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戚广崇从瘀论治男科病验案拾萃

2014-01-22囤荣梁

中国男科学杂志 2014年10期
关键词:乌药男科瘀血

囤荣梁

上海中医药大学岳阳临床医学院(上海 200437)

·传统医学·

戚广崇从瘀论治男科病验案拾萃

囤荣梁

上海中医药大学岳阳临床医学院(上海 200437)

戚广崇老师从事中医男科临床工作近4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不少男科疾病有着独到的见解。对男科病的诊断治疗上强调辨病、辨因、辨证,以疗效为取舍。

笔者有幸作为戚广崇老师的学生,随其临床侍学2年来,受益匪浅,总结认为戚广崇老师善于从活血化瘀入手治疗男科病,特将其“从瘀论治”的经验及案例浅述于下,以饷同道。

一、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增生在中国传统医学属于“精癃”范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年六十气大衰,九窍不利”。年老阳气虚弱,气化失司,发而为癃。气衰则无力鼓动血脉运行,而至血瘀,血块阻于尿道则发而为闭。因此吾师戚广崇认为此病本在肾虚、标在血瘀,治疗应以益气温阳、活血化瘀为主,如癃闭症状明显,则以“急则治其标”为原则,先通其瘀滞,利其小便,而后补其本虚。

经典病例1

陈某某,男,68岁。初诊:2010年12月5日,患者患前列腺增生近10年,初以夜尿频繁,一夜4~6次为苦,继之更加频繁,甚至余沥不尽,两月前因事外出,车旅途中意欲小便,司机以不便停车为由拒绝停车,患者痛苦坚忍,到目的地欲小便而不得解,出现尿潴留现象,急送医院诊治,当地医院行导尿管导尿。患者因病途返上海,然拔除导尿管,尿潴留症状复现,屡拔屡尿闭,小腹胀滞不舒,患者痛苦不堪,遂来吾师处就诊,尿常规检查示:白细胞50~60/HP,患者苔薄黄腻,舌质偏红,脉弦细。证属瘀血阻滞下焦,膀胱气化失司,瘀久有化热之势,治拟活血化瘀,清热通络。方用通精煎加减:参三七4g(冲服),丹参20g,三棱10g,莪术15g,川牛膝10g,当归尾15g,柴胡10g,桃仁10g,红花10g,生牡蛎30g,台乌药10g,泽兰10g,车前草30g,白花蛇舌草30g,大枣30g,甘草3g,7帖,水煎温服,早晚各一次,一日一剂。

二诊:服上方4d,拔除导尿管,小便稍有畅快,1周后复诊称未再留置导尿,舌苔薄白腻,舌淡红,脉细,上方去车前草,台乌药,加黄芪30g,续服1周。

三诊:自觉小腹胀滞消失,小便畅快,夜尿1~2次。舌苔薄白稍腻,舌淡红,脉细,原方去桃仁、红花、泽兰、白花蛇舌草、甘草,加仙灵脾15g、淡苁蓉10g、制首乌10g,处方2周,另以桂附地黄丸每次8粒,一日三次吞服。

四诊:服上方两周,夜尿1次,偶有数日不需起夜,日间尿频症状十去其八,舌苔薄白腻,舌淡红,脉细,上方去柴胡、泽兰,加枸杞子10g续服。患者至今长服桂附地黄丸,汤剂隔日服用,随访两年诸症均消。

二、慢性附睾炎合并不育

慢性附睾炎在中医属于“子痈”范畴,《华佗神医秘传》曰“子痈者谓肾子作痛,溃烂成脓,不急治愈,有妨生命”。此为急性附睾炎论述。戚广崇老师认为慢性附睾炎起初多由湿热下注,肝气郁结,睾丸外伤等因素导致。本病病久延绵,湿热熏蒸或郁久化热,耗伤精血,易使瘀血内阻,这也是慢性附睾炎导致不育的原因。吾师主张本病当以活血化瘀、通络生精为治。

经典病例2

赵某某,男,32岁,初诊:2010年4月15日,患者6年前曾患急性附睾炎,经西医注射抗生素等治疗,附睾肿大疼痛症状好转,但附睾仍有下坠伴胀滞不舒之感,时而延及腹股沟。局部有硬结,约1.3cm ×1.5cm大小,表面有小结节。结婚5年未育,在外院数次检查精液均提示精液活动率低,白细胞多,近期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CASA)示:精液量2.5mL,精子计数26×106/mL,活动率23%,A级精子2%,B级精子5%,畸形率73%,白细胞12~16/HP。舌苔薄黄腻,舌质黯红,脉弦细,证属湿热下注,精宫久熏,瘀血内阻,精行不畅。治拟活血化瘀,通络生精。处方:丹参20克,莪术15g,川牛膝10g,当归尾10g,参三七粉4g(冲服),柴胡10g,桃仁10g,红花10g,炙黄芪30g,生牡蛎30克(先煎),小茴香10g,乌药10g,青陈皮各10g,川楝子10g,大枣20g,14帖,水煎温服,早晚各一次,一日一剂。

