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对膀胱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4-02-05张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膀胱癌膀胱我院

张敏

吉林省辽源矿业集团公司总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综合护理干预对膀胱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张敏

吉林省辽源矿业集团公司总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膀胱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25例。分别给予A组患者常规护理,B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卧床时间及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对比,B组患者所用时间更短,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定,B组患者生存质量所得分值最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膀胱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

综合护理干预;膀胱癌;生存质量

更加注重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是临床医学的最终目的[1]。我院通过对25例膀胱癌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例患者均来自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25例。其中A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53~85岁,平均年龄(58.11±2.45)岁。B组男16例,女9例,年龄51~84岁,平均(58.15±2.48)岁。所有患者在性别、年龄等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给予A组患者常规护理,即给予患者各种引流管常规护理、疼痛护理等,同时加强体温等常规检测,做好卫生护理,避免患者出现感染等。在A组患者基础之上,给予B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包括认识干预、心理干预、康复护理干预、并发症预防护理以及出院指导。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进行统计与观察,并评定对比两组患者生存质量[2]。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表示,采用t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用χ2对组间比较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A组患者卧床时间为(10.11±1.91)天,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63.82±4.23)小时;B组患者卧床时间为(7.18±4.86)天,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31.93±5.84)小时。两组对比,B组患者所用时间更短,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对比

对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定,其中A组患者躯体功能(65.22±10.63)分,心理功能(60.91±12.76)分,社会功能(55.67±15.91)分,生活质量总分为(63.90±11.32)分;B组患者躯体功能(68.89±13.51)分,心理功能(7 1.2 3±1 5.2 8)分,社会功能(73.93±14.37)分,生活质量总分为(73.56±10.29)分。两组对比,B组患者生存质量所得分值最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因膀胱癌患者手术过程中受麻醉药物的影响,导致患者往往出现肠麻痹、反射性肠道血管痉挛等现象,特别是留置导管较多,切口疼痛等,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3]。综合护理干预主要以改善患者身心状态为护理工作的重心,对患者提供全程化、全面化、系统化护理,达到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目的。

我院对患者实施的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认知干预。建立患者个人档案,根据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科学评估,根据患者理解能力、文化水平等制定健康教育内容。使患者理解尿流改道、肠道准备等基础知识,加强患者自我护理意识,定时进行健康教育,对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解答。(2)心理干预。针对患者不同的性格特点给予细致耐心的讲解,包括手术类型、手术方式、手术医师,使患者充分放松心情。术后患者担心病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各种管道影响患者的舒适程度、疼痛等都大大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以高度的责任心理解、关心患者,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就医环境,并给予患者及其家属充分的鼓励,细致、耐心地讲解术后相关康复知识,提高患者自信心,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3)康复护理干预。患者病情稳定后,可引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①平均每小时进行4次腹式呼吸,并定时进行腹部按摩,患者取半卧位,按摩者双手并拢,在患者脐部周围进行按摩,由轻到重顺时针进行,每天10分钟。②协助患者进行肢体运动,上肢抬高并外展,下肢伸直并抬高,小腿向大腿屈曲,大腿向腹部屈曲,每次10遍,每天三次。③膀胱功能锻炼。尽早对患者展开提肛训练,充分锻炼盆底肌肉,减轻术后尿失禁的发生率。在拔尿管的前3天夹闭尿管,定期排尿,锻炼膀胱的反射功能。拔管后指导患者定时排尿,最初可0.5~1 h排尿 1次,逐渐增加到每2~3 h排尿1次,夜间避免憋尿,防止引起尿失禁。建议患者排尿时按摩腹部或取蹲位,减少残余尿量。(4)并发症预防护理。便后及尿袋更换后,用温水对其进行清洗。但应禁止使用消毒液,以避免对患者皮肤造成刺激。对于出现水肿的患者,可用50%硫酸镁以及纯甘油对其进行湿敷。对于出现灰白色或暗紫的患者,应及时进行诊治。(5)出院指导。指导患者练习控制新膀胱的能力及增强外括约肌的功能,以便尽早恢复新膀胱的可控力。如:定时排尿,3~4 h排尿1次。排尿时可用手按下腹增加腹压,尽可能排空膀胱。指导患者大量饮水,每日2 000~3 000 ml,以增加尿量,更好地起到内冲洗膀胱的作用。建议患者术后定期复查,如膀胱尿道镜、B超等,如发现尿液引流不畅、血尿、腰腹部疼痛等应及时来院就诊。

通过对25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明显优于未实施护理干预的患者。综上可知,综合护理干预对膀胱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深远,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1]史新莉,沈建强. 综合护理干预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7):113-114.

[2]刘巍. 综合护理干预对全膀胱切除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0,6(34):186-187.

[3]邹英,王淑霞,夏拥军.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升医院护理服务文化[J]. 继续医学教育,2012,25(5):1-3.

R473.6

B

1674-9308(2014)05-0066-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4.05.041

猜你喜欢

膀胱癌膀胱我院
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术在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Analysis of compatibility rules and mechanis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bladder cancer
膀胱镜的功与过
优质护理在预防全膀胱切除术回肠代膀胱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观察
膀胱癌患者手术后症状簇的聚类分析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FHIT和PCN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