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骨折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及手术护理干预

2014-02-05周庆华邵小兰何成李园园崔秀宏冯小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手术室心血管下肢

周庆华 邵小兰 何成 李园园 崔秀宏 冯小梅

东台市人民医院手术室,江苏 东台 224200

老年骨折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及手术护理干预

周庆华▲邵小兰 何成 李园园 崔秀宏 冯小梅

东台市人民医院手术室,江苏 东台 224200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越来越多,此类患者术后并发症多,死亡率高。通过对患者心血管系统、肺部、下肢静脉血栓、骨水泥综合征、麻醉及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等并发症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护理,可以有效预防老年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老年患者术后的死亡率,提高手术成功率,获得最大程度的康复。

老年骨折;并发症;手术护理;干预

随着老年化社会的到来,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越来越多。由于此类疾病有多发于老年、死亡率高、不愈合率高、费用高等特点[1],世界各国对此类疾病的研究越来越多,老年患者围术期问题也成为我国临床研究的重点。有学者的研究表明:老年患者的心、肺、脑等重要脏器的储备能力降低,耐受并发症的能力也明显降低,在承受手术打击后,一旦出现并发症,死亡的风险将大大增加,死亡率可达到有并发症患者的50%,因此预防这一系列的并发症就是提高老年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关键[2]。对于手术室来说,如何对此类患者进行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护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现在我们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手术的老年骨折患者(取内固定术除外)进行的手术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手术的老年骨折患者67例,男性44例,女性 23例,年龄60~95岁,平均71岁,其中行全髋关节置换术19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0例,股骨颈空心钉内固定16例,粗隆间骨折加压钉内固定15例,脊柱内固定7例,麻醉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31例,硬膜外麻醉36例。

2 手术室针对性护理

2.1 针对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预防

术前手术室护士通过查看病历,与管床医生、责任护士交流,了解患者所患慢性疾病进行患者心脏风险评估,在访视的过程中进一步指导患者遵医嘱坚持服用降压药、心血管药物,手术日晨服药用小口水送服,防止术中呕吐,阿司匹林、甾体抗炎药、激素类药物遵医嘱停药,使患者和家属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重要性,并积极配合,术前、术中、术后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Goldman等认为:不同手术部位和手术类型对围术期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手术时间、失血量、体液重新分配及手术操作等因素的作用[3]。因此,术中手术室护士应娴熟配合,避免不必要的耽搁,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密切观察失血量,及时调整补液速度,及时输血,避免有效循环血量受到影响,调节好室温,做好患者局部的保暖工作,避免冷刺激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2.2 针对肺部并发症的预防

告知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严重性,嘱行清洁卫生更换衣物及皮肤准备时避免着凉;对于吸烟的患者告知吸烟的危害,劝其禁烟;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指导练习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排痰;对于有急性呼吸道感染者协助医生劝其推迟手术,待感染控制后再行手术;术中注意保暖,维持手术间温度在24℃~25℃,避免不必要的暴露患者,严格执行术前术中抗生素医嘱;术后指导患者早期活动,指导家属协助患者有效咳嗽排痰。

2.3 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

静脉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是造成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4],骨科大手术可造成这三大因素的同时存在,如不采取预防措施,术后患者容易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其高发期是术后12~24小时,药物预防时间窗不好掌握,出血的风险和获益难以权衡,术前术中术后的物理预防就成了比较好的选择[5]。术前劝导患者及家属戒烟;尽量避免下肢静脉穿刺,避免反复穿刺;术中每小时将患者足踝行屈伸和环转运动一次,每两小时按摩下肢比目鱼肌和腓肠肌一次,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督促患者行深呼吸,增加膈肌运动,促进血液回流;熟练配合,尽量缩短手术时间;维持有效循环血量,避免脱水,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术后指导早期床上主动或被动运动,避免血流缓慢,指导低脂高纤维素易消化饮食,避免血液粘稠度增加,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腹压升高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2.4 骨水泥反应综合征的预防

高龄或严重骨质疏松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时常需使用骨水泥固定假体,相关研究表明严重骨水泥反应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极高[6]。术中洗手护士每次更换、传递髓腔铰刀和髓腔锉时要提醒医生型号尺寸,避免髓腔压力过高,同时防止过度扩髓,降低骨水泥使用的概率;洗手护士协助调制骨水泥,配合医生在水泥面团期使用,减少骨水泥吸收产生的细胞毒性作用;巡回护士在使用骨水泥前补足血容量,使用骨水泥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协助麻醉师维持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的稳定。

2.5 麻醉相关并发症的预防

椎管内阻滞麻醉常见并发症有呼吸抑制和低血压,要注意观察氧饱和度,肢端皮肤色泽;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循环系统反应比较明显,注意观察有无缺氧、呛咳、屏气等症状;吸入麻醉苏醒期易发生躁动,要注意安全。

2.6 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预防

ISPOCD调查表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与糖尿病、高血压、手术和麻醉、围术期生理变化,包括术中低氧血症、低血压、大量出血、输血、过度通气、术后感染等因素有关,手术室护士在术前术中术后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护理,给予安慰支持和照顾,密切配合手术的进行,协助麻醉,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麻醉用药,维持循环稳定,使用木糖醇,避免输入葡萄糖,必要时监测血糖。

3 结果

本组经过手术室护士实施针对性的全面护理,全部安然度过了手术期,术后未发生一例严重心血管并发症,肺部感染2例,无下肢静脉血栓和骨水泥综合征的发生,1例患者术后有抑郁倾向。

4 小结

手术室有针对性的全面护理可以有效预防老年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老年患者术后的死亡率,提高手术成功率,获得最大程度的康复。

[1]程继武,肖德明. 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预测[J].中国骨肿瘤骨病,2004,3(1):13-17.

[2]曹光磊,沈惠良. 老年骨科患者术前并存病与围手术期内术后严重结局相关性分析(附201例报告)[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3):188-190.

[3]周玉坤. 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风险因素分析[J].贵州医药,2010,34(8):732-734.

[4]吴在德,吴肇汉. 外科学[M]. 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617.

[5]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 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指南(草案)[J].中华矫形外科杂志,2009,17(2):118-119.

[6]刘尚礼,陈燕涛. 人工关节置换术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严重骨水泥反应综合征[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29(7):1-3.

R473.6

B

1674-9308(2014)05-0065-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4.05.040

▲通讯作者:周庆华,E-mail:yca5232811@163.com

猜你喜欢

手术室心血管下肢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