二诊:服用两周自觉睾丸下坠胀滞等症好转,苔脉如前,上方去青陈皮、川楝子,加制香附10g,仙灵脾15g,淡苁蓉10g,14帖。

三诊:睾丸下坠胀痛诸症十去其七八,复查精液示:精液量3mL,精子计数45×106/mL,活动率46%,A级精子15%,B级精子22%,畸形率60%,白细胞6~8/HP。上方去桃仁、红花、乌药,加制首乌10g,枸杞子10g,制黄精10g,续服月余。

四诊:复查精液示:精液量3mL,精子计数62× 106/mL,活动率52%,A级精子27%,B级精子28%,畸形率42%,白细胞2~4/HP。上方去乌药、生牡蛎,加菟丝子10g、潼蒺藜10g,上方加减服用了两月余,女方怀孕,后生育一男孩。

三、精囊炎

精囊炎在中医多归于“血精”范畴,《诸病源候论•虚劳精血出候》曰:“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虚劳则生七伤六极,气血俱损,肾家偏虚,不能藏精,故精血俱出也。”此句道出了本病的病机,戚广崇老师临床总结此病,认为现代人以实证居多,因虚劳而致病者甚少。特别是对于长期服用寒凉止血药物效果不佳的慢性精囊炎患者,吾师主张通因通用,以活血化瘀为大法,俾瘀血去,则血自归经。

经典病例3

万某某,男,35岁,初诊:2009年11月24日,患者血精史3年余,时感会阴部胀滞不舒,有时延及少腹两侧。曾用西药抗生素、止血药及中药滋阴泻火止血等治疗未效。精液分析呈暗红色,红细胞满视野,B超及CT显示精囊炎。舌质黯红,舌苔薄腻,边有瘀斑,脉细,宜通因通用,活血化瘀以止血。处方通精煎加减:参三七粉4g(冲服),丹参20g,三棱10g,莪术15g,川牛膝10g,当归尾10g,柴胡10g,桃仁10g,红花10g,炙黄芪30g,小茴香10g,乌药10g,橘叶核各10g,大枣20g,7帖,水煎温服,早晚各一次,一日一剂。

二诊:服用上方后精液颜色自觉转淡,会阴部及少腹两侧胀滞不舒亦有好转,苔脉如前,上方去柴胡、乌药,加甘草3g续服7帖。

三诊:精液颜色愈淡,会阴部及少腹两侧胀滞不舒基本消失。舌苔薄白,舌质黯红,舌边瘀斑也稍减淡,上方去橘叶核,续服两周。

四诊:精液已呈灰白色,患者要求查精液分析,提示精液红细胞偶见,再以上方加减续服两周。

五诊:精液颜色仍为灰白色,再以血府逐瘀胶囊续服1月,观测年余未再复发。

四、慢性前列腺炎

慢性前列腺炎属于“精浊”、“淋浊”范围,戚广崇老师认为此病多因肝气郁结、寒湿或湿热凝滞肝脉,病久及肾所致。治疗当以清利湿热、疏肝理气为主,然则此病大多发病缓慢、病情缠绵、且反复发作。有些患者虽无血瘀之象,但因“久病入络”、“久病必瘀”,戚广崇老师强调在清利湿热或疏肝理气的同时重用活血化瘀药,使瘀血去、脉络通,湿热等附着之邪才得以有出路。

经典案例 4

刘某某,男,54岁,初诊:2012年6月15日,会阴部坠胀不舒,疲劳后加剧,至今已半年。当地医院前列腺液等检查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情绪不宁,最近4个月因工作不顺夜寐欠安,时易早醒,经当地医院诊治效果不显,遂邀吾师诊治。苔薄白腻,根厚腻,舌淡红,脉弦细。拟活血化瘀,疏肝理气,养心安神。自拟方:柴胡10克,枳壳10g,郁金10g,乌药10g,全当归10g,川芎10g,小茴香10g,赤白芍各15g,仙灵脾15g,肉苁蓉10g,三七粉4克(冲服),橘叶核各10g,菟丝子10g,夜交藤10g,五味子5g,炙甘草3g,淮小麦30g,大枣20g,水煎温服,早晚各一次,一日一剂。

