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开放课程资源的调查与分析

2013-02-22蔡金燕广东培正学院图书馆

新世纪图书馆 2013年7期
关键词:精品课程公开课资源

蔡金燕(广东培正学院图书馆)

2001年4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以下简称MIT)通过媒体向世界公布其开放课程项目(Open Course Ware Initiative),成为国际公认的课程资源开放共享的先锋。近几年,国内外课程资源的建设都在蓬勃发展,公开课、开放课程、精品课程、网络课程、视频课程等不断涌现,国家精品课程、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大学公开课、网易公开课等收集了大量国内外课程资源。但是目前把课程资源纳入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图书馆还不多,开放课程资源的收集、整理、分析、揭示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笔者尝试通过对国内外开放获取课程资源进行调查和分析,希望对图书馆课程资源建设有所帮助。

1 OER 与OCW

OER(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开放教育资源)。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举办的UESCO“开放课程对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影响”论坛提出了开放教育资源概念,建议“将高质量的教材与资源组织成数字教材,无偿地开放网络上资源供大众分享与学习”。OCW(Open Course Ware,开放课件)。国际开放课件联盟给它的定义是高质量的、大学层次的、免费公开的教育资源电子出版物,这些资源按课程的形式组织起来,通常包括课程计划、课程评价和主题内容。早在2000年,MIT 教育技术委员会就提出了开放式课件的概念,2001年MIT 在纽约时报宣布其开放课件计划,打算将该校所有课程免费在网络公开,供所有人浏览和下载。2005年MIT 和其他教育机构组成“开放课件协会(Open Courseware Consortium),希望在全世界推进开放课程及其他开放教育资源的使用和扩展,为这些资源的出版提供可持续的模式。

2 国内开放获取课程资源

2.1 中国开放教育资源联合体(China Open Resources for Education,简称CORE)[5]

CORE 成立于2003年10月,是在MIT 开放课件的启发下,由美国IET 基金会和美国Hewlett 基金会共同出资赞助,北京交通大学牵头创建的非盈利机构。CORE 最初由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2 所大学组成,如今CORE成员已经发展到近百所会员大学和全国省级广播电视大学;志愿者达2 500 多名。CORE 以“开放共享”和“精诚合作”作为其价值观念的核心,目标是为中国高校提供免费、便捷的全球开放式教育资源获取渠道。

CORE 通过门户网站对外提供资源服务,包括开放课程、精选资源和世界大学等栏目,建立了麻省理工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11 所国外高校课程资源镜像,其中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中英文镜像网站。此外,论坛设课程专区,提供该11 所学校的视频课程,并按课程名称设模块。所有视频课程均有中英文字幕,课程随着翻译工作不断更新;所列课程资源不能下载,只能在线观看。

2.2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6]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是在教育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背景下,依据教育部高教厅函[2007]32 号文件设立的,面向全国高校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国家精品教学资源应用的服务机构。该中心的门户网站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提供资讯中心、视频专区、课程中心、资源中心和教材中心五项服务内容,详情见表1。

表1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资源调查表①

“视频专区”汇集“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国家精品课程”及高等教育出版社“名师名课”的优质教学视频课程,课程可按这三种类别浏览,也可按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经管法学、基础科学、工程技术、农林医药、职业教育七个学科分类浏览,还可按学校名称浏览课程。读者可限定课程分类和学科分类,按课程名称进行检索。教学视频只能在线观看。

课程中心可按本科课程、高职高专课程浏览,也可按国家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学校精品课程、新世纪网络课程资源和学校推荐课程浏览。资源类型包括课程概况和课程内容。课程概况包括课程简介、教师团队、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课程内容包括教学大纲、网络课程、教学课件、电子教案、教学录像、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实验实践、例题习题、文献资料、人物、名词术语、常见问题、试卷、媒体素材和其他所有资源参考教材。课程专区将所有课程按学科主题设置专题课程区域,包含推荐课程专区、热门课程专区和学科动态;进入某一专题,有名课赏析、相关课程和相关教学资源等内容。

资源中心分本科资源库、高职高专资源库、共建共享资源库、高职示范校成果展示专栏,以本科资源库和高职高专资源库为主,资源数量达1 138 011 份。高职示范校成果展示专栏展览了28 所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资源由注册用户上传共享课程资源,目前资源数量不多。资源按内容可分为网络课程教学课件、电子教案、教学录像、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实验实践、例题习题、文献资料、人物、名词术语、试卷、媒体素材等;按资源格式可分为音频、视频、图片、动画、混合媒体、文本、doc、ppt、xls、pdf 等。所有资源可以在线阅读,也可以下载使用。

