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析

2013-10-15张广珍

淮海医药 2013年6期
关键词:头孢菌素头孢耐药性

张广珍

随着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的增加也成了临床最棘手的问题之一。为了解我院头孢菌素的使用情况和合理性,特对我院2008-2012年来头孢菌素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为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从医院信息系统调出2008-2012年我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数据,包括药品名称、规格、销售金额、数量等。

1.2 方法 DDD值是指为达主要治疗目的用于成人的平均日剂量,本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及《新编药物学》[2]规定的日剂量为准,文献未收载的以药品说明书规定的日剂量为准。用药频度(DDDs)=年消耗该药品量/该药品的DDD,日均费用(DDC)=年消耗该药品总金额/该药的DDDs。

1.3 统计学方法 2008~2012年所应用的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年度用药品种、用药金额、DDDs、DDC采用Excel 2007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头孢菌素类药品种数统计 按药品通用名计算,我院2008~2012年应用31种头孢菌素(其中口服剂8种,注射剂23种),其品种数依次为第3代13种,第2代11种,第1代6种,第4代1种。

2.2 各年度各代头孢菌素的用药金额、DDDs与DDC统计2008~2012年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用药金额(元)、DDDs、DDC及增长率,见表1;各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DDDs比较,见表2;各代头孢菌素的DDC比较,见表3。

表1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用药金额(元)、用药频度和日均费用(元/日)

表2 各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各年度DDDs比较

表3 各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各年度DDC比较

2008-2012年我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量约占全部药品的8% ~14%,呈逐年上升趋势。用药总金额为48 818 377.68 元,总 DDDs为 525 767.57,平均 DDC 值为 92.85 元/日,几乎是文献报道[3]值的两倍。表1显示:DDDs逐年增加,2012年的增幅最大,超过了前三年增幅之和。DDC前四年逐年增加,但增幅逐年下降;2012年DDC比2011年下降,增长率为负值。表2显示:第1代头孢菌素除2009年略有下降外,其余各年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第2代头孢菌素类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2012年增长幅度接近145%。第3代头孢菌素类使用量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为4类头孢菌素使用频率最高的;第4代头孢菌素除2010年增加外,其余各年呈下降的趋势,但下降的幅度不是太大。由表2可见,第3代头孢菌素这5年之内均占第1位,并且逐年上涨。5年来第3代头孢菌素用药总金额为24 118 441.8元,占头孢菌素用药总金额为49.4%;DDDs值为239 617.61,占头孢菌素的45.6%。5年中,第1代头孢菌素DDC呈上升趋势;第2代头孢菌素DDC除2012年下降外,其余各年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第3代头孢菌素DDC各年总体呈上升趋势,2012年与2011年相比略有下降;第4代头孢菌素DDC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在2009年后每年均居第1位。

2.3 各年度口服头孢菌素的用药金额、DDDs比较 2008-2012年度,总体来说,头孢菌素口服制剂用药金额占前三位的有头孢克洛、头孢克肟、头孢羟氨苄。在用药频率方面,头孢克肟始终在口服抗菌药物的首位,而头孢丙烯自2011年来在我院使用以来,用药金额和用药频率增长速度都比较快。见表4。

表4 口服头孢菌素类用药各年度金额(万元)及排序和用药频度(万元)及排序

统计结果显示:2008-2012年度,静脉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总销售金额逐年上升。前三位的有头孢米诺、头孢尼西、头孢西丁。在用药频率方面,排名前3位有头孢唑啉、头孢米诺、头孢哌酮/舒巴坦;其中头孢米诺、头孢尼西、头孢西丁无论是总金额还是用药频率均居前列。

3 讨论

3.1 4代头孢菌素在我院的应用分析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应用广,种类多的抗菌药物,其优点是:广谱,抗菌活性强,过敏反应低,细菌清除率高,毒副作用轻,性质较稳定。5年来,我院第3代头孢菌素DDDs数值一直处于较高水准,其后依次为第2代、第1代和第4代头孢菌素,这说明第3代头孢菌素在我院使用的金额和频率均较高,这与其特点是分不开的,其不仅广谱,抗菌作用强,对G-菌的作用远较第1、2代头孢菌素强,而且对第1、2代头孢菌素耐药的某些菌株也有疗效[3],对绿脓杆菌也有一定的抗菌活性,但是对G+菌的作用稍弱于第1、2代头孢菌素。由此可见,我院医生在选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优先选用二、三线药物。

