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具实际效应的课堂互动

2014-01-21徐银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全班月饼解题

徐银

课堂互动的多与少,是衡量一堂课教学优劣的标志吗?从根本上说,课堂教学优劣与否,在于课堂互动的有效性。下面,我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浅谈最具实际效应的几种课堂互动策略。

一、师生互动的有效配置

案例1:为什么铅笔不一样多?(“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断)

师(出示两盒铅笔):同学们注意,这里有两盒铅笔,谁能从每盒铅笔中拿出整盒的■铅笔?(学生跃跃欲试,纷纷举手)

师:请××同学和×××同学上来分别拿出一盒铅笔的■。(两名学生分别走上前,准备拿出一盒铅笔的■)

师:大家注意看明白。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走到某小组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呢?

生:他们拿铅笔的枝数不一样,一个拿3枝,一个拿4枝。

师:这是为什么呢?(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

课堂教学过程中,一般都离不开师生互动的三种形式,即师个互动、师班互动、师组互动。而在不少教师的教学中,往往不讲究三种互动形式的有益选择与合理配置,难免会影响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如上述案例,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恰当选用师个互动、师班互动、师组互动等形式,较好地调动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提高了互动的有效性。下面,谈谈师生互动的三种形式。

(1)师个互动,即教师行为指向学生个体的师生互动,表现为提问与应答、设疑与反应、评价与反馈、个别辅导与直接接触等。在高年级数学课上,师个互动占全部互动时间的70%左右。

(2)师班互动,即教师行为指向全班学生群体的师生互动。学生此时认为自己对教师的反应是群体反应的一部分,而不是区别于他人的独立个体行为。这种互动常见于预习检查、尝试练习、例题讲授、巩固训练、总体评价等环节中。目前,一般课堂中的师班互动占全部互动时间的21%左右。

(3)师组互动,即教师行为指向学习小组的互动。这是教师针对学习小组群体而进行的补充讲解、特例辅导、专项评价等。调查显示,在新课程理念体现得较好的课堂教学中,师组互动只占全部互动时间的9%左右。

实践表明:在高年级数学课堂中,应以师个互动为主,以师班互动为辅,以师组互动为补充,这样的互动配置既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及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又兼顾群体的激励及学习有效性的提高。反之,在高年级数学课堂中,如果师班互动过多过滥,学生就会对教师的提问“一呼百应”,长此以往,必然产生“南郭先生吹竽”的现象;如果师个互动充斥整个课堂,什么问题的思考、讨论都由学生“明星”与老师对话“表演”,长此以往,必然产生多极分化现象等弊端。因此,师生互动的合理配置既是成功互动的重要策略之一,也是一堂课是否精彩的显著标志。

那么,课堂教学中,三种师生互动的配置比例如何把握呢?具体落实到课时中,各种互动的形式应该是不唯一的。一般而言,在低年级课堂上,师班互动以65%左右为宜,相当于每隔几分钟就有一次师班互动,适合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情绪需不断刺激的实际;在中年级课堂上,师班互动以35~40%为宜;在高年级课堂上,师班互动以25~28%为宜。这样课堂上就有较多的时间用于师个互动,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解题过程的引导及深入剖解,使思维训练得到较好的落实。从本质上讲,因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所以师生互动的配置应该有利于拓展思维空间和深化思维层次,这样才能获得高质量的教学互动。

二、生生互动的有效技能

案例2.你能证明■×■=■吗?(“分数乘法”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能用办法来说明■×■=■吗?(学生讨论交流)

生1(边演示边讲解):我是用折纸的方法验证的。先把一张纸对折,平均分成2份,再对折两次,这样平均分成了8份,其中一份就是■。

生2(边画边说):我是用画图的方法来说明的。

生3:我是化成小数计算的。

师:我想提示一点,其他同学应该专心地看其中一种方法,而不要东张西望。有疑问的可以提出来,主动参与探讨,一同操作。

……

上述案例说明,本应由学生之间互动就能完成的任务,由于学生缺少必要的互动技能而中途发生了波折,后来又因为教师的及时发现和介入,才构建了生生互动的顺利通道。这里给予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学生拥有良好的互动技能是参与课堂互动学习的重要基础。而学生互动技能的形成,往往需要教师进行有意的培养和有机的渗透。具体包括以下训练途径:

(1)让所有学生相信,生生互动是有具体办法和技巧的,不管你的学习成绩如何,都能掌握它,有所收获。

(2)训练可以分步进行,先学一种技能,再逐步扩大和提高,不要期望同时学会所有的技能。

(3)尽量在实践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将互动项目与学习任务结合起来,创设实践的机会和情境。

