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性医院高年资护士焦虑心理调查与分析

2013-04-13王淑芳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护师年资急诊科

王淑芳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手外科,辽宁 沈阳 110024)

据调查我国临床护士平均年龄在(25.2±2.7)岁;高年资护士(临床工作年限≥20年)仅占23%,这可能与近几年医院病房床单位的扩张,护士人数上升,高年资护士因体力不支等原因调离临床一线岗位有关;而西方国家临床护士的普遍年龄则偏高,如美国临床护士的平均年龄从2000年的45.2岁增加到2004年的46.8岁,反映了多数注册护士年龄在45~49岁之间[1]。

高年资护士长期的临床实践和快节奏的生活步伐使其具备了阅历深、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特征,其是人力资源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长期紧张的工作压力导致高年资护士易产生焦虑、强迫等不良情绪状态。为了了解高年资护士长年临床工作中的心理健康状态,于2012年1至3月对128名高年资护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健康调查,为有针对性做好焦虑心理保健服务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2年1至3月对某三甲综合性医院高年资护士(临床工作年限≥20年)采用年龄单双分开,抽取年龄为单号的发放症状自评量表(SCL-90)128份,回收完整者128份,资料回收率100%,有效问卷完整率为100%,128名均为女性,年龄38~52岁,平均年龄(40±2.32)岁;中专学历64人,占50.0%,大专学历39人,占30.5%,本科及以上25人,占19.5%。将128名高年资护士所在的综合性医院的科室大致划分为手术室、病房、急诊、门诊及其他五大类。

1.2 方法 采用(《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的SCL-90,对被调查者逐一发放问卷测评,并进行填写指导,及时回收和整理问卷分析项目:包括总分、阳性项目数、阳性项目均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敌对、恐怖、精神病性9项因子,专人计算各项分值并与我国常模[2]比较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各因子分值分析 根据表1中将各因子分值与常模统计指标结果对比可发现,在各项分析项目中除人际关系敏感和精神病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外,其余各因子均有不同程度差异,其中焦虑、躯体化、强迫症状最为突出。

表1 128名高年资护士心理状态各因子分值与

2.2 不同分类、分组焦虑状况比较 进一步将焦虑因子与三甲综合性医院高年资护士的不同教育程度、职称、科别进行比较与分析,见表2。

表2 128名高年资护士不同分类、分组焦虑分值

表2显示教育程度分类中中专组与大专组、本科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大专组与本科组比较差异则无显著性(P>0.05)。职称分类中护士、护师焦虑程度明显高于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差异有显著性(P<0.05),护士与护师、主管护师与副主任护师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科别分类中急诊科与手术室、病房、门诊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余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2.3 躯体化因子与不同科别间的关系 调查还发现躯体化因在与教育程度、职称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不同科别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急诊科者最高,明显高于手术室、病房、门诊、其他者,结果见图2。

图1 躯体化因子与不同科别的关系

2.4 不同分类、分组强迫因子比较 将不同教育程度、职称、科别的128名高年资护士强迫因子分值进行对比分析,其在教育程度、职称、科别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手术室、病房、急诊科、门诊科、其他科室强迫因子分值分别为(1.81±0.48)、(1.78±0.52)、(1.84±0.59)、(1.75±0.54)(1.80±0.47),均高于我国常模[2],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国内高年资护士强迫程度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3 讨论

SCL-90作为一种初级心理学调查工具,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对三甲综合性医院高年资护士128名测评结果显示焦虑、躯体化、强迫症状最为显著。

