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影响研究

2013-04-02江苏省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江苏无锡214002

吉林医学 2013年13期
关键词:帕金森帕金森病功能障碍

王 琴 (江苏省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江苏 无锡 214002)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帕金森病患者大多存在抑郁症状和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1]。本研究通过比较帕金森患者应用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为帕金森患者的护理方法提供更多的临床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5月~2011年7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质量的65例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组30例和干预组35例。入选标准:①符合1984年全国锥体外系疾病研讨会制定的诊断标准;②14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评分>14分;③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显示存在日常生活功能障碍。其中男28例,女37例,年龄47~79岁,平均(65±9.7)岁,病程2~10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入院第2天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进行评分,护理干预4周后,由同一专业人员再次对所有患者进行HAMD及ADL评分,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的评分情况。常规组者遵医嘱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康复训练及家庭支持措施。

1.2.1 心理护理:针对患者表现的抑郁症状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内容包括:①健康教育:包含宣教帕金森的基本知识及如何正确对待疾病,告诉患者该病是可以通过药物控制的,告知如何服药,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②树立自信心:对患者要态度和蔼、服务热情,多安慰体贴患者,耐心解答其提出的问题,引导其适度调整期望值,对患者细小的进步均给予赞扬,并经常给予鼓励和支持,使患者树立自信心,以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自己的疾病。

1.2.2 功能训练:包括肢体功能、言语功能和认知功能三方面的训练。主要是肢体功能训练,根据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具体情况,帮助指导患者进行对应的功能训练。指导他们进行正确的肢体功能锻炼,循序渐进,由被动运动到主动运动,动作要轻柔、缓慢;被动运动时先按摩放松肌肉,再进行关节活动,关节活动从远端到近端,从小关节到大关节,每次训练30 min,2次/d。同时需要纠正步态、调节姿势。通过康复训练可使患者最大限度地保持直挺的姿势,避免出现或过早出现头部前倾、躯干俯屈的姿势,保持关节活动范围。

1.2.3 家庭支持:充分发挥患者家庭支持作用,鼓励患者家属经常探视,日常生活功能障碍鼓励家人陪护,给予感情上的支持和照顾,多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鼓励患者在家人陪同下多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家庭成员需要掌握一定的康复训练手法。鼓励家人多陪同患者短距离外出活动,患者可多参加社区的活动中心组织的活动。监督患者坚持服药。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10±4.14)与(24.78±4.31)](P>0.05)。干预组4周后HAMD评分由(25.10±4.14)降至(14.65±3.58),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组HAMD评分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78± 4.31)与(23.90±3.64)](P>0.05)。

2.2 两组患者ADL评分比较: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后ADL评分正常人群显著高于常规组,明显功能功能障碍患者显著减少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比较[例数(%)]

3 讨论

帕金森病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等,其中运动迟缓为最重要的临床症状,随病程延长及症状加重会导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长期及较大剂量使用左旋多巴可能诱发的运动并发症,也使得疾病的治疗复杂化。病人的非运动症状,如心理方面的问题即抑郁等也给患者及家属带来较大压力。抑郁不但加重患者的运动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本研究采取的是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康复训练及家庭支持[2]。对于帕金森病患者,既往只注重药物治疗,而没有注意到疾病本身所伴随的运动障碍及随后出现的心理障碍,往往治疗效果不佳,尤其是病程较长,服用帕金森药物种类较多及剂量较大的患者,不仅医生对治疗效果没有把握,患者更失去继续治疗及生活下去的信心。故在药物治疗同时,需要重视护理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作用。心理护理可以解除患者心理压力,树立自信心,能主动配合药物和康复训练[3]。康复训练能能够减轻患者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也相应得到改善,反过来增强患者信心,恢复正常心理[4]。家庭支持可使患者情绪可调节至稳定状态,不仅有助于患者治疗,还可以继续巩固前期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常规护理患者护理前后无论HAMD评分还是ADL评分均无统计学变化。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后,干预组HAMD评分显著改善,ADL评分明显降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提高,有部分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能力。以上都提示综合护理给帕金森患者带来的巨大益处。

综上所述,综合性护理应早期应用于帕金森病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1] 王线妮,范珊红,袁琰琴,等.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及护理[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28(17):1546.

[2] 吴锡芬,刘发秀.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抑郁患者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4):576.

[3] 唐富平,刘晓芳,廖喜琳.心理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焦虑状态影响的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2):45.

[4] 张 华,姜焕芹.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7):64.

猜你喜欢

帕金森帕金森病功能障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太极拳运动对中轻度帕金森患者平衡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一对一心理护理对帕金森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多巴胺不敏感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护理干预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作用分析
2013~2015年广东同江医院门诊抗帕金森药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