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2014-02-05吴小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表面活性综合征新生儿

吴小君

鄂尔多斯中心医院儿科,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吴小君

鄂尔多斯中心医院儿科,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目的探讨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应用经鼻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8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组中,显效患者13例,有效患者25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中,显效患者11例,有效患者17例,总有效率70.0%。在患者PaO2、PaO2/FiO2比较上,对照组患者显著低于研究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aCO2方面,对照组患者数值显著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肺表面物质配合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显著。

肺表面活性物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往往会出现发育不完善的情况,这就使得其肺表面活性物质含量的严重缺乏从而导致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其典型临床表现为紫绀、呼吸苦难、三凹征、呼吸衰竭等[1],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8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资料,探讨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应用经鼻气道正压(NCPAP)的临床价值,现报道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8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临床资料,将8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男性患儿45例,女性患儿35例。患儿的胎龄最小的是26周,最大的是38周,平均胎龄为(31.2±0.6)周。两组患儿在临床上出现紫绀、呼吸苦难、呼吸伴有呻吟等症状,患儿在临床表现、性别,以及病情严重程度,体重、年龄等各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早期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联合NCPAP处理,对照组治疗的方法与观察组相同,但不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处理。

2 结果

研究组中,显效患儿有13例,有效患儿25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中,显效患儿11例,有效患儿17例,总有效率70.0%。在患儿PaO2、PaO2/FiO2比较上,对照组患儿显著低于研究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aCO2方面,对照组患儿数值显著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新生儿的生命安全,是早产儿中病死率最高的[2]。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显著,治疗时先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使肺泡膨胀,注射完后再用球囊加压给氧2~3分钟,使药物在患儿肺内均匀分布,然后拔出气管插管用鼻塞连接NCPAP机持续正压通气,促使固尔苏更好地发挥作用。两种方法联合能使肺泡在吸气相及呼气相维持充足的氧气交换,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患儿肺的氧合能力,改善肺的顺应性,更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当然,护理人员密切注意患儿病情的变化,加强基础护理也是让患儿早日康复的必要条件之一。综上所述,早期联合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和NCPAP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有效方法,能迅速缓解患儿的呼吸窘迫症状,并减少机械通气时间从而降低肺炎发生率,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最后,认真细微的观察和护理也为治疗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1]徐健,黄平,宋冰,等. 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影响的系统评价[J]. 中国急救医学,2012,32(7): 699-702.

[2]何美玲.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J].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2): 330-331.

R722.1

B

1674-9308(2014)05-0055-01

10.3969/J.ISSN.1674-9308.2014.05.033

猜你喜欢

表面活性综合征新生儿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改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方法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影响
表面活性类温拌剂对SBS改性沥青性能影响
Chandler综合征1例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考前综合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
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