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武术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策略思考

2014-02-12沈承勋秦纪强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安徽安徽省武术

沈承勋,秦纪强

(安徽科技学院 体育教学部,安徽 凤阳 233100)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结构不断转型,体育产业已逐步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在全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强劲驱使下,国家加强了对武术产业的市场开发力度,力求通过发掘武术产业资源,探索武术市场发展规律,为武术产业营造更大的发展空间.2010年3月,国家武术研究院制定的《中国武术发展五年规划(2010-2014)》,提出以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达到以武养武,壮大武术产业市场的目的,更是加快了武术产业的市场步伐.现如今,武术已逐步从本体产业延伸至外围及中介产业,涵盖武术竞赛、武术培训、武术旅游、武术纪念品、武术经纪人、武术保险等与武术相关的诸多领域,在全国范围内迅速蔓延.安徽省作为中国中部六大省份之一,与江苏、浙江、湖北、河南、江西、山东六个省份相连,全省可分为淮北平原、沿江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区、皖西大别山区五个自然区域,其武术产业结构必然形成较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不同区域经济、资源条件、人文环境等存在的显著性差异,成为制约安徽省武术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屏障.鉴于此,本文试图借助SWOT态势分析法,对安徽省武术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系统分析,进而明确其内部优势(Strengths)与劣势(Weakness)、外部机遇(Opportunity)与挑战(Threat)[1],并提出相应的策略,旨在为促进安徽省武术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及路径选择.

1 安徽省武术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1.1 内部优势(Strengths)

(1)独有的武术拳种、名人及著作等是安徽武术得以延绵的宝贵历史文化资源.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江淮大地上人们普遍以习射、练剑为生,至秦朝遭到挫伤,西汉年间得以复苏,东汉末五禽戏问世,南北朝出现武术套路[2],唐朝及明清两代才逐步形成各门派拳种并得以广泛流传,进而涌现出大批的武术名人及书籍等,成为安徽武术进一步传承与发展的宝贵历史文化资源.

安徽省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必然与外域拳种相融合,相互取长补短、改革创新,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拳种套路.据《安徽地方志中的武术资料》记载,上世纪80年代全国武术挖掘及整理工作的开展,共挖掘出具有安徽地方特色的传统拳械套路1397路,多项拳种29种,单项拳种43种.其中包括:九华山僧人何九天所创的九华山拳,流传于今枞阳县陈湖区境内的东乡拳,产生于亳州地区的五禽戏、晰扬掌.除此之外,还有叉拳、六合八法拳、五童气功拳、石头拳、三皇太极拳、戗拳、五音八卦拳、岳王拳、峨嵋坤门拳、洪拳、查拳、梅花拳、秘宗拳、八极拳、形意拳以及大量的拳械套路,这些多为安徽籍人士所创编,也有部分是通过沿袭而逐步实现本土化,成为安徽武术历史中的一颗颗耀眼明星.

历史上安徽省也曾涌现出大量的武术名人,有明代武术家程宗猷,系今安徽休宁人;程真如,安徽徽州人;项元池、汪宗孝,安徽歙县人;清代武术家王南溪,安徽琅玡人;江之桐,安徽和州人;著名枪术家潘佩言,安徽歙县人;近代武术家胡朴安,安徽泾县人;吴志青,安徽歙县人;马承智,安徽霍邱县人;吴重光,安徽芜湖人.如马承智自幼习武,1914年拜山东王兴隆为师,学习形意、八极,以及摔跤术,1928年10月参加第一届“国术国考”取得拳术最优15名之一,并被中央国术馆表演科所录用.建国初期,伴随着全国武术挖掘及整理工作的开展,各地纷纷举办不同类型的武术表演及比赛等,催生出大批武术高手.如1972年在济南举办的“全国武术表演大会”,安徽籍选手杨承冰、陈道云、曹琼瑜对演练套路的大胆创新与突破,赢得大会优秀表演奖称号.1960年至1983年安徽籍杨承冰、刘学志、龚传仁、陈道云、郭省聚、贾平、朱多娟、许斌等26名运动员及教练员组成的中国武术代表团先后出访美国、日本、土耳其、香港等24个国家或地区,并获得高度赞赏.如今,安徽武术名家已遍布世界、驰名中外,他们宛如熠熠闪烁的群星镶嵌在安徽武术发展史册中,为中华武术的传播做出了积极贡献[3].