(4)互动技能的形成靠日积月累,是一个反复、逐步深入的过程。同时,要及时反馈训练的情况,这是一个激励和矫正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实践中,我结合高年级数学课堂的具体情况,主要从以下八方面提出参与互动的操作要求:①倾听。专心倾听别人的发言,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考虑别人说的是否正确,是否找到正确的解答思路;不随便插话打断,有意见也要耐心听完后再提出;有疑问,需请对方解释说明,要有礼貌,用“是否请您”等商讨语言;学会站在对方立场考虑问题,同时善于对照自己的想法,确定新的解题思路。②说明。先思考后再发言,不信口开河,可写提纲;发言围绕讨论题,不东拉西扯;谈看法要从书中找根据、说理由、讲算理;别人提出疑问,要针对问题耐心解释。③求助。遇到解题中的困难,要向同学清楚地表达需要什么帮助,态度要虚心,注意力集中,及时做出反应;接受帮助后,要诚恳地表示自己已经领会了什么,并表示感谢。④反思。虚心考虑别人的意见,取人之长,完善自己的不足,增强解题能力;勇于公开承认自己的偏见或错误,乐意肯定、夸赞与自己不同的正确意见和做法。⑤自控。要兼顾他人,不能一人独占许多时间和机会;要服从安排,有序发言,声音要清晰、明朗;服从多数人意见,个人意见可保留,适当时去请教老师或与同学交流。⑥帮助。理解别人的学习困难,主动、热情、耐心地给予恰当的帮助,不伤害同学的自尊心;理解别人的解题过程,耐心说清知识点和解题思路,边引领边等待。⑦支持。对别人的正确意见,以举手、点头、微笑表示赞同,可说“我完全赞同××同学的意见”;对别人的高明见解,以点头、拍掌表示赞赏,可说“太棒了”“真佩服”等评价语。⑧说服。敢于提出优于别人的大胆设想,要以事实说服人;敢于说出与他人不同的意见,态度要婉转、诚恳,不嘲笑、不攻击他人;敢于肯定对方正确的一面,再批评错误的一面,以理服人。endprint

三、全体互动的有效选择

案例3:“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断

为了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分数是因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教师在导入时让全体学生展开互动,首先找出各种各样的实例,如夏天切西瓜、秋天吃橘子、分月饼等。于是,课堂上学生对分月饼的现场操作和吃月饼的过程兴趣高涨,前后花了8分钟才勉强收场,导致课上时间安排前松后紧,教学任务没完成好。

上述案例选自一堂公开课,显然,这是一次非常“热闹”的全班互动。值得肯定的是,教师的教学观念符合新课程理念,将学生分月饼作为互动的素材,然而互动内容的选择是多样化的。如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只要用语言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思维的支撑,而没有必要追求表层的分月饼操作,淡化了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可以想象,假如没有那么多人听课,这样的互动不知要花多长时间,要乱到什么程度。由此,反思我自己的平时教学,也安排过一些全班性的互动,为什么有时成功,有时较为混乱呢?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是否从实际出发对互动内容进行精心选择。

全班性的互动是各种动态因素的多维立体合作,课堂信息交流网络上体现出纵横交错的互动特征,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互动的内容和时机。数学课上的互动,从启动到收场不是简单的过程,所以教师不要轻易发出互动的指令。互动内容要精心选择,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双基”现实,以挑战学生的智慧、有效引发学生的积极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目的,既考虑互动的必要性,又考虑互动的可能性,而不是图形式、赶热闹。以下内容比较适合开展全体互动:①学生思考容易出现困难时,包括中等水平的学生也觉得无法顺利完成的问题或习题;②某些容易引起分歧的思路、方法;③某些知识涉及面广,需要集体讨论解决的问题;④需要广开思路,寻求多种解法的开放题。如苏教版数学教材中有关的实践活动和各种平面、立体的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及简单的统计等,都可以作为全体互动的内容。

此外,一般性的计算题、文字题、应用题就没有开展互动的必要。如“笔算多位数乘法”等直接性习题,完全没有必要进行集体互动,而有必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计算,通过类比分析,实现知识迁移,然后让学生适当汇报自己的感悟,培养他们独立运算的能力。如果用全班性的互动来解题的话,反而浮多实少、时多效少,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因此,有效把握互动内容,具有多种积极的意义。

