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阶梯式减压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术中脑膨出

2013-04-08张安庆

淮海医药 2013年6期
关键词:骨窗中脑脑膜

张安庆

高血压脑出血术中快速减压后急性脑膨出是神经外科的难题之一,其病情凶险、治疗效果差、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有文献统计[1],患者的死亡率可达50%以上,因此如何提高手术技巧,减少颅内减压手术造成的“二次损伤”具有重要意义。我科自2009年4月以来对3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中采用脑针穿刺血肿腔阶梯式内减压方法,有效地防止了术中脑组织膨出,操作简便,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4例患者,男21例,女13例,年龄31~72岁,平均年龄54.6岁。术前均证实为高血压脑出血。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的诊断标准[2],经头部CT证实。其中基底节区出血19例,丘脑出血8例,脑皮层出血7例。出血量按多田公式计算均大于50 ml。入院时GC评分8分以上者8例;5~8分者17例;<5分者9例。意识状况分级:深昏迷8例,中度昏迷7例,浅昏迷12例,神志恍惚5例,嗜睡2例。术前双侧瞳孔正常者18例,双侧瞳孔缩小者10例,单侧瞳孔散大3例,双侧瞳孔散大3例。手术分期:超早期3~6 h以内接受手术者10例;6~12 h内手术者13例;12~24 h内手术者7例,24~72 h手术者4例。

1.2 手术方法 本组患者术前先用20%露醇250 ml快速静脉滴注,同时予以硝普钠静脉泵入以控制血压在160/90 mm-Hg左右,术前要保持呼吸道通畅,予以气管插管麻醉,结合血气分析结果予以过度换气降低颅内压,同时迅速开颅手术。本组34例患者均采用翼点附近小弧形切口长约5 cm,全层切开,形成皮肌瓣翻向额、颞侧,颅骨钻孔后扩大骨窗直径为4 cm左右,由于硬膜张力高,为预防剪开硬膜后脑膨出,先选择距血肿最近的脑组织表面,先电凝硬脑膜后“十”字形切开约1.5 cm小口,用脑针试穿血肿腔缓慢抽出部分液化血肿,以降低颅内压及血肿定位,逐步降低颅内压力,观察脑搏动情况有好转及颅内压下降后,扩大剪开硬脑膜,经穿刺窦道皮层造瘘,直视下清除剩余血凝块及止血处理,考虑到术后脑水肿情况,再决定是否扩大骨窗减压,如需扩大骨窗,则骨窗下缘应平颅底。本组有2例患者因脑疝时间过长,血肿清除后颅压仍偏高,予以扩大骨窗。

2 结果

本组34例患者仅2例因出血量大于100 ml,且术前有气道不畅,而发生术中脑膨出,予以扩大骨窗减压。术后随访半年。按GOS评估预后:恢复良好12例,致残6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13例。其中5例为脑疝未能纠正;4例死于重度肺部感染;2例死于上消化道出血;2例死于电解质紊乱。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是神经外科的急重症之一。术中急性膨出的脑组织,嵌顿于骨窗外,缺血水肿坏死造成局部脑功能缺损,手术进行困难,若不分析原因和采取措施有效降低颅压,盲目强行关颅,终致死亡和严重致残。通常采取传统手术方法开颅时,在急性出血造成的高颅压状态下,特别是基底节脑出血量大于50 ml,中线结构偏移超过0.5 cm时,一次剪开硬脑膜,使骨窗部位脑组织的顺应性增大,增加了局部的压力梯度 ;由于脑血管的外力突然降低易引起其急性扩张,脑血容量和血流量增加 ,结果是颅压急剧增高和脑组织肿大,往往会导致剪开硬膜瓣时脑组织膨出骨窗外,造成局部卡压缺血;而中线结构过快移位易造成脑桥蓝斑、中脑网状结构、丘脑等血管运动中枢损伤,导致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丧失,加重脑组织膨出[3]。而急性脑膨出则可造成Wills血管环受牵拉及侧裂静脉及Labbe静脉受压影响脑组织供血及回流。如果外膨明显时剪开硬脑膜,行颞中回造瘘还可能引起脑组织的自我撕裂,造成回流静脉受损,同时血肿快速清除引起压力的填塞效应突然减轻,可能会出现血肿壁的病理血管受损出现迟发性血肿发生,加重脑组织的膨出[4];此外术前呼吸循环系统不稳定、脑疝时间较长也是造成脑膨出客观因素之一。

本组患者采用了先小骨窗,再行血肿穿刺,逐渐开放硬脑膜的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脑缺血一再灌注的损害。减少开颅快速减压造成的“二次脑损伤”[5]。在治疗上我们体会如下:(1)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前采用脱水、控制性低血压以及术中适度过度换气等手段降低颅内压,对于术前有气道梗阻患者应尽早行气管插管[6]。(2)治疗中应在血肿穿刺减压后再逐渐切开硬脑膜,避免剪开硬脑膜的速度过快,防止颅内压力快速缓解后引起急性脑膨出[7]。(3)术中脑针穿刺血肿腔逐步减压的方法,一方面可明确血肿的位置;另一方面由于颅内压波动相对平缓 ,降低了脑组织对骨窗部位的顺应性,从而降低了局部的压力梯度,使脑血管由于外力突然降低而致急性扩张的几率减少,也相应减少了术中脑膨出的几率。(4)经侧裂或颞中回造瘘时应避免损伤侧裂静脉及Labbe静脉而影响脑静脉血液回流,使丘脑、下丘脑等重要部位受到直接或间接的损害,脑血管张力将迅速下降,血管床急骤扩张,引起急性脑膨出。(5)对于术前呼吸循环不稳定、脑疝形成时间较长,而血肿清除后颅压较高者可考虑予以扩大骨窗,而骨窗下缘应平颅底,防止脑组织嵌顿于骨窗外。

总之,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通过逐步释放颅内压力,可明显降低术中脑膨出的发生,对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救治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1]杨树源,只达石.神经外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9-130.

[2]马连柱.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2012,15(8):77-78.

[3]邵启节,段德义,程启龙,等.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中、术后急性脑肿胀原因探讨[J].山东医药,2000,40(10).10.

[4]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29-408.

[5]Meyer SA,Lignelli A,Fink ME,et al.Perilesional blood flow and edeam formation in acute intracerebralhemorrhage:a SPECT study[J].Troke,1998,29(9):1791-1798.

[6]黎成禄,杨秀江.915例高血压脑出血的个体化治疗分析[J].重庆医学,2007,6(15):1524-1526.

[7]张鲲鹏,刘德昭.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在急性重度颅脑损伤中的应用疗效[J].临春医学工程,2012,19(1):42-43.

猜你喜欢

骨窗中脑脑膜
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的研究进展
骨窗保护枕的设计与使用
家畜的脑膜脑炎
麻醉过程中脑电信号处理方法研究
胸科手术中脑血氧含量下降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青年缺血性卒中脑动脉狭窄研究进展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头部磁共振的神经影像学特点
神经外科病人头部骨窗保护带的研制与应用
脑膜癌病与静脉窦血栓形成2例
脑膜癌病7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