3.1 焦虑因子分析 从表2中可看出,按教育程度、职称、科别3大因素分类,其同类组间两两比较,焦虑状态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教育程度分类中中专组与大专组、本科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大专组与本科组比较差异则无显著性(P>0.05)。这可能与医学领域迅速发展,知识与技能不断更新有关。为了适应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医院不仅需要有足够数量的护士,而且需要有足够的具有一定经验、学历和技术水平的护士才能满足人民健康服务的需要,这让还处在中专学历的高年资护士存在一定程度的压力,且其对新知识、新技能吸收掌握的比较慢更使得她们产生焦虑等不良情绪状态。职称分类中护士、护师焦虑程度明显高于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差异有显著性(P<0.05),护士与护师、主管护师与副主任护师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护师是医院护理工作的主力军,家庭生活中的顶梁柱,多重角色均承担各种重责。而护士因职称低,劳动报酬与实际工作量,受教育程度不成正比给护士带来经济压力和心理失衡[3]。且调查还发现其焦虑分值均高于我国常模[2](P<0.05),说明国内高年资护士焦虑程度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为焦虑情绪发生的高危人群。而科别分类中急诊科与手术室、病房、门诊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余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这可能与各科别工作环境有关,门诊护士不需要上夜班有关。笔者认为其产生焦虑情绪职业原因有:①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和专业发展,高年资护士需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临床工作的紧迫感。②传统的护理人员配比,随着临床工作中护理模式的改变,病房床位的不断扩张越显得不合理,繁重的护理工作增加了护士的疲乏感和不安全感。③护士的劳动报酬与实际工作量、受教育程度不成正比,给许多护士带来了经济压力和心理失衡。④高年资护士还承担着病区的管理工作及教学、科研、质控等工作,工作压力大,紧张度高。

3.2 其他因子分析

3.2.1 躯体化因子分析 从图可得知急诊科分值最高,其次分别为手术室、病房、门诊、其他。这可能与各科室工作的张弛度不同有关。急诊科护士主要面对的是病情急、危、重的患者,这需要急诊科护士时刻保持高度的紧张状态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急救,且急诊科护士在急救过程中需要搬运患者和抢救仪器等易导致如腰肌劳损、静脉曲张等职业病,长期如此高负荷的工作量导致高年资护士体力不支。建议:①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行业标准,护理人员分级管理,根据工作动态调整人力资源,缓解高年资护士身心超负荷运转的状态。②改变后勤及辅助科室观念,积极为临床一线服务,减少非护理工作量,缓冲临床护士工作压力。③适当地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护士工作的积极性。④提高护士的工作待遇,改善工作环境,保障护士在工作场所的人生安全。⑤积极提倡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适当地增加营养的补充,保持足够旺盛的精力。

3.2.2 强迫因子分析 从表1和表2可发现,高年资护士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强迫倾向,表现在解决问题过于谨慎,决断缓慢,担心闪失,凭老经验办事,对新事物适应不良等[4]。造成高年资护士强迫症状出现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医疗护理工作中,高年资护士执行医嘱时需要认真审核,但其许多操作无人一起审核把关,需要高年资护士独自完成各项查对任务,使高年资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无形中造成高年资护士强迫自己反复核对医嘱后才放心执行,心理承受压力巨大显而易见。加上医疗纠纷的增多,且医疗纠纷中往往实行“举证倒置”,把护士推向了医疗纠纷的最前沿,迫使护士始终有种危机感[4]。强迫症状是一种强迫心理疾病的表现,药物和物理等治疗方法均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应针对性进行心理治疗[5]。可以通过心理干预和提倡休假日适当去瑜伽、听音乐或踏青等方式放松身心,积极地参加各种社交、文体等活动,丰富业余生活,疏导松弛紧张情绪,培养良好的身心健康状况。

通过调查发现三甲综合性医院高年资护士主要存在焦虑、躯体化和强迫三种不良情绪状态,针对这三种不良情绪状态,笔者提出以下建议:①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行业标准,根据工作动态调整人力资源,缓解高年资护士身心超负荷运转的状态。②尽量减少非护理工作量,缓冲临床护士工作压力,并适当地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护士工作的积极性。③提高护士的工作待遇,改善工作环境。④积极提倡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适当的增加营养的补充,保持足够旺盛的精力[6]。

参考文献:

[1]刘延利,边琳娜.美国新的护士调查显示护士总量和平均年龄双攀升[N].现代护理报,2007-09-07.

[2]汪向禾.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18-121.

[3]陈一芬,袁玉萍等.综合性医院护士工作压力调查与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5(11):112-114

[4]岳丽萍.护士工作压力原因分析[J].中华临床研究杂志,2008,14(4):566-567.

[5]张一民,王铁权,张唯唯.军队离退休干部SCL-90评定结果分析[J].2007,14(6):473-474.

[6]宋晨,钟凯.综合性医院护士焦虑调查与分析[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7,4(6):30-32.

猜你喜欢

护师年资急诊科
更 正
混合模拟工作坊在低年资胸心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2019年资管行业十大猜想
常州同批男女护生对临床男护师带教接受程度的调查
分层次管理对关节外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PDCA循环管理法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在低年资护士培训中运用“三阶梯”方法的实践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