教材中心的图书,一部分提供章节免费阅读,一部分需要用户注册使用积分阅读,积分可以通过购买、注册、登陆等形式获得。其中有一大部分图书仅提供图书书目信息。

2.3 网易公开课[7]

2010年11月1日,网易推出“全球名校视频公开课项目”,首批1 200 集课程上线,其中有200 多集配有中文字幕。2011年网易公司加入国际开放课件联盟,力求为爱学习的网友创造一个公开的免费课程平台。目前除国际名校公开课外,网易公开课新增了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TED 演讲(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即技术、娱乐、设计)和可汗学院(可汗学院是由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的一家教育性非营利组织,旨在利用网络影片进行免费授课)三个栏目,除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只能在线观看外,其他课程内容既可以在线观看,也可以下载。

国际名校公开课是网易公开课最早的服务内容,收集了圣母院大学、英国公开大学、巴黎高等商学院、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八所大学的部分公开课程,并翻译成中文。这些课程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个大类,其下设20 个小类,共140 多门课程。课程可按学校或者学科分类进行浏览。

目前,网易公开课收集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125 门课程,课程来自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东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八所大学,可分为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经管法学、基础科学、工程技术和农林医药六个类目,并设特别栏目:师说、微访谈。

此外,网易公开课收集TED 演讲310 场,分为科技、娱乐、设计、商业、科学、全球问题、其他七个大类;收集可汗学院(Khan Academy)教学影片超过2 000 段,内容涉及关于数学、历史、金融、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学等科目。

2.4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8]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其门户网站是“爱课程”网,是教育部、财政部“十二五”期间启动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支持建设的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该网站具有资源浏览、搜索、重组、评价、课程包的导入导出、发布、互动参与和“教”“学”兼备等功能,面向高校师生和社会大众,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个性化教学资源服务。

2011年11月9日,该平台第一批课程上线,共有20 门课程。到2012年10月31日,已经是第七批20 门课程上线。所有课程分为6 个大类,并设“师说·公开课名师访谈”、“我与名师面对面”专栏。中央媒体中国网络电视台及商业网站“网易”以公益为目的,免费与“爱课程”网同步推出“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

2.5 大学课程在线[9]

“大学课程在线”是中国教育科研网格(ChinaGrid)上的典型应用,该系统由ChinaGrid 专家组组织开发和管理运行,免费向国内非商业性部门和机构开放。其资源的发布采用半开放的方式,各个成员单位自发上载资源,并鼓励和支持全国高等院校广大教师贡献自己讲课的视频录像资源。这些资源只有得到了运行管理单位的批准才能够被用户访问。

该项目已有18 个成员高校、17 个自愿加入高校。教学视频分22 个类,其中包括国外著名大学公开课、百家讲坛等国内外资源。课程可按学科浏览,也可以按课程名称、教师、学校名称进行检索,直接点击课程进行观看。

2.6 中国教育在线——开放资源平台[10]

中国教育在线(Education Online,简称EOL),其下设开放资源平台,提供国外名校、国内高校和台湾高校的视频课程,还包括TED 演讲。这些课程资源共分为10 个大类、34个二级类目,可按学科浏览。课程来自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台湾国立交通大学等国内外高校,但是不能按学校浏览。所有课程资源可以在线观看,也可以下载,并提供分享到QQ 空间、微博、人人网等。但是国外的课程没有提供中文和英文字幕。

3 台湾开放获取课程资源

3.1 OOPS 计划[11]

OOPS 是 Open source、 Open Courseware Prototype System 的缩写,台湾称开放式课程计划,致力于将国外开放课程推广,由朱学恒于2004年启动。该计划从翻译MIT 开放课程起家,口号是“创作共享,天下为公”,希望借此打破英语语言障碍、贫富差距造成的知识鸿沟,让华人师生能够更便利、全免费接触到世界一流教育资源。

OOPS 有三个入口,世界各翻译计划入口(www.myoops.org/main.php)、繁体中文版(www.myoops.org/twocw)、和简体中文版(www.myoops.org/cocw)。已经翻译好的名校课程放在第一个网址,这些课程资源类型包括上课视频、毕业演讲和TED 演讲。该主页只有热门推荐课程、热门评论课程和最新上线课程的简单分类,没有学科分类。课程提供内容说明、教授介绍、课程章节,录像视频只能下载,不能在线观看。未来新课程将放置于新版本网站(www2.myoops.org/main.php)。从繁体中文版和简体中文版访问,有关于OOPS 计划的介绍及报道,并设麻省理工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犹他州立大学、塔夫茨大学的开放课程专区,提供各开放课程首页链接、OCW 介绍、常见问题和所有课程列表。所有课程按学院、学科分别列出,并提供翻译中、即将完成和认养中等状态标识。该网站还提供其他开放课程计划的链接,如日本开放课程、相变与复杂性质研究小组、哈佛进修学院远距教育计划等。

