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频超声对乳腺导管原位癌诊断的声像图分析

2013-04-02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彩超室天津301700

吉林医学 2013年13期
关键词:原位癌象限符合率

金 红 (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彩超室,天津 301700)

乳腺导管内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指起源于导管上皮,未突破基底膜进入间质组织的非浸润性乳腺癌[1]。如果作出诊断进行外科手术切除可以治愈。以往DCIS的早期诊断主要依靠钼靶X线摄影和乳管内视镜检查。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DCIS的诊断率正逐步提高。本文分析DCIS的声像图特征并探讨超声在诊断DCIS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07年4月~2010年6月经我院外科手术及手术病理证实的DCIS女46例,年龄29~73岁,平均51岁;所有患者均术前在我院行常规检查。本组DCIS患者46例,其中左侧乳腺28例,右侧乳腺18例,病灶位于外上象限17例,乳晕区11例,内上象限8例,外下象限6例,内下象限4例。剔除标准:①初次活检为DCIS而后来在外科切除送检标准中发现为浸润性癌的患者;②术前已行新化疗或内分泌治疗的。

1.2 仪器与方法:使用东芝SSA-66OA彩超仪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7~12 MHz。患者取仰卧位,以乳头为中心作放射状扫查及连续横切扫查乳腺各个象限及乳晕区,观察有无肿块、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纵横比、边界、内部回声、有无钙化点、后方回声、病灶内部及边周血流信号的多少及分布,测量内部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同时扫查双侧腋窝观察有无肿大淋巴结及数量、大小、形态。

1.3 统计学分析:资料分析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均数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合本组DCIS的超声表现,将其分为4种类型:

2.1 第1种类型:低回声结节伴微钙化20例,占43.48% (20/46),超声图像表现为腺体层有实性低回声低回声结节,形态不规则,边周可见毛刺样改变,低回声结节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散在的砂粒点状强回声(见图1),此种超声表现较容易提示该结节为恶性病变。本研究20例患者18例超声可见微钙化而在术前提示恶性变可能,对DSIC诊断符合率为90% (18/20)。

2.2 第2种类型:单纯低声结节15例,占32.61%(15/46),超声图像表现为低回声结节,大部分结节形态欠规则,边缘欠清晰,呈细微毛刺样(见图2),少部分结节形态规则,边缘清晰.甚至边缘可见包膜回声(见图3),结节内部回声均匀,此型不易提示恶性病变,本研究有5例在术前提示恶性变可能,诊断符合率33.33%(5/15)。

2.3 第3种类型:混合回声肿物型7例,占15.21%(7/46),此型以囊性为主混合回声团,内可见实性回声(见图4),有的结节还可见絮状回声,加压探头内可见蠕动。本研究有6例提示恶变可能,符合率85.71%(6/7)。

图1 低回声结节伴微钙化

图2 低回声结节形态不规则,呈微毛刺样改变

图3 低回声结节形态规则,边缘清晰

2.4 第4种类型:无特殊超声表现4例,占8.7%(4/46),此型无明显结节,无特异性超声表现,有2例表现为乳晕区局部导管扩张。

3 讨论

图4 混合回声肿物型

DCIS是一种肿瘤性导管内病变,是源于单个腺体样结构,可以通过导管传递至整个乳房。由于影像技术发展和诊断水平提高,特别是高频超声的应用及乳腺钼靶X线普查的广泛应用使DCIS的检出率明显增加,2008年,美国乳腺原位癌占乳腺癌的比例达26%[2]。国内李洪林等报道对1 379例乳腺恶性病变分析中,超声对DCIS诊断符合率为70.3%[3]。超声对低回声结节伴微钙化型DCIS具有特异性,袁榕等研究报道此型24例患者中23例超声在术前提示恶变可能,诊断符合率达95.83%[4]。本研究显示诊断符合率达90%。微钙化是乳腺恶性疾病的总要影像学分析内容,许多微钙化是乳腺导管内癌的首要表现[5]。值得指出的是,由于超声仅能显示低回声肿块背景下的微钙化灶,对于明显肿块的微钙化显示明显低于钼靶显像,因此应用乳腺钼靶和乳腺超声两种检查方法综合诊断,有助于DCIS的发现[6-7]。混合回声肿物性DCIS特别是囊内有实性突起时,易提示恶变可能。超声对无特殊或仅有局部乳腺导管扩张型缺乏特异性,因此对于患者有乳头溢液或乳头溢血史、超声影像仅有乳腺导管扩张者,应结合乳管镜和(或)乳腺X线等影像学检查以提高诊断准确率[8]。

综上所述,高频超声能够体现乳腺DCIS的形态特点,作为一项无创伤可复性检查,对DCIS的早发现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临床有异常而超声未见异常的病例要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提高DCIS的准确性,减少漏、误诊率。

[1] Burstein HJ,Polyak K,Wong Js,et al.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of the breast[J].N Engl JMed,2004,350(14):1430.

[2] Jamal A,Siegel R,Ward E,et al.Cancer Statistics[J].CA Cancer JClin,2008,58:71.

[3] 李洪林,姜玉新,郝玉芝,等.超声对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6,22(6):870.

[4] 袁 榕,李泉水,栗 辉,等.乳腺导管内癌的超声图像特征分析[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1,8(6):1250.

[5] Takeshi Nagashima,Hideyuki Hashimoto,et al.Ultrasound demonstration of Mammographically detected microcalcif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of the breast[J].Breast cancer,2005,12(3):216.

[6] 刘 鹏,杨德启,乔新民,等.乳腺钼靶和超声原位癌伴早期浸润的对照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2007,34(1):48.

[7] 胡慧滨,张 莹,任志敏,等.乳腺微小钙化的高频超声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9(5):552.

[8] 李泉水,邓水平,张家庭,等.超声对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0,26(10):896.

猜你喜欢

原位癌象限符合率
勘 误
复数知识核心考点综合演练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同侧乳腺嗜酸细胞癌伴导管原位癌1例并文献复习
常数牵手象限畅游中考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术前粗针活检低估的乳腺导管内原位癌的超声、钼靶及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原位癌是“不动的癌”吗
原位癌是癌吗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