用药半月后来电,诸症均减,嘱原方再服月余,健如常人,上述症状消失。

五、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症

精索静脉曲张归于中医“筋瘤”、“偏坠”或“筋疝”等范畴,是导致男子不育的主要病因之一。西医对此用手术治疗,患者多心存疑虑。《灵枢》记载了“有所疾前筋,筋曲不得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为筋瘤”。戚广崇老师认为精索静脉曲张致不育多因患者先天禀赋不足,脉络畸形,以致血行不畅,瘀血积聚,旧血不去,新血难来,外肾(睾丸)失养,生精不足甚至不能生精,故致不育[1]。正如薛立斋云:“血者,水谷之精气,和调五脏,洒陈六腑,在男子则化为精”。所以戚广崇老师提出对于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的治疗当以活血化瘀为大法,在此基础上参照四诊情况再行辨证加药。因为血行瘀去,外肾(睾丸)得以营养,血转化为精,则生育有望[2]。

经典案例 5

周某,男,51岁,初诊:2010年11月23日,结婚8年余,女方在初婚时曾怀孕,后因故人工流产,至今7年余未孕。女方各方面检测正常,男方在他院多次检查,精液活率低于30%,曾建议手术治疗,患者拒,后以补肾温阳药治疗多时未见疗效,故至吾师处就诊。行外生殖器检查发现左侧中度精索静脉曲张,精液支原体、衣原体、抗精子抗体检查阴性,性激素五项均在正常范围。舌淡红,苔薄腻,脉细。王清任云:“青筋暴露非筋也,现于皮肤者血管也,血管青者,内有瘀血也”,遂拟活血通络、化瘀通精,予通精煎加味:参三七粉4g(冲服),丹参20g,三棱10g,莪术15g,川牛膝10g,当归尾10g,柴胡10g,桃仁10g,红花10g,仙灵脾15g,苁蓉10g,枸杞子10g,水煎温服,早晚各一次,一日一剂。

持续服用到2011年1月12日发现面部皮肤患有扁平疣,遂在处方中加生熟米仁各15g,白花蛇舌草30g,牡丹皮10g,服至2月下旬女方怀孕,十月怀胎生育一健康男孩。

六、小结

戚广崇老师推崇辨证论治,但不拘泥于此,主张辨病、辨因、辨证治疗男科疾病。且在治疗上善用活血化瘀方法,他认为一般的非急性期男科疾病,如不育症、精索静脉曲张、慢性附睾炎、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等病程持久的慢性疾病,特别是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温阳补肾药物治疗无效者,应考虑从活血化瘀入手。

据卫生部调查,70%的中成药处方是由西医医师开具的,由于西医一般不熟悉辨证论治,大多对不育症、性功能障碍疾病等均采用补肾温阳的中成药治疗,往往久治不愈,实质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瘀血阻滞所致。“从瘀论证”治疗男科病在经络学说、脏腑气血辨证有充足的理论基础,瘀血是男科病中是最常见的病理因素,如患者出现局部刺痛、结节、疼痛拒按、皮肤紫斑、青筋暴露、舌质黯、舌下脉络青紫、脉细涩等均属血瘀的辨证范畴。但是“从瘀论治”男科疾病往往不局限于此,戚师认为大多数男科疾病多迁延慢性、病程持久,根据“久病入络”、“久病必瘀”的理论,一些男性患者即使没有血瘀的证候表现,如久病而屡药不效者亦可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进行治疗。正如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所言:“气血通络,何患不除”。男性生殖器为人体之前侧末端,血脉于此易瘀积不畅,加之现代人久坐的生活习惯更加剧了瘀血的形成。现代研究也发现活血中药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管微循环、改善血液流变性、减轻渗出及炎症反应、促进吞噬细胞功能、促进炎症局限化和吸收以及促进增生的结缔组织转化吸收等作用。当然男科临证用药应灵活机动,切不可为追求“师法仲景”或“效法清任”而一味过分使用活血化瘀的药物。

致谢:本课题由上海市高级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项目(项目编号ZYSNXD012-RC-ZXY013);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院级重点专病(21.03.27.06)资助。

中医男科病; 从瘀论治; 名医验案;戚广崇

1 戚广崇编著. 实用中医男科手册. 上海: 知识出版社, 1995: 249-254

2 戚广崇. 男子不育症证治笔谈. 中医杂志 1989; 30(l): 1-3

(2014-05-29收稿)

10.3969/j.issn.1008-0848.2014.10.015

R 277.5

猜你喜欢

乌药男科瘀血
不同教学模式在中医泌尿男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和思考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加味乌药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世界中联男科专委会第十二届年学术会召开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乌药温肾散寒行气
瘀血被清除掉,身体会有什么变化?
不同产地乌药质量的评价
为男性健康保驾护航的男科“三部曲”
有一种口渴和瘀血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