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内心电图引导置入PICC一次性到位率的研究

2013-09-07伏蓉范美马艳梅郭宏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右心房尖端异位

伏蓉,范美 ,马艳梅,郭宏

(1.沈阳医学院护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2.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eripherally inserter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经前臂外周静脉或颈外静脉穿刺,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末端,靠近上腔静脉与右心房入口的置管方法[1],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主要用于周期性化疗及长期性输液的患者。随着患者需求不断提高,常规置管方法已不能满足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并发症等需要[2],导管置入的一次性成功率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置管时间和并发症等,因此,提高导管置入的一次性到位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2年1月至10月在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PICC置入患者100例。入选标准为恶性肿瘤需周期性输注化疗药物、完全胃肠外营养或输注高渗性脱水剂,年龄>18岁的患者。排除标准 :颈肩部手术;心脏疾患、心脏起搏器及心脏外科术后等有可能影响P波的患者。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 (按照常规方法测量置管长度)和试验组 (心电图引导下置管)。其中男64例,女36例,平均年龄45岁,41例化疗患者,25例长期输液治疗,12例为全胃肠外营养治疗,22例需用高渗性脱水剂。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疾病病种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1.2 方法

1.2.1 操作前准备 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的静脉治疗护士3名,在置管前向患者宣教注意事项、配合方法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请患者签署置管知情同意书。使用导管 (4F或5F)为BD公司。

1.2.2 操作步骤 (1)选择血管:2组患者均首选右侧上肢贵要静脉为穿刺部位,其次选择右侧肘正中静脉。(2)测量置管长度:2组患者取仰卧位,拟穿刺上肢外展与躯干成90°,测量预穿刺点-右胸锁关节-垂直向下至第3肋间隙长度[3],记录该长度。 (3)穿刺:常规消毒,铺治疗巾、孔巾,穿刺成功,撤出针芯。(4)送管:①对照组:按照规范流程匀速、缓慢送管,送至预测量长度。②试验组:39个电极片贴于双侧锁骨下和心尖部体表皮肤,穿刺成功后,导管末端连接心电导线,心内转换器与心电导线相连及心电监护导联 (标准Ⅱ)相连,开动转换器,使静脉内心电图切换为体表心电图,监测心电监护上标准心电图Ⅱ导联P波的变化。按照规范流程匀速、缓慢送管。导管尖端进入上腔静脉后心电图显示几乎与QRS波同高的高尖P波,若即将进入右心房则为高峰P波,进入右心房后为倒置P波。本研究中心电图显示高尖P波即停止送管,记录实际置管长度。 (5)固定:送放射线科行X线检查,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内则为一次性到位。

1.2.3 观察指标 记录置管一次性到位率,试验组预测长度及实际插入长度。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校正公式),检验水准为0.05。

2 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置管一次性到位率分别为98%和86%,差异有显著性 (χ2=3.92,P<0.05)。试验组置管一次性到位率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2组患者置管一次性到位率比较

预测长度为 (50.89±2.94)cm,实际长度为(48.85±3.03)cm,差异有显著性 (t=3.45,P<0.05),实际置管长度小于预测长度,平均相差(2.04±0.37)cm。

3 讨论

导管置入过浅,未进入上腔静脉,导管置入过深,可插入右心房,刺激上腔静脉丛引起胸闷、心悸甚至心律失常等不良后果[4]。有文献报道,PICC导管达右心房,患者不适症状不明显,偶有胸闷、气促等诸多的安全隐患[1]。因此,准确测量导管的置入长度是防止异位发生的前提。静脉内心电图引导下行PICC置管可在心电监护上准确、直观、清晰地观察心电图中P波的变化,根据P波的图形变化可有效地防止导管置入过深至右心房或异位于非上腔静脉,大大提高了置管的一次性到位率,降低医疗费用,减轻医务人员工作量,最大程度维护了患者的身心健康。本研究结果可在盲插时根据实际长度与预测长度平均相差 (2.04±0.37)cm,调整置管长度,避免导管尖端异位。

静脉内心电图引导置入PICC是安全有效的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的方法。

[1]姚辉,宋敏,刘玉莹.成人PICC导管尖端异位的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2012,26,(3A):583-585.

[2]柯美香,王旦,卢张红,等.改进PICC置管方法的临床应用 [J].中外医学研究,2010,8(13):61-62.

[3]冯毕龙,姚述远,周素军,等.PICC置管过程中腔内心电图的变化及其对置管操作的指导作用 [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26-28

[4]张秋艳.PICC置管过程中导管异位的预防 [J].解放军护志,2009,26(12B):55-56.

猜你喜欢

右心房尖端异位
超声心动图诊断先天性右心房憩室1例
腔内心电图技术用于早产儿PICC置管尖端定位的效果
三维超声及组织速度向量技术对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患者的右心房收缩同步性的评估
郭绍俊:思想碰撞造就尖端人才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右心房界嵴1例
自发型宫内妊娠合并异位妊娠1 例报道
米非司酮结合MTX用于异位妊娠治疗效果观察
中西医联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80例临床观察
超声心动图诊断右心房黏液瘤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