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状腺疾病的CT诊断与鉴别

2014-02-05王跃春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弥漫性结节性低密度

王跃春

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CT科,吉林 吉林 132002

甲状腺疾病的CT诊断与鉴别

王跃春

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CT科,吉林 吉林 132002

目的研究甲状腺疾病运用CT影像学检查的诊断以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间诊治的64例甲状腺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CT影像学检查,对其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与相关疾病进行鉴别诊断。结果通过对所选的患者进行CT检查,有效提升了甲状腺疾病定性诊断的检出率。结论通过对本文所选的64例甲状腺患者的CT表现进行分析,对其多种疾病的CT诊断以及鉴别诊断。

甲状腺疾病;CT诊断;鉴别诊断

到目前为止,根据甲状腺一个特定的疾病种类或者少数疾病种类进行CT诊断研究的报道国内外均较多,但是还未见有针对甲状腺常见的疾病进行CT分类诊断的报道。甲状腺常见疾病种类相对较多,运用CT影像学检查对甲状腺疾病诊断研究进行分类有助于提升各种常见疾病的定性诊断的准确性。我院选择2012年7月~2013年7月间诊治的64例甲状腺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CT影像学检查,对其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与相关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间诊治的64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其中30例为男性,36例为女性;年龄在38~69岁之间,平均为(52.1±4.3)岁;疾病种类:16例为甲状腺瘤;10例为甲状腺癌;26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其中包括4例胸内甲状腺肿;2例为桥本氏甲状腺炎,6例为弥漫性甲状腺肿。除了弥漫性甲状腺肿由临床以及实验室检查得到证实外,其余的患者均经过手术穿刺活检得到证实。

1.2 方法

所选患者均进行CT扫描,扫描范围包括甲状腺上级和下级以及病变的延伸部位,层距为5 mm,层厚为5 mm,进行常规扫描,48例患者进行增强扫描。将甲状腺放在扫描视野的中心位置进行扫描,并将甲状腺临近的2 cm范围的组织进行显示以及颈鞘区结构作为满足条件,尽量将扫描视野缩小,最大限度提升扫描视野中心的图像质量。增强扫描图像分别运用将甲状腺内病灶显示出来的高窗位、窄窗宽,这样有助于将甲状腺外临近结果显示出来,宽窗用于照像和观察。

2 CT表现

2.1 本文所选的患者中有16例为甲状腺腺瘤,经过增强扫描后可见甲状腺内有单发类圆形不均匀密度病灶,直径1.2~5.6 cm不等,界限清晰,其中14例可见密度不均的囊性病变,CT值在40~50 HU,均可见程度不等的强化。有2例患者为囊性病变,均为类圆形低密度病灶,CT值约为42 HU,经过增强扫描后可见轻度强化[1]。所选16例患者均未见颈部淋巴结肿大以及病灶内无钙化,4例病灶对气管产生轻度压迫症状,引起气管壁变平。

2.2 所选患者中有26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其中22例为多发病灶,主要表现为甲状腺直径0.9~2.5 cm的类圆形密度不均的病变,边缘欠清晰,经过增强扫描边缘清晰可见。4例患者为单发的甲状腺左叶内类圆形以低密度为主的不均病灶,边界尚清晰,容易被误诊为腺癌。16例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的患者,8例甲状腺内可见不规则钙化点,其中4例为弥漫性肿大的甲状腺向下延伸到胸骨后,同时可见不规则的钙化点,其中6例肿大的甲状腺对气管产生压迫症状。

2.3 所选患者中10例为甲状腺癌,其中4例为单发,6例为多发,经过CT平扫可见界限模糊的甲状腺,均表现为密度不均,以低密度为主的肿块,CT值主要在30~65 HU,直径在1.0~4 cm,病变区域可见甲状腺肿大,密度低于正常组织,可见双侧或者一侧淋巴结肿大,经过增强扫描后病灶实质表现为不均匀轻度强化,病变边缘呈模糊不清的表现,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表现为不均匀的轻度强化,病灶边缘模糊不清,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血管以及腺外肌肉分界不清[2]。其中4例向下突入进入纵膈胸骨后,6例病灶对气管产生明显的压迫症状,导致气管变形移位,其中2例患者超声检查在正常范围,只可见到颈部存在淋巴结肿大,直径1.8 cm。

