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乙肝肝衰竭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014-02-05王松艳杜丽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乙肝肝细胞乙型肝炎

王松艳 杜丽伟

通化县人民医院,吉林 通化 134110

慢乙肝肝衰竭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王松艳杜丽伟

通化县人民医院,吉林通化134110

目的探讨慢乙肝肝衰竭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之间收治的60例慢乙肝肝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3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SHB),3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同时选择3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三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患者病情变化与其免疫球蛋白水平之间存在直接联系(P<0.05),且三组观察对象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是慢乙肝肝衰竭患者最为常用的一种诊断和检查指标,能够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慢乙肝肝衰竭;血清免疫球蛋白;临床意义

慢乙肝肝衰竭是乙型肝炎病毒(HBV)属于一种肝脏系统恶性疾病,该疾病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产生严重的影响。肝脏作为人体中最为重要的新陈代谢器官,主要承担着包括蛋白质在内的人体营养物质代谢工作。有关医学研究结果证实,慢乙肝肝衰竭与人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之间存在直接联系。本次医学研究就对慢乙肝肝衰竭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临床研究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慢乙肝肝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男34例,女26例,患者年龄范围在23~64岁之间,平均(55.6±5.3)岁,其中,3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SHB),3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同时选择3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患者年龄范围在20~68岁之间,平均(51±7.3)岁。三组观察对象其他临床资料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检测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所用检测设备包括:罗氏诊断产品公司生产的试剂盒,日本OylmPuS公司提供的AU27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同时,利用免疫比浊法对患者的IgM、IxgA 和IgG水平进行检测。患者采血前空腹12 h以上,抽取5 ml肘静脉血液,将采集到的患者血液标本置于无菌环境中,在专用抗凝管中均匀混合,连续10 min离心处理后,获得血清标本,放置在-20℃环境中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1]。

1.3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软件对本次医学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使用χ2检验方法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若P<0.05,表示数据之间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2]。

2 结果

2.1病情与免疫球蛋白水平

病情改善患者临床治疗后平均I g M水平为(1.57±0.12)g/L,IgA水平为(1.76±0.11)g/L,IgG水平为(11.58±0.88)g/L,病情恶化患者临床治疗后平均IgM水平为(2.75±0.12)g/L,IgA水平为(2.61±0.14)g/L,IgG水平为(16.04±0.75)g/L,由此可见,患者病情变化预期免疫球蛋白水平之间存在直接联系(P<0.05)。

2.2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

SHB组患者平均IgM水平为(2.90±0.15)g/L,IgA水平为(2.52±0.13)g/L,IgG水平为(16.19±0.77)g/L;CHB组患者平均IgM水平为(2.12±0.17)g/L,IgA水平为(1.95±0.12)g/L,IgG水平为(13.57±0.66)g/L;健康对照组观察对象平均IgM水平为(1.37±0.56)g/L,IgA水平为(1.54±0.17)g/L,IgG水平为(10.78±0.66)g/L。三组观察对象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相关医学研究结果证实,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患者发生肝组织损伤的主要原因,该现象的发生会诱发特殊的机体免疫反应,进而损伤肝细胞。免疫球蛋白作为一种致敏性浆细胞形成的抗体活性较强的血浆球蛋白,会在损伤患者肝细胞后,提高其体内免疫球蛋白水平,免疫球蛋白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机体急慢性感染抵御作用,能够最大限度避免自身免疫疾病诱发的损害[3]。慢乙肝肝衰竭的潜在诱发原因包括:第一,肝脏枯否氏细胞发生功能障碍,异物或自身抗原得不到及时处理和清除,受到不同程度乙型肝炎病毒的影响,患者体内肝细胞会受到一定损伤,进而提高其免疫球蛋白水平。第二,自身抗原或是体内病毒的长时间持续影响,机体多克隆B淋巴细胞受到激活,进而诱发多种抗体。第三,肝细胞坏死产物会形成明显的非特异性佐剂作用,进而增加球蛋白。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慢乙肝肝衰竭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改变,慢乙肝肝衰竭患者的IgG、IgA和IgM等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且随着患者病情的恶化,上述各项指标值均会明显上升,因而可将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作为反映和诊断慢乙肝该衰竭的主要依据。

[1]覃小梅,谭晓明,秦玉兰. 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9):702-703.

[2]岳喜红,吕红蕾,王军.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7):207-208.

[3]梁兴东,容元,韦廷安. 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在乙型肝炎诊治中的临床应用[J]. 临床医学工程,2012,19(7): 1072-1073.

R512.62

B

1674-9308(2014)05-0091-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4.05.058

猜你喜欢

乙肝肝细胞乙型肝炎
肝脏脾植入误诊为肝细胞癌1例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锌指蛋白与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二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
76例妊娠合并乙肝的护理分析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