历史的遗留与变迁造就了诸多时代名人的同时也为安徽武术曾经的繁荣留下了历史佐证.大量的武术书籍在图书馆也是有迹可寻,如程宗猷编著的《少林棍法阐宗》、《长枪法选》;吴志青编著的《双人潭腿图解》、《六路短拳图说》、《太极正宗》;安徽大学蒋浩泉编著的《青年长拳》、《八极拳》;蒋浩泉与裴锡荣合著的《八卦散手六十四路》、《七十二把擒拿法》;合肥刘崇禧与李占元合著的《七星螳螂拳》;安徽大学吴兆祥编著的《醉棍》等.程宗猷所著的《少林棍法阐宗》,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出版,此书共分三卷,是传授少林寺棍法的著作,后与《长枪法选》、《蹶张心法》、《单刀法选》合并,改名《耕余剩技》.除上述著作外,还有诸多书籍由安徽籍人所著,如安徽亳州人陈抟移居华山后所著的《指玄篇》、《高阳集》、《三峰寓言》、《钓谭集》以及诗词六百余首,这些都成为安徽武术对外传播的宝贵历史资源.

(2)得天独厚的区位分布为安徽省武术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可能.安徽省地处华东腹地,位于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是我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处在以上海为经济中心的长江三角洲腹地,东连江苏、浙江,北靠山东,是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和经济辐射的前沿地带,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是实施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桥头堡,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独特区位优势.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不同区域城市常年吸收周边省份的辐射能量,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产业差序格局.靠近长江三角洲的沿江地区饱吸以上海为中心的经济能量,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及数量等方面明显好于皖北、皖东地区,其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有利于武术培训、武术表演、武术竞赛等本体产业的进一步培养与开发;皖南地区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尤为突出,有黄山、九华山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4],旅游业发展旺盛,有利于武术旅游项目的开发与运营;皖北地区紧靠河南、山东两个武术大省,武术人文资源极为丰富,武术历史名人及遗存众多[3],武术馆校及拳种颇多,安徽境内唯一获得“全国武术之乡”称号的亳州,其“五禽戏”、“晰扬掌”、“六合八法拳”等拳种曾在中华大地上广为流传,享誉国内外.

1.2 内部劣势(Weakness)

(1)产业内部结构失衡是制约安徽武术发展的主要因素.根据经济学的分类原理,武术产业内部结构按项目特点可分为“武术本体产业、武术外围产业、武术中介产业”三大类,以相互协调的方式实现产业内部的均衡发展.尽管安徽省具有丰厚的武术历史资源及地理优势,其产业已初步形成规模,但内部结构仍处在失衡状态是制约安徽武术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瓶颈.

武术本体产业是指武术培训、武术竞赛等与武术有着直接影响关系的产业,是武术产业的核心,其发展程度代表着整个武术产业水平的高低.就目前而言,安徽武术本体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在安徽省政府、省体育局的大力推广下,太极拳、养生气功等形式的健身运动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展,全省从事武术锻炼人口已达近百万.为响应国家武术事业的号召,省政府也积极筹办各种类型的武术表演及比赛,如2012年在安徽黄山举办的第五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其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影响之广,吸引了全球约53个国家和地区的245支代表队共2865名运动员前来参赛.但由于武术自身存在的竞赛规则不确定、武术管理体制不完善、武术市场竞争机制乱等问题,使其无法跟上武术市场的前进步伐,陷入了非认同的尴尬境域,从而导致了安徽省武术产业发展之路漫漫其修远兮.

武术外围及中介产业主要是指除武术本体产业以外所有与武术相关的产业,其中包括武术用品、武术旅游、武术博彩、武术保险、武术广告等新型产业.目前,安徽武术用品的生产与消费主要集中在武术服装、武术器械、武术影视制品及武术书籍等方面,都是在武术本体产业的带动下缓慢向前推进的,其规模仅够满足省内消费人群的需求.广告方面,除了武术学校的商业广告外,平时很难寻觅到武术广告的踪迹,只有偶逢重大武术赛事才进行追踪报道.如2012年在安徽黄山举办的第五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吸引了全国上百家电视台及媒体单位争相报道,各大网站更是纷纷转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第一手信息,但就在锦标赛闭幕后,各种有关武术的报道也随之销声匿迹.其他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如武术博彩业、武术保险业等,还没有涉足该领域的迹象,更不用说其发展规模如何.