3.2 4代头孢菌素在我院的用药合理性分析 我院第3代头孢菌素用量5年来都处于高水平,总金额和DDDs均占所使用的头孢菌素类药品的一半。目前头孢菌素大量使用引发了严峻的耐药性问题,有研究表明,G-菌对第3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达到了 41%、42%和27%[4]。因此临床上应注意调整这些药物用药频率,完善临床用药管理模式以减少耐药率。对此,我院已制定了新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实施了利用工号与使用权限相结合的管理方法,其中普通医师可有权限使用一线、二线抗菌药物,包括1代和2代头孢菌素;而3代4代头孢菌素则属于3线药物,只有副主任医师职称以上的医生才有权限使用。另外我院还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联合作用,对联合使用3种或以上抗菌药物的病例,必须有药酶检测报告,经科主任批准并填写《抗菌药物联合使用记录》后,报医务处备案方可使用。同时还强调不允许无针对性的、以广谱抗菌药物及二、三线抗菌药物作为预防用药。

3.3 头孢菌素耐药性与应用的关系 诸多文献表明抗菌药物的使用与细菌耐药存在内在的因果关系,DDDs值越大,细菌耐药性越高[5-6]。抗菌药物尤其是第3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的应用,是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菌发生的危险因素。头孢菌素的使用频率与细菌耐药性呈正相关,在第3代头孢菌素等广谱抗菌药物的选择性压力下可诱导G-菌产生ESBLs、各种G-菌被杀灭、G+菌失去生物拮抗作用而大量生长、耐药的G+菌比例增加[7]。研究发现,产生ESBLs菌株不仅对第3代头孢菌素、青霉素及氨曲南有较高的耐药率(≥90%),而且对氨基苷类、氟喹诺酮类(≥50%)和磺胺类也有较高的交叉耐药性[8]。另外第3代头孢菌素的使用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增加呈正相关,这可能与第3代头孢菌素对G+菌的抗菌作用较弱有关。因此建议我院临床医生应从病原学着手有针对性的使用抗菌药物,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特别是第3代头孢菌素等广谱药物的使用以减少MRSA及其它多重耐药细菌的产生。

3.4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在药物经济学中的意义 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药物经济学的研究与应用是医院药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药学工作者有责任对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及时准确地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我国头孢菌素上市品种多,临床医生认知不全面,易出现滥用,导致耐药性的增长和药物毒副作用增加及患者负担加重,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降低了医疗效率。因此,我院应加强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尤其是是第3代头孢菌素的使用管理,在不影响临床疗效的同时,尽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争取在最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和节约社会的医疗资源。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我院头孢抗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需严格规范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加强用药干预,以减少耐药细菌的出现,努力把我院的临床用药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70-218.

[2]陈新谦,金有豫,汤 光.新编药物学[M].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6-71.

[3]钱晓兰,费逸明.头孢菌素抗菌药物临床运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10(11):1006-1009.

[4]李冬梅,朱建良,林祥伟.革兰氏阴性杆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MIC 范围及耐药性分析[J].微生物杂志,2000,20(3):461.

[5]王 刚,陈 沅,匡凤梧,等.重庆地区儿科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与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现状分析[J].儿科学杂志,2007,13(2):161.

[6]梁陈方,蒋利君,韦晓谋.第三代头孢菌素的用药频度与耐药现状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5,5(3):1921.

[7]奉海萍.101医院头孢菌素类注射剂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8,8(2):117.

[8]许建杰,陈建秀.2001年—2003年101医院抗感染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4,4(3):158.

猜你喜欢

头孢菌素头孢耐药性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头孢吡肟与头孢呋辛治疗癫痫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比较
婴幼儿感染中的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头孢菌素使用的三大误区
注射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与常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美洲大蠊逆转肝癌多药耐药性的研究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依替米星联合三代头孢菌素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