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体育教学中如何转化后进生

2013-10-12张振军

中学时代 2013年8期
关键词:转化后进生体育教学

张振军

【摘要】所谓“体育后进生”是指体育品德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体育教学不相适应,完成不了体育学习任务的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怎样对“体育后进生”进行转化教育,是新课改体育教学中面对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体育教学 后进生 转化

随着课改的深入开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已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加以固化。如何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着眼学生的均衡发展,使每一位学生无一例外地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是我们在实践中必须面对的问题。然而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学生的体育成绩差异很大,存在一些“体育后进生”。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怎样对“体育后进生”进行转化教育,是当今体育教学中的一件重要事情。

一、体育后进生的个性心理特点

1.体育学习动力不足。他们对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目的、意义认识不清,对体育的兴趣仅停留在结果的需求上。

2.缺乏积极的情感体验。由于体型较胖、力量较差等原因,导致体育成绩较低,体验不到肌肉活动带来的积极感受,从而使这些学生主动进行锻炼的能力不够,体育成绩提高较慢。

3.意志品质薄弱。意志品质比较薄弱,缺乏毅力,怕苦怕累,对持续时间较长、较单调的项目(如长跑)难以坚持。缺乏勇气,担心练习中出现伤害事故,练习时束手束脚 。

4.性格内向,缺乏自信。体育后进生大都有性格内向的特点。在集体活动中适应性较差,有时举止失措,不能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心,知难而退。

5.心理矛盾,情绪不稳。体育后进生有自卑、逆反、闭锁、放纵等不同类型的心理特点。他们的自尊心和自卑感常常交织在一起,并时时处于矛盾之中,他们对周围的教师和同学有恐惧感和对立情绪,他们意志薄弱,自制力较差。

二、体育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1.正面引导,给予尊重。后进生之所以“后进”,原因主要是教者另眼看待。教者应与他们打成一片,让他们消除对老师的恐惧感,消除师生间的隔阂,让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们是关心的,并不因为他们是后进生而冷落他们。这样一来,师生间的关系就会慢慢变得融洽起来,他们也会不再对老师有一种畏惧心理,上课自然会集中注意力,认真完成教师所要求的动作,使练习效果逐渐变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反复示范、及时纠正不规范的动作,如此训练下去,“后进生”将不再“后进”。此外,还要注意表扬和批评的艺术,对他们宽容但不能放纵,严格但不能苛刻。要善于发现他们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应及时给以肯定和恰当的表扬,使他们及时了解自己锻炼的结果和进步的情况,促进他们更好、更快地掌握技术,从而增强信心,唤起获得成功的愿望。还要善于发挥他们某一方面的兴趣和特长,善于抓住转化的时机,及时进行鼓励,并且要在表扬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要求,在达到要求的基础上再进行表扬,如此循环往复,使其不断地进步。

2.激发兴趣,提高积极性。课堂教学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以及练习的效果。例如一次上课,当笔者向学生宣布这课堂内容为“快速跑”时,一些学生觉得近一阶段都有快速跑的训练,内容枯燥,他们感到没意思。笔者巧妙地加入了趣味性的教法,把“速度跑”变为“狼追羊”的游戏形式,使他们有一种想学的冲动,消除了他们对反复练习的反感情绪。

3.对症下药、耐心指导,培养主动练习的意识。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时往往会出现许多错误,有的由于技术概念不清楚,有的由于身体素质差,有的由于心理因素,有的由于受外界环境影响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学生在练习中的不同表现,帮助他们分析问题症结之所在及产生的原因,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比如:有的同学在学习短跑的途中跑技术时“坐着跑”,教师就要仔细观察,是腿部力量太差还是技术概念不清,或是二者兼而有之。问题一旦找准,即可提出纠正办法,使其尽快掌握技术。此外,教师还要在课堂上激发他们的练习欲望,培养他们主动参与练习的意识。

4.降低标准,关注差异,树立自信心。在教学中,学习同一技术动作或者课堂练习时,适当降低难度,使学生感到课有所练,练有所获。教师应事先周密考虑,提出合理的练习数量、高度、速度以及完成动作的标准。在分组教学时,应尽量将同水平的学生分在一起,这样既不影响其他学生水平的提高与发挥,又有利于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增强完成动作的信心。

5.个别指导、优生帮促,享受成功的喜悦。教师针对体育后进生存在的个体差异,进行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帮助他们提高,是使他们树立信心、掌握技术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指导他们练习时,态度要亲切,指导要耐心,手段要多样,课上课下结合,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教师的苦心,从而放下包袱,提高练习效果。

6.课外练习,补缺补差,完善自我。教师针对学生的素质差异,进行有效的课后辅导或布置课外任务,是促进后进生提高的一种方法。此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如在耐力跑中对后进生采取换方法、换形式的引导练习。

总之,我们应积极培养体育后进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在体育品德和运动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协调发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材施教。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给他们提供锻炼和表现的机会,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转化体育后进生。

猜你喜欢

转化后进生体育教学
浅谈转变“后进生”
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四个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