(2)高素质武术人才的匮乏不利于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既精通体育专业又精通经济的人才[5].近年来,我国高校体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以不断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尽可能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迎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但事实上仍无法改变体育产业人才的匮乏.作为体育类的一部分,安徽省武术产业发展的时间较短,尚未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无法吸引高素质人才加盟,缺少对市场经济运作具有实际经验,既懂武术又懂市场,知识结构较合理,能力素质较全面的专业性人才,尤其是缺少懂经营、管理、法律、体育的复合型人才[6].从产业内部结构来看,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武术培训、武术用品生产及销售领域,武术管理、经营等领域的人才严重缺失,是制约安徽省武术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1.3 外部机遇(Opportunity)

(1)十八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提出为武术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全面”二字,不单指经济建设,还包括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通过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武术产业作为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相连,是人们追求生活质量和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日趋完备,武术产业的运行得到了切实尊重与保障,有利于促进武术新型产业的开发与运行,实现产业结构全面转型升级,进而扩大其投资及消费规模.

(2)省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业有利于武术旅游项目的开发运行.旅游业发展的好坏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国家旅游发展的大背景下,安徽省乘搭全国旅游的顺风车迅速扩大了其省内旅游产业的规模,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旅游格局,涉及生态旅游、人文旅游、红色旅游等多种类型,覆盖与旅游业相关的诸多方面,促使安徽省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近年来,伴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推进,安徽省政府更是制定了《安徽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12至2020》,明确提出将打造十大旅游功能区和25个旅游“不夜城”,并根据游客的多方面需求,首次推出了6条自驾环线,其中包括“两山一湖”旅游圈、徽文化旅游圈、琅琊山——凤阳旅游圈等,涵盖全省17个地级市61个县或县级市的大部分旅游景观.同时,旅游产品开发也趋向多元化发展,体育旅游、乡村旅游等边缘旅游项目不断增加,旅游产品结构日趋合理化,为安徽省武术产业的开发和运行提供了良好机遇,有利于武术与旅游相互融合发展.

1.4 外部挑战(Threat)

(1)认同差异是人们无法跨越的一道门槛.中国武术从农耕文明向现代社会一路走来,取精去粕,历经变革,在西方体育文化的强烈冲击与挑战下,逐步形成以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为代表,成为中国武术发展与传承的主力标杆.时下的中国武术,无论从传统武术还是竞技武术来看,人们对武术的认同都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一部分人认为,不管是传统武术还是竞技武术,都不应该离开它的本质特性——技击性,技击是中国武术的核心,离开了这一核心就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武术;另一部分人认为,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属于两种不同范畴,传统武术是以技击为核心,讲究神形兼备、内外兼修,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竞技武术却更多关注对自我能力的超越,体现出“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实质.正因为这认同上的差异,才使得传统武术逐步被边缘化,而竞技武术却无法登上世界性舞台,成为阻碍中国武术进一步发展最严峻的挑战.

(2)外来体育项目的市场冲击使其逐步丧失原有的市场份额.全球化背景下,异国体育文化的涌入给中国武术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冲击.过去,凝聚于社会上层的传统武术在满足社会需求中其规模逐步扩大,数以万计的人们投身于武术事业,宗教武术、社团武术、军事武术均得以蓬勃发展,并逐步向产业化、多元化方向迈进.现如今,随着域外文化对中国体育市场的不断冲击,篮球、排球、跆拳道、瑜伽等外来体育项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与之相应的培训、器材等消费市场愈发活跃,而武术产业却被弃之若敝履,武术竞赛、武术影视、武术旅游、武术培训等方面暴露出来的阻碍武术正常发展的问题也接踵而来[7],并逐步丧失其原有的市场份额.

2 安徽省武术产业发展策略思考

SWOT态势分析法的核心在于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全方位分析,找出影响事物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因素,针对这一因素提出相适应的应对措施.鉴于上述安徽省武术产业存在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遇与挑战的现状,本文作出以下思考.