2.4 所选患者中有2例为桥本氏甲状腺炎及4例为弥漫性甲状腺肿,均存在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的表现,甲状腺密度呈均匀一致性下降,CT值平均为45 HU,腺内未见结节性病灶,经过增强扫描后CT值平均在76 HU,重大的甲状腺与周围结构有明显的分界,均未见颈部淋巴结长大,这与相关文献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所选患者有2例病变向下延伸突入到上纵膈内,对气管造成压迫症状[3]。

2.5 所选患者中有4例为甲状腺囊肿,表现为甲状腺内呈现类圆形的低密度病变,边缘清晰,呈现为水样密度,CT值为5.4 HU,直径在0.8~1.2 cm,未见明显的甲状腺肿大,经过增强扫描未见强化,是在平时体检中发现。

3 结果

通过对所选的患者进行CT检查,有效提升了甲状腺疾病定性诊断的检出率。

4 讨论

甲状腺疾病的CT表现具体可分为三种类型:弥漫性肿大、局限性肿大以及混合型,前者主要见于腺癌、腺瘤等。弥漫性甲状腺肿大主要见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弥漫性甲状腺肿大、桥本氏甲状腺炎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混合型,通过对本文所选的资料进行分析,在对CT影像学表现进行总结,具体将其分为三个类型,可作为对疾病的诊断以及鉴别诊断的参考[4]。

甲状腺疾病CT分类诊断的临床意义,临床上需要运用CT检查的主要常见的甲状腺疾病有腺瘤、结甲、甲癌、Graves以及桥本病。本研究表明,运用CT检查同一种疾病可能存在不同的表现,不同的疾病还可能具有同一种表现[5]。根据这种情况,本文作者通过对所选的资料进行分析,有助于对甲状腺疾病畸形分析,CT主要表现为缩小鉴别范围以及认识程度,以免出现漏诊,同时提高疾病的鉴别诊断能力,提升诊断甲状腺疾病的准确度。

4.1 局限性界限清晰

主要见于腺瘤、囊肿、结节性甲状腺肿。囊性变主要为水样密度,密度较低,未见明显强化,然而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主要鉴别要点为腺瘤为单发而大的低密度病灶,而后者主要为多发结节样低密度病灶,本文所选的2例为单发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曾被临床医生误诊为腺瘤。

4.2 境界模糊

主要为甲状腺的恶性病变,所选患者中10例为甲状腺癌,病变周围均为模糊表现,假如存在颈部转移性的淋巴结肿大,病变区域可见周围软组织与甲状腺分界不清晰,这是甲状腺癌的特征性表现形式。相关文献报道指出甲状腺癌与不典型的腺瘤很难清楚的区分开来,然而后者未见淋巴结肿大。

4.3 甲状腺弥漫性肿大

主要见于桥本氏甲状腺炎、弥漫性甲状腺肿以及多结节性甲状腺肿大,前两者主要表现为密度均匀一致的降低,甲状腺可见肿大,未见低密度病灶,多结节甲状腺肿主要表现为程度不等的钙化,病灶内可见结节样病灶。

综上所述,虽然甲状腺疾病的种类相对较多,而且CT表现也各不相同,但仍可将其归纳为三种类型。通过对CT图像进行分类,掌握诊断方法,对于甲状腺疾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和鉴别诊断价值,能够对大多数甲状腺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

[1]冯占武,丛淑珍,李康,等. 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超声诊断及误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9,24(19):847-848.

[2]孙伟,法良玲,黄臻. 120例甲状腺疾病病理诊断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30(16):521-522.

[3]罗欢. 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10(3):741-742.

[4]刘茂林,周晓敏,曹亚庆,等. 甲状腺疾病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J]. 航空航天医药,2010,33(9):421-422.

[5]杨锦旭. 129例甲状腺疾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09,12(7):69-70.

R581

B

1674-9308(2014)05-0101-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4.05.064

猜你喜欢

弥漫性结节性低密度
低密度隔热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及性能研究
CMYC、BCL2、BCL6蛋白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措施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松南气田低密度低伤害随钻堵漏钻井液技术
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
CT与MRI技术用于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价值对比评价
妇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采取有效方案治疗体会
结节性黄瘤并发Ⅱa 型高脂蛋白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