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育救助模式的探索与改进

2014-01-06文君彩

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 2013年11期
关键词:改进高校

文君彩

【摘 要】高校教育救助是国家和社会团体为了保障困难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的对大学生思想和物质的帮助。目前我国已初步构建起了以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别困难学生补助、学费减免以及无偿救助等措施为主的高校教育救助体系,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相关教育救助模式帮助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本文通过深入调查,详细分析对高校教育救助模式进行探索,同时提出了对高校救助模式提出了新的想法。

【关键词】高校;救助模式;改进

一、国内现有高校教育救助模式存在的不足

新世纪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一套相互补充、内容丰富的救助政策体系,经过十几年的实践,该系统逐步完善,但仍然不能完全解决困难学生的问题,还需进一步的探索和创新。

2012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教科文司;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财务司和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联合发布了《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文件中提到:目前,国家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包括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师范生免费教育、退役士兵教育资助、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各个高校逐渐拥有了一套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救助模式。尽管如此,目前高校教育救助模式仍然存在以下几点的不足:

1.对困难大学生的确定标准不明确

随着社会的进步,学校对于困难大学生的确定标准也在发生着变化。目前,大多学校都是通过学生本人填写和生源地乡镇民政部门盖章确认的《高等学校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向困难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或励志奖学金。这样就会造成信息来源的不可靠,使得国家对困难学生的资助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此外,高等学校教育救助模式本身区别于资助体系的性质——解决困难学生心理和物质问题。在高等学校救助模式下对困难学生的认定不只停留在经济困难这一个标准上,心理上的困难更是近些年值得各个高校注意的问题。

2.偏重经济支持,缺乏心理援助

目前,各级政府、高校、家庭或其他组织,都把对困难学生援助的重点放在经济支持上,存在明显的“重经济资助、轻精神援助”的倾向,缺乏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关怀和精神援助。很多的贫困大学生自卑,不愿意在同学面前表现出贫穷的样子,仔细分析发现这不仅仅是虚荣心在作怪,而是自尊心的表现。由于贫困大学生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而是依靠打工或者勤工俭学才能维持生存,所以他们不会有更多的时间来交朋友或是培养一种或几种业余爱好。和其他大学生相比,他们比较内向,长时间的压抑会使他们出现心理问题或疾病。

二、高校教育救助模式的改进

为了实现教育的公正公平性、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可以自由、平等地选择和分享各层次公共教育资源。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我国应建立中国特色的合作教育体系应该从国家、学校、社会、和困难学生个人四个方面齐心努力才可以起到应有的效果。通过对重庆交通大学的学生进行调研,现对高校教育救助模式提出一下几点改进的建议:

1.注重心理援助与经济支持相结合

目前,各高等学校对困难学生的经济支持已经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资助体系,将心理援助融入其中是各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在进行对困难学生的心理辅导之前,首先要明确困难学生属于经济困难还是自身心理存在不健康的因素。心理援助有助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找回自信,融入集体;更加能够帮助心理困难学生走出阴影,充实笑容。对于困难学生本身来讲,要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和诚信意识,要把现在一时的困难看做是一种精神的财富。对于学校开展的心理援助,各高校老师需要针对当今大学生对心理辅导老师,心理咨询室等传统心理援助的抵触情绪,探索出全新的心理援助措施,如利用受到大学生欢迎的新型交流工具微博、微信等建立老师与学生之间新的桥梁;在心理辅导中心成立专门的困难学生交流活动,加强学生自我疏导的能力。

2.在学生之间开展新型救助模式

高等学校对困难学生的经济支持全部来自于国家拨款和学校自筹的奖学金、助学金等,开展高校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新型救助模式是对高校教育救助模式新的探索。高校学生之间的新型救助模式不仅有助于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部分生活费用的问题,对丰富大学在校学生的课余生活也有很大的帮助。树立在校大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新格局,对于克服当今独生子女自私自利的现状建立同学之间和睦相处的局面也提供了解决方法。其中,定期举办“二手市场”活动,既可以解决部分大学生由于一时冲动买下的商品或毕业生无法带走的东西,提高物品的使用效率,从行动上支持祖国的环保事业;也可以帮助经济困难学生买到便宜又实用的物品或者取得收入。其次,学校也可以成立专门的机构部门,用以回收高年级同学自愿捐出的用完或是不再使用的书籍,以低价出售或者免费发放的方式提供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3.依据学生所学专业提供勤工助学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现阶段各个高校都提供了形式各异的勤工助学的机会,但工作岗位或是工作时间较短的假期带薪实习或是专业能力要求较低的学杂工作,这些工作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和专业能力提升没有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今后,学校在为困难学生提供勤工助学的工作岗位时应当多考虑该工作是否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能否提高学生的自我脱困能力,要努力为困难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带薪实习工作时间短的问题,建议学校能采取假期工作日上班结合学期中周末兼职的方式,使参加带薪实习的困难学生能得到长期的实践学习专业知识的机会和一个较稳定的收入来源。学校在为困难学生提供工作岗位前,可以先对学生进行了解,再清楚学生的工作意向或是兴趣所在之后,再安排其勤工助学的工作岗位,尽可能的帮助困难学生提高自我脱困的能力,避免贫困的代际传递。

猜你喜欢

改进高校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浅析秦二厂设计基准洪水位提升对联合泵房的影响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