2.1 大力发展武术优势产业

所谓武术优势产业,是指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武术产业,是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综合体现.比较优势是以绝对优势而提出来的,其核心内容在于依托自身生产要素禀赋的资源优势追求对外贸易的比较利益,过于强调贸易的静态利益,而忽视了应有的产业升级所带来的动态利益,结果出现产业结构不合理和边际收益递减趋势,从而落入“比较优势陷阱”,导致产业竞争力后劲不足,其理论来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成本学说;竞争优势是比较成本学说和国际竞争优势理论的有机结合,通过利用产业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引入技术创新机制和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实现相关产业转型与升级,进而提升国际竞争力.安徽省不同地区存在着经济条件、社会环境和资源禀赋的差异,各区域有着自身的资源优势,有助于利用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经济等比较优势实现安徽武术产业区域专业化发展.依靠区域要素禀赋与区位优势,对武术比较优势产业进行科学化、规范化地培育或完善,实现优势产业互补与重组,通过资源集聚、规模经济效应、技术创新、品牌提升形成集聚效应,借助品牌优势、成本优势、创新优势[8],发挥产业“增长极”效应,才是安徽省武术产业发展的最佳选择.

2.2 缓步开发武术劣势产业

武术劣势产业是指不符合区域环境资源要素禀赋及需求处于相对劣势的武术产业,其特征表现为生产率增长缓慢,由于政策维持力度的不足而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应采取缓步开发的策略.正如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相互过渡,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在一定阶段处于劣势的产业到另一阶段必然得到提升,最终成为优势产业.对于安徽省目前不具备开发条件或不急于开发的武术产业,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原则,着力开发武术优势产业,缓步开发暂时不具备开发条件或不急于开发的劣势产业,在政策上给予支持,提供一定的成长空间,待时机成熟时则加大对该产业的开发力度,使之由武术劣势产业迅速向武术优势产业转变.

2.3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实施走出去策略

所谓机遇,就是好的境遇,不同主体对机遇的把握、认识和利用程度如何,必然影响其自身的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机遇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必然性是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为自己开辟前进道路的,没有纯粹的必然性;而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其过程包含着必然的东西,没有纯粹的偶然性.正如恩格斯所说:“被断定为必然的东西,是由纯粹的偶然性构成的,而所谓偶然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机遇作为必然与偶然的结合来推进事物发展,在强调遵循必然规律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到各种偶然因素,使偶然转化为必然,为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不让机遇丧失,留下历史遗憾[9].而挑战则是在把握机遇并付诸行动的同时所面临阻碍事物朝正确方向发展的最大屏障,其直接影响着整个事物发展的方向及结果.鉴于当前安徽省武术产业机遇与挑战共存,今后应根据时代的发展需要,大胆将武术推向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以市场检验来完善其身,加大优势产业的开发与宣传力度,依靠区域资源禀赋优势建立特色区域品牌,以品牌战略引导产业发展,善于抓住政策导向机遇,利用一切可利用机会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从容面对挑战,方可实现安徽武术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周志勇,姚鲆,等.江西体育产业集群发展SWOT分析及其路径选择[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5):26-30.

[2]淮南书吧.安徽地方志中的武术资料[EB/OL].(2008-11-21).http://www.hftjt.cn/news/2008/1121/article_2419.html

[3]张绰庵,韩红雨,马振水.河北民间武术发展的SWOT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22(3):86-88.

[4]唐云云,曹卫东,罗健,等.近20年安徽省经济地理格局演化与机制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2,26(6):56-59.

[5]陈建国,袁继芳.安徽体育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2010,27(4):87-89.

[6]崔瑞华,王泽宇,于文谦.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SWOT-PEST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3):252-254.

[7]王岗,张玲玲.武术产业化的问题与反思[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29(3):40-45.

[8]张贵敏,王艳.我国区域体育产业的基本定位——基于区域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的视角[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30(3):3-7.

[9]杨洪林.关于机遇的理论思考——学习邓小平机遇理论的体会[J].武当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6(2):29-33.

猜你喜欢

安徽安徽省武术
成长相册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