(责编 蓝 天)endprint

三、全体互动的有效选择

案例3:“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断

为了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分数是因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教师在导入时让全体学生展开互动,首先找出各种各样的实例,如夏天切西瓜、秋天吃橘子、分月饼等。于是,课堂上学生对分月饼的现场操作和吃月饼的过程兴趣高涨,前后花了8分钟才勉强收场,导致课上时间安排前松后紧,教学任务没完成好。

上述案例选自一堂公开课,显然,这是一次非常“热闹”的全班互动。值得肯定的是,教师的教学观念符合新课程理念,将学生分月饼作为互动的素材,然而互动内容的选择是多样化的。如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只要用语言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思维的支撑,而没有必要追求表层的分月饼操作,淡化了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可以想象,假如没有那么多人听课,这样的互动不知要花多长时间,要乱到什么程度。由此,反思我自己的平时教学,也安排过一些全班性的互动,为什么有时成功,有时较为混乱呢?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是否从实际出发对互动内容进行精心选择。

全班性的互动是各种动态因素的多维立体合作,课堂信息交流网络上体现出纵横交错的互动特征,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互动的内容和时机。数学课上的互动,从启动到收场不是简单的过程,所以教师不要轻易发出互动的指令。互动内容要精心选择,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双基”现实,以挑战学生的智慧、有效引发学生的积极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目的,既考虑互动的必要性,又考虑互动的可能性,而不是图形式、赶热闹。以下内容比较适合开展全体互动:①学生思考容易出现困难时,包括中等水平的学生也觉得无法顺利完成的问题或习题;②某些容易引起分歧的思路、方法;③某些知识涉及面广,需要集体讨论解决的问题;④需要广开思路,寻求多种解法的开放题。如苏教版数学教材中有关的实践活动和各种平面、立体的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及简单的统计等,都可以作为全体互动的内容。

此外,一般性的计算题、文字题、应用题就没有开展互动的必要。如“笔算多位数乘法”等直接性习题,完全没有必要进行集体互动,而有必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计算,通过类比分析,实现知识迁移,然后让学生适当汇报自己的感悟,培养他们独立运算的能力。如果用全班性的互动来解题的话,反而浮多实少、时多效少,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因此,有效把握互动内容,具有多种积极的意义。

(责编 蓝 天)endprint

三、全体互动的有效选择

案例3:“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断

为了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分数是因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教师在导入时让全体学生展开互动,首先找出各种各样的实例,如夏天切西瓜、秋天吃橘子、分月饼等。于是,课堂上学生对分月饼的现场操作和吃月饼的过程兴趣高涨,前后花了8分钟才勉强收场,导致课上时间安排前松后紧,教学任务没完成好。

上述案例选自一堂公开课,显然,这是一次非常“热闹”的全班互动。值得肯定的是,教师的教学观念符合新课程理念,将学生分月饼作为互动的素材,然而互动内容的选择是多样化的。如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只要用语言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思维的支撑,而没有必要追求表层的分月饼操作,淡化了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可以想象,假如没有那么多人听课,这样的互动不知要花多长时间,要乱到什么程度。由此,反思我自己的平时教学,也安排过一些全班性的互动,为什么有时成功,有时较为混乱呢?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是否从实际出发对互动内容进行精心选择。

全班性的互动是各种动态因素的多维立体合作,课堂信息交流网络上体现出纵横交错的互动特征,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互动的内容和时机。数学课上的互动,从启动到收场不是简单的过程,所以教师不要轻易发出互动的指令。互动内容要精心选择,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双基”现实,以挑战学生的智慧、有效引发学生的积极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目的,既考虑互动的必要性,又考虑互动的可能性,而不是图形式、赶热闹。以下内容比较适合开展全体互动:①学生思考容易出现困难时,包括中等水平的学生也觉得无法顺利完成的问题或习题;②某些容易引起分歧的思路、方法;③某些知识涉及面广,需要集体讨论解决的问题;④需要广开思路,寻求多种解法的开放题。如苏教版数学教材中有关的实践活动和各种平面、立体的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及简单的统计等,都可以作为全体互动的内容。

此外,一般性的计算题、文字题、应用题就没有开展互动的必要。如“笔算多位数乘法”等直接性习题,完全没有必要进行集体互动,而有必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计算,通过类比分析,实现知识迁移,然后让学生适当汇报自己的感悟,培养他们独立运算的能力。如果用全班性的互动来解题的话,反而浮多实少、时多效少,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因此,有效把握互动内容,具有多种积极的意义。

(责编 蓝 天)endprint

猜你喜欢

全班月饼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中秋节里吃月饼
原因
用“同样多”解题
月饼
凭什么第一是你的
一起来做月饼吧!
全班都“疯”了
解题勿忘我
月饼你喜欢啥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