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原力研究及其对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的启示

2013-05-28夏斌

新课程学习·中 2013年2期
关键词:中小学

夏斌

摘 要:先介绍了复原力在概念界定、保护因素研究等方面的成果。概念界定方面,传统的特质、过程和结果三种取向受到质疑,新的定义取向得以发展;保护因素方面,总结前人研究的结果,发现自信,社会支持,清晰目标感,稳定性(情绪),问题解决能力,积极自我意识,积极认知模式,合作交流,学术学业成就等因素受到更多关注。最后介绍了复原力研究对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目标、内容和实施的启示。

关键词:复原力;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

复原力(resilience)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Anthony(1974)在研究中介绍了“心理免疫儿童”的概念,意指面临挫折、挑战却能够良好发展的儿童。其后许多研究探讨儿童与青少年暴露在危机环境中却有良好适应的问题,引发了保护因子的概念。Rutter(1987)认为“研究这些人为什么和如何使个人活得有自尊和充满自我效能,而不只是去了解什么原因使个人放弃希望”会更有意义。这些促使人们开始探讨和研究复原力的概念。

一、复原力的概念界定

对于复原力的定义,研究者们还没有达成一致。传统的复原力的界定可划分为三种取向:特质取向、过程取向和结果取向。特质取向定义复原力为个体能够承受高水平的破坏性变化并同时表现出尽可能少的不良行为的能力(Werner,1995);过程取向定义复原力为个体在危险环境中良好适应的动态过程,强调的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以及作用的机制(Luthar等,2000);结果取向定义复原力为一类现象,这些现象的特点是当面对严重威胁时,个体的适应与发展仍然良好,强调完成性的结果(Masten,2001)。

学界对于单一的三种定义取向均有所批判,从实际研究的需要来看三者也的确各有局限,因此,学界产生两种新的定义趋向,一种是将复原力理解为能力和过程的结合,如Masten(1990)等提出复原力是调节压力、高危情境与消极结果之间关系的保护因子或保护过程;另一种趋向是将能力和过程区分开,即分为复原、复原力以及自我复原力。其中,自我复原力指个体拥有的个人资源,包括自我、人格和认知的因素;复原力则指个体拥有的所有的个人资源,包括代表内部的自我复原力,也包括其他外部资源,如家庭、朋友、社区等的支持;而复原则用来指代动态的过程,指个体在负面事件的影响下,保持良好适应和健康成长的过程。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们对复原力又有新的认识。香港“成长的天空计划”的研究者们认为,复原力是人天生的潜能,是面对危机或困境的适应、内在的改变、自我校正及复原的一股动力。Richardson(2002)将复原力定义为“每个人内在的一种动力,它促使人追求自我实现、利他主义、智慧、和谐的自我奋斗,并与个体的精神资源的相协调。”美国的“加州心理弹性动态模

型”(2003)也认同复原力是儿童与青少年的天赋潜能。

二、复原力的保护因素

有关复原力的结构,研究者们基本达成共识的是,复原力的保护因素是其最重要的部分。保护性因素可以被定义为复原过程的发生所必须具备的特质或是情境(Dyer&McGuiness;,1996),是与危险因素相互作用,降低或改变由高危因素可能导致的消极结果的因素。保护因素又包括内在保护因素和外在保护因素。其中,内在保护因素主要指个体的特性和能力,外在保护因素则指来自家庭、社区等个体外部环境的保护和支持。

笔者以“resilien*”+“protective factor”为检索式在web of know-ledge平台中搜索复原力保护因素相关的英文文献,得到被引用次数超过50次的文献45篇;同时,在CNKI平台中以“resilience”的各种中文翻译(复原力、抗逆力、心理弹性等)为关键词,在核心期刊及各类学位论文数据库中搜索复原力保护因素相关的中文文献35篇作为补充。通过对这些文献阅读和整理,笔者将文章中提及的复原力保护因素提取并做频次统计,剔除只出现一次的因素后,最后得到几个排序在前的保护因素,包括:自信、社会支持、清晰目标感、稳定性(情绪)、问题解决能力、积极自我意识、积极认知模式、合作交流、学术学业成就。这一结果对后续复原力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三、复原力研究对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的启示

目前,在复原力研究领域还有一些争议,不过在某些方面基本达成了共识,如:复原力现象发生的两个判断标准,即确实存在的逆境或可能将面对不可避免的风险因素,以及良好的适应和发展的结果;人人身上都有复原的潜能,但并不意味着人人都一定会获得良好适应结果;个体所具有的复原力保护因素越多,其面对风险和挑战而获得良好适应结果的可能就更大等等。另外,也有研究认为,不同群体由于年龄和文化等的差异,其保护因素可能并不相同。

这些研究结果对我们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意义。同时作为中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重要形式,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也可以从复原力的研究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具体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心理健康课程目标设定的启示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是指一定阶段内的心理健康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规定着心理健康课程的方向,也是确定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编写教材、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价的重要依据。目前对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目标的设定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参考复原力研究的成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着重于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这里的积极心理品质包括幽默感、乐观信念、社交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目标感等。而在目标设定方面,则应该有对复原力研究中所总结的中小学阶段学生复原力保护因素的涉及,以切实保证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这也反映了目前积极心理学关注优势和资源的积极取向的要求。

2.对心理健康课程内容选择的启示

心理健康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与课程目标的设定相符。复原力保护因素的研究结果为心理健康课程内容的选择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复原力的干预研究中也不乏成熟的课程干预内容。笔者通过总结目前国内外青少年复原力干预研究发现,积极认知,情绪调节,问题解决能力,社交技能是目前青少年复原力干预中最集中的干预主题。另外,上文提到的诸多复原力保护因素也均可以成为良好的课程主题。

3.对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的启示

笔者认为每个学生身上都存在克服困难、发展自我的潜能和动力。因此在课程实施方面应该考虑通过适当的形式引导学生发展和促进这些潜能发挥作用,以实现学生的发展。丰富的复原力干预研究为心理健康课程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在精心选择的主题和内容下,我们应该更加注重体验活动的应用,避免单纯的知识灌输,以此激发学生自我探索和自我发展的主动性;认知行为技术的应用则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合理的认知模式,并习得积极的应对策略和问题解决技术;同时,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将家长、学科教师、学校以及社区的资源引入心理健康课的实施当中,以此全面促进学生内外保护因素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复原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宣文,周贤.复原力研究与学校心理辅导教育发展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4(2):87-89.

[2]邵蕾蕾.心理复原力对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173):18-20.

[3]韦海燕.大学生复原力的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

[4]席居哲,桑标.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综述[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4):314-318.

[5]徐慊,郑日昌.国外复原力研究进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6):424-427.

[6]钟宇慧.香港抗逆力辅导工作及其启示:以“成长的天空”计划为例[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23(77):29-35.

[7]Luthar S S,Cicchetti D& Becker B.The construct of resili-

ence:A critical evaluation and guidelines for future work[J].Child Development,2000,71(3):543-562.

[8]Masten A S.Ordinary magic:resilience processes in devel-

opment[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56:127-238.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心理与学校咨询研究所)

猜你喜欢

中小学
加强出入管理 建设平安校园
当下如何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
基于中小学书法教育实施背景下的师资建设研究
浅谈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
试论当前中小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论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