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

2013-04-02赵惠娣刘亚娟陕西省西安北车医院综合科陕西西安710086

吉林医学 2013年13期
关键词:分者致残率被调查者

赵惠娣,刘亚娟 (陕西省西安北车医院综合科,陕西 西安 710086)

脑血管疾病作为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高,80%的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1]。脑卒中的高致残率以及治疗康复过程的漫长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应激,使其产生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脑卒中后的抑郁、焦虑多发生于急性期,也可发生于恢复期,甚至是脑卒中后数年[2]。临床观察已证明,卒中后抑郁、焦虑的发生,对患者的全面康复有明显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不配合治疗、住院时间延长、影响肢体及语言的康复等,甚至可导致死亡率增加3倍[3]。笔者对住院脑卒中患者进行焦虑抑郁心理状况的评估,并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采取行之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干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2009年6月~2010年2月在车辆厂医院内科和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病史或影像学检查证实为首次发病(既往有少量不影响神经功能的腔隙性梗死灶或少量出血可接受);失语患者应能参加基本的口语评估;卒中后如有意识障碍不得超过24 h。伴有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患、发病前有精神疾病、入院前已有痴呆表现、严重失语、患病前后有严重抑郁症需服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意识障碍者为排除对象。

1.2 一般资料:60例患者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46岁,平均(64.83±7.26)岁;脑梗死46例,脑出血1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文化者18例,初中及以下文化者42例;自理能力评定:Barthel评分>70分者48例,<70分者12例;医疗费用来源:自费医疗者5例,公费医疗及有医疗保险者55例。

1.3 方法

1.3.1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该量表主要应用于综合医院患者中焦虑和抑郁情绪的筛查,由Zigmond as与Snaith RP于1983年创制。HAD共由14个条目组成,包括焦虑和抑郁两个亚量表、量表。HAD量表要求患者根据最近1个月的心理情况回答HADS中的14个问题。0~3为等级分,即焦虑和抑郁的最高分均不超过21分,最低者为0分。依量表原作者的标准,焦虑和抑郁亚量表的分值区分为:0~7分属无症状,8~10分属可疑存在,11~21分属肯定存在。在评分时,以8分为起点,即包括可疑及有症状者均为阳性。

1.3.2 护理干预措施:对所有研究对象在做好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心理方面和康复行为的干预。

1.3.2.1 心理干预措施:包括护士用自身良好的形象、熟练的操作技能、热情坦诚的态度、设身处地的理解和同情获得患者的信任,与患者建立积极良好的互动关系[4]。选用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方式使患者及时、有效获取有关疾病的知识和信息,纠正知识缺乏导致的认知偏差;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对其痛苦表示理解;加强与病患家属的沟通与合作,鼓励家庭成员多向患者表达其家庭对患者的需要和支持;多与患者交流以减轻孤独感;指导患者与亲属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等。

1.3.2.2 康复行为干预措施:以完全康复患者的实例为患者树立榜样,使其建立康复的信心和决心;病房环境和病床单位的设置尽可能使患者能接受更多的刺激;改变以往对功能锻炼的模糊概念,用系统的康复知识指导患者康复的各个阶段;偏瘫者教会患者和家属日常的康复技术和自理技巧;发音障碍者指导进行语言训练,引导患者以听喜欢的音乐、看杂志等方式刺激语言功能的恢复;出院时做好坚持康复训练和预防复发的宣教。

1.3.3 研究步骤:调查人员发放调查表,直接与被调查者面对面交谈。向被调查者解释各项问题及填表要求,告知被调查者对问题答案尽量不做过多思考,尽可能真实的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书写困难者由调查者代劳书写。在被调查者住院48 h内发放HAD量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并与患者进行交流,评估患者患病后即时的心理状况;经过2周系统的护理干预后再向被调查者发放HAD量表,评估其心理状态。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1.0软件完成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统计使用配对资料χ2检验;计量资料统计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焦虑抑郁评分结果:干预前发放问卷60份,收回60份,收回率100%。60例干预前焦虑抑郁评定结果:焦虑亚量表得分范围5~19分,平均(9.7±5.08)分,>7分者23例,占38%,≤7分者37例,占62%;抑郁亚量表得分范围5~18分,平均(10.05±4.59)分,>7分者31例,占52%,≤7分者29例,占48%。

2.2 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干预后发放问卷60份,收回60份,收回率100%。60例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定结果:焦虑亚量表得分范围4~17分,平均(9.45±4.33)分,>7分者17例,占28%,≤7分者43例,占72%;抑郁亚量表得分范围5~16分,平均(9.31±4.05)分,>7分者25例,占42%,≤7分者35例,占58%。

2.3 干预前后HAD量表调查结果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HAD量表结果比较[例(%)]

由表1可见,干预后焦虑、抑郁的发生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经配对资料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结果见表2。

由表2可见,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水平较干预前降低。经配对资料T检验,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表2 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s,分)

表2 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s,分)

项目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P值焦虑9.71±5.08 9.45±4.33 2.42 <0.01抑郁评分10.05±4.59 9.31±4.05 3.08 <0.01

3 讨论

脑卒中大多发生在中老年人,近年来其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本病的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及复发率均很高。由于该病的致残率高、病程长以及对患者和其家属日常生活的严重影响,在该类患者中,有较多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尤以焦虑、抑郁情绪最为常见[5]。由表1、表2中可以看出,住院脑卒中患者存在极高的焦虑、抑郁情绪反应,这些与相关研究的结果一致[6]。

多数学者认为脑卒中后的情感障碍是生物和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临床上对病情的观察中我们也能体会到患者因其不良的预后及对生活功能的影响,极高的致残率、活动受限、知识的缺乏等,引起极度的恐惧和不安。对病体康复没有信心,对前途产生沮丧,对周围环境厌烦,产生抑郁、焦虑情绪,这些情绪反映对疾病的康复非常不利。因此在积极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非常必要。如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和行为指导、早期的康复护理等。由表1、表2中可见,在系统的心理护理和干预措施影响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和评分水平与干预前相比有明显差异,说明本研究所采取的干预措施是有效的。它可使患者正确发挥心理防御机制,增加患者对治疗的合作性,重建正确的认知,帮助患者掌握缓解负性情绪的一些方法,从而消除悲观情感,唤起积极情感,愉快接受治疗,对长期预后产生积极影响,促进康复。

[1] 黄永禧,王宁华.康复护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47.

[2] 郑树旺,王凤华.脑卒中患者情感障碍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07,15(9):20.

[3] MorrisPL,eta.l Association ofdepressionwith10-year poststrokemortality[J].Am JPsychia-try,1993,150(1):124.

[4] 戴晓阳,佟术艳.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40-141.

[5] 周盛年,于会艳,刘黎青,等.脑卒中后抑郁[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4,17(2):154.

[6] 李先峰.急性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的发病率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07,4(5):562.

猜你喜欢

分者致残率被调查者
一个可供选择的全随机化模型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转归与血清IL-4、TNF-α、IL-27和IFN-γ水平相关性研究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使用中药外洗方法的护理研究
急诊脑卒中识别评分量表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
甲状腺微小癌与良性结节性病变的超声及超声弹性声像图特点
降纤酶治疗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无瓣膜病变心房纤颤并脑卒中的临床分析
余姚市民幸福感民意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