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沈阳地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调查分析

2013-09-07郑颖岳颖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支原体阳性率显著性

郑颖,岳颖

(沈阳市儿童医院检验科,辽宁 沈阳 110032)

肺炎支原体 (mycoplasma pneumonia,MP)系缺乏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造成各年龄段儿童急性上、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也是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菌之一[1]。为了解本市小儿MP的感染及流行情况,笔者就本院2012年1月至12月部分患呼吸道感染住院及门诊的4 228例儿童进行了MP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为本地区MP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至12月本院住院及门诊呼吸道感染患儿4 228例。其中男2 311例,女1 917例,年龄23 d~15岁。

1.2 检测方法 采用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提供的赛乐迪亚一麦可ⅡMP抗体诊断试剂盒,以被动凝集法检测MP抗体。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判断标准:样品与未致敏粒子 (最终稀释倍数1∶20)的反应图像判定为阴性;而与致敏粒子(最终稀释倍数1∶40)的反应图像判定为 (+)或 (++),结果判定为阳性。将显示反应图像为阳性时的最终稀释倍数作为抗体滴度。样品与致敏粒子最终稀释倍数1∶40的反应图像显示 (-),则结果判定为阴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各指标间阳性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MP抗体阳性率与性别的关系 女性患儿感染MP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显著性 (χ2=40.58,P <0.01)。见表1。

表1 MP抗体阳性率与性别的关系

2.2 MP抗体阳性率与年龄的关系 各年龄组MP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611.64,P<0.01)。0~1岁组MP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且随年龄增长感染率明显升高。见表2。

表2 MP抗体阳性率与年龄的关系

2.3 MP抗体阳性率与季节的关系 MP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差异有显著性 (χ2=84.95,P<0.01)。春季与夏季差异无显著性 (χ2=2.91,P>0.05),其他季节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1)。其中秋季发病率最高,冬季次之。见表3。

表3 MP抗体阳性率与季节的关系

3 讨论

MP是对人类有致病性的主要支原体,是继病毒、细菌之后小儿呼吸道感染十分重要的致病原。MP引起的主要疾病有原发性非典型肺炎、咽炎及气管炎、支气管炎。人是MP的唯一宿主,病原体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基本病理呈间质性肺炎或毛细支气管炎样改变,临床表现以顽固性剧烈咳嗽为主,可引发地方性或流行性扩散[2]。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年份与季节、不同年龄和对象、不同检测方法和试剂,甚至不同判定标准等影响,各报道文献中MP感染发病率差异较大(9.6% ~66.7%)[3]。本研究中MP抗体阳性率为26.84%。与赵连爽等[4]报道的针对2010年1月至12月本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的MP抗体阳性率(36.6%)略低,这可能与病例的年龄构成有一定关系,本研究中0~1岁的患儿占总病例的30%以上,而赵连爽的研究中0~1岁病例只占6.2%;同时还有可能与年份及气候变化等因素有关。女性患儿阳性率高于男性,与文献的报道一致[5-6],这种性别差异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在年龄分布上,0~15岁各年龄段均有发生MP感染。本组资料显示MP的感染在不同年龄段差异有显著性 (P<0.01),0~1岁婴儿MP抗体阳性检出率仅为7.52%,其中检测阳性的最小年龄是1个月婴儿。随着年龄增大,MP阳性率增加。婴幼儿期MP感染率较年长儿低,可能由于婴儿体内暂时存在母体中的保护性抗体,同时婴儿接触外界范围小,故被感染的机会要小;此外,Lind等[7]认为婴幼儿产生抗体的免疫应答反应相对低下也是低MP抗体滴度的原因之一,婴幼儿免疫组织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全,初次感染MP后可无症状,体内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效价低,影响MP抗体的检出率,导致阳性率偏低,这部分患儿易被漏诊、误诊。随着年龄的增长,反复感染MP后,特异性抗体效价逐渐升高,从而出现幼儿期以后发病率逐渐增高的临床现象[8]。

对MP感染的季节分布分析,本组资料显示,本区一年四季均可发生MP感染,以秋季多发(39.02%),与文献报道一致[4]。有文献报道MP感染呈数年出现一次流行高峰的特征[3],为预测流行高峰的到来需要加强MP感染的流行病学监测。MP感染在我市儿童中普遍存在,临床表现不典型,隐性感染和轻型感染较多,早期诊断比较困难。颗粒凝集法检测MP抗体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此方法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结果阴性并不能除外MP感染,故对怀疑感染者,需间隔一段时间再进行重新检测,然后结合临床症状尽早诊断,合理选择药物治疗。

[1]周小婷,魏寿忠,陈依平.宁德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水平调查 [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1):116-117.

[2]董宗祈.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致病机制与治疗的关系[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4):243-245.

[3]陆权,陆敏.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 [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4):241-243.

[4]赵连爽,赵俊华,杜毅鑫,等.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4):534-535.

[5]孙丽芳,杨方华,邓芳梅.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探讨[J].热带医学杂志,2008,8(8):826-827.

[6]黄秀兰,林少珠,何慧娟.湛江地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调查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14):2699-2701.

[7]Lind K,Bentzon MW,Ten and a half years seroepidemiology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 in Denmark [J].Epidemiol Infect,1991,107(2):189 -199.

[8]黄秀兰.不同年龄、性别儿童感染肺炎支原体的差异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4):71-72.

猜你喜欢

支原体阳性率显著性
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抗核抗体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检测的应用价值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藏羊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一种基于显著性边缘的运动模糊图像复原方法
反复发烧、咳嗽,都是肺炎支原体惹的祸
论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
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析
鸡败血支原体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