数的6.7%;选择亲戚、朋友、熟人影响的54人,占总人数的4.7%;选择其它原因的43人,占总人数的3.8%;选择社区体育环境影响的28人,占总人数的2.5%.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促使高中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是体育活动带给自己的乐趣、改善身体素质、校园体育环境影响、家庭体育环境影响;促使高中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中,社区体育环境的影响最小.

(3)家庭对高中生体育行为影响的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高中生在“影响你参与体育活动的家庭因素是(可多选)”的选择上,选择父母的体育态度的378人,占总人数的33.1%;选择父母的体育锻炼习惯的359人,占总人数的31.4%;选择父母的文化程度的209人,占总人数的18.3%;选择家庭体育消费状况的199人,占总人数的17.4%;选择其它的145人,占总人数的12.7%.选择无家庭因素影响的131人,占总人数的11.5%.家庭对高中生体育行为的影响因素依次是父母的体育态度、父母的体育锻炼习惯、父母的文化程度、家庭体育消费状况、其它因素,还有占总人数11.5%的学生选择无家庭因素影响.父母的体育态度、父母的体育锻炼习惯对高中生体育行为的影响较大,这说明父母对孩子的支持鼓励,以及父母的以身作则对孩子的体育行为有积极的影响.

(4)学校对高中生体育行为影响的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高中生在“影响你参与体育活动的学校因素是(可多选)”的选择上,选择高考升学压力的365人,占总人数的32.0%;选择学校体育氛围的354人,占总人数的31.0%;选择课外体育活动的232人,占总人数的20.3%;选择场地、器材的168人,占总人数的14.7%;选择学校体育比赛的136人,占总人数的11.9%;选择体育课教学的118人,占总人数的10.3%;选择其它的94人,占总人数的8.2%.学校对高中生体育行为的影响因素依次是高考升学压力、学校体育氛围、课外体育活动、场地器材、学校体育比赛、体育课教学、其它因素.高考升学压力、学校体育氛围、课外体育活动对高中生体育行为的影响较大.这说明高考升学压力束缚了学生的体育活动积极性;学校体育氛围以及课外体育活动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目的.

(5)社会(社区)对高中生体育行为影响的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高中生在“影响你参与体育活动的社会(社区)因素是(可多选)”的选择上,选择无社区因素影响的356人,占总人数的31.2%;选择社区体育活动的312人,占总人数的27.3%;选择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264人,占总人数的23.1%;选择社区健身群体的186人,占总人数的16.3%;选择社区体育宣传的185人,占总人数的16.2%;选择社区体育指导的172人,占总人数的15.1%;选择其它的136人,占总人数的11.9%.社会(社区)对高中生体育行为的影响因素依次是社区体育活动、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社区健身群体、社区体育宣传、社区体育指导、其它因素,但选择最多的是无社区因素影响.这说明社区对高中生体育行为的影响不大,这也和前面对高中生体育活动原因的调查相吻合.

3 原因分析

通过对高中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到: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高考在家庭、学校、社会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严重地束缚了高中生的体育生活,体育活动得不到保障,学生的体质堪忧[2-3],下文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家庭方面.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还是很现实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考取理想的大学,能够有美好的未来,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孩子的学习上,对于体育活动关注的不多,只要孩子能吃、能睡、不生病就行.研究表明父母的体育态度、父母的体育锻炼习惯对高中生体育行为的影响较大,高中生在家里由于受到家长对学习成绩的期盼,无形当中也把学习放在了主要的位置,对于体育活动也就不作要求了[4].调查显示,家庭体育环境是高中生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2)学校方面.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校也同样存在着重视文化成绩,轻视体育活动的现象,自然高考也就成为了重中之重,它不仅能够给学校带来很好的社会影响(学校的名声很响),还能给学校带来相当的经济效益(学生生源的收入).

由于学校重视文化成绩,轻视体育活动,学校没有从思想上去发动学生,也没有很好地组织和指导学生的体育活动,学生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校体育氛围.

体育教师和高中生体育课的积极性不高,教学内容没有吸引力、教学形式单一,有些学校还存在着放羊的现象,同时还普遍存在着体育课被挤占的现象.

由于学校重视文化成绩,轻视体育活动,高中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基本上是处于无序的状态,体育教师没有引导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只有很少的高中生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大部分高中生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运动.

学校体育的场地和器材也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体育活动的需求,体育活动场地普遍面积小、种类不多,体育活动器材数量和种类也不够,还做不到在学生需要活动的时候能够随时借到需要的器材.

(3)社区方面.由于社会传统观念(看重高考)的影响,加之社区和学校的联系较少,社区普遍没有开设针对学生的体育活动,没有起到引导社区内的学生在社区内参与体育活动的作用.促使高中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调查结果得出:社区体育环境的影响最小.社会(社区)对高中生体育行为影响的现状调查结果也得出:选择最多的是无社区因素影响,说明社区体育环境对高中生体育行为的影响较小.

4 对策

(1)学校、家庭、社会要积极行动起来促进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学校要改进体育教学方法,把课堂教学作为主阵地,并开展好课外体育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5];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参与活动,适当地陪孩子运动,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受乐趣,在运动中形成态度,在运动中形成习惯,增强学生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社区也要为学生创设体育环境,吸引学生在社区内参与体育活动.学校、家庭、社会还要共同努力,协调一致地采取行动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可以考虑组建学校、家庭、社区共同参与的俱乐部形式,也可以进行家校结合、社区和学校结合的各种运动形式等等.

(2)国家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要贯彻和落实好体育的政策、规章制度以及文件要求,把学生身心健康看作是关系国家富强、民族兴衰的一件大事来办,实行专职领导责任制和民主监督制,把学生的体育工作切实地落实到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实行专职领导责任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共同成立全国学生体育运动领导小组,制定实施细则,领导和组织全国学生体育运动的开展,并要有专职领导负责.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和共青团组织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并有专职领导负责,各学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领导小组,按照全国的统一部署,制定具体的措施,组织本学校学生体育运动的实施.各级体育专职领导要有责任心,体育的政策和文件落实的好坏要与其工作业绩考核挂钩,充分调动专职领导的责任心.

实行民主监督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共同成立全国学生体育运动监督机构,制定监督细则.监督机构要独立地开展工作,不徇私舞弊,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定期地进行走访和实地调查,也可以进行家访,了解学生体育政策和文件执行的实情,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切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国家要考虑体育和高考升学制度的结合,完善高考升学制度,还高中生真正有效和宽松的体育生活环境.可以考虑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高考要进行体育测试,体育测试的成绩要和高考录取挂钩,以此增强高中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促进高中生的身心健康;但这种方法容易使学生的高考压力增大,既要文化成绩又要体育成绩,出现体育的应试教育形式.第二种方法是改革高考升学制度,把体育和智育放在同等的位置考虑,高考录取不再以文化成绩为依据,而是综合考虑学生的素质(文化、道德、体育、智育、技能和社会实践等等),这种思路理论上比较好,实践起来应该有较多的困难,但我们不能畏缩不前,要在创新实践中不断地摸索经验和教训,逐步完善高考升学制度,为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献计献策.

参考文献:

[1]杨晓莹,赵晓武.高中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2013(6):215-216.

[2]钱锋,应菊英.高中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影响因素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11(11):723-725.

[3]丛永胜.影响中学生体育意识与行为形成因素的分析及对策[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4]云跃.淄博市高中生体育锻炼习惯现状及分析[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

[5]杨明陶.中学生体育态度与习惯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课外高中生家庭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小满课外班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家庭“煮”夫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