3.2 台湾开放式课程联盟[12]

台湾开放式课程联盟(TOCWC)由交通大学筹建于2008年初,于2008年12月24日正式成立,指导单位是“教育部电算中心”。目前,该联盟拥有“国立”中山大学等共28 所大专校院,各成员院校根据学科教学特色,积极拓展不同领域的开放式课程内容。如交通大学已推动理学院基础学科课程,并努力拓展至其它院系;台湾大学与政治大学将以通识教育课程作为起点;台湾师范大学将以保存知识的概念典藏经典课程;TOCWC 的网站对这28 所学校的开放式课程发展历史、课程特色和推荐课程做详细的介绍,并对各院校的开放式课程进行链接。

台湾开放式课程联盟共有课程1 032 门,分为总类、哲学类、宗教类、自然科学类、应用科学类、社会科学类、中国史地类、世界史地、语文类和美术类十个大类。读者可以按类别浏览课程,也可以按院校浏览课程,还可以通过院校名称、课程名称和授课老师进行课程检索。该网站没有直接提供课程,均是链接到各院校的开放课程系统。

台湾开放式课程联盟正在计划收集各校精彩的演讲制作成移动载具APPs(O-John),让民众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利用移动载具观赏名家精辟演讲,鼓励更多人进行自我学习、终身学习。

4 国外开放获取课程资源

4.1 国际开放课程联盟(OCWC)[13]

OCWC 由The William And Flora Hewlett 资金会赞助主办,是由众多致力于推进开放课程的大学和相关组织组成的全球性社区,是拥有包括哈佛、耶鲁、麻省理工学院等200多所高等教育机构和相关教育组织的联合体,其使命是促进全球共享教育资源。OCWC 成员提供了14 000 多门课程,课程资源可按语言浏览,共有25 种不同语言的课程资源;也可按信息源浏览,共有62 个开放课程信息源。但在OCWC 没有直接提供资源下载,仅提供课程信息,课程资源需要通过链接到信息源使用。

OCWC 成员来自世界各地,分为高等教育机构、机构联盟、民间组织成员和公司类成员四种类型。中国加入OCWC的高校有大连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机构联盟成员有CORE 和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另有3 个民间组织加入,分别是网易、干部教育培训网、中国开放教育网和互动百科。

4.2 大学开放教材[14]

大学开放教材计划是一场提高对大学教材开放获取的关注度的运动,由The William and Flora Hewlett 资金资助,资源来自16 个教育类的盈利和非盈利机构,接受了200 多家大学成为会员。开放教材分为微观、宏观经济学、美国历史、社会学导论等12 个专题,按学科分为艺术、商务、经济等24 大类,每个类下面都分为不同的二级类目。教材没有直接在网站显示,而是链接到合作伙伴的网址进行阅读。教材可以在线阅读,但是不能下载,下载需要付费。

4.3 OER COMMONS[15]

OER COMMONS(开放教育资源中心)由The William and Flora Hewlett 资金资助,教育知识管理研究学会ISKME 2007年2月创办。OER COMMONS 和120 个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合作伙伴包括高校开放课程、实验中心、计划小组等,由他们提供开放课程资源,OER COMMONS 对这些资源进行资源描述、学科分类、关键字段标引。用户可以根据学科、资源层次、资源类型、媒体格式等对资源进行不同方式的浏览和检索。这里的资源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的课程资源,所有的资源都是链接到合作伙伴网址使用。

4.4 MERLOT[16]

MERLOT(Multimedia Educational Resource for Learning and Online Teaching),用于学习和网上教学的多媒体教育资源库。它是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的一个项目,由高等教育机构和社会学术团体协办。该项目创办于1997年,截至2012年11月25日,资源数是39 057 份,成员达108 882个。MERLOT 是一个免费开放的在线社区,在这里从事高等教育的教职员和学生可以共享学习资料。MERLOT 的目标是通过提高经专家评论的学习资料的数量和质量,从而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和学习效率。

MERLOT 的资源主要在Learning Materials 栏目,分艺术、商务、教育、人文科学、数学与统计、科学与技术、社会科学和劳动力发展八个学科类别,其下再分二级学科。资源类型包括动画、开放教材、期刊论文、试题、作业、案例学习、演讲稿件等。资源可按题名、学科检索,还提供高级检索。MERLOT 本身不提供资源,所有资源链接到其他网址使用。

5 结语

国外开放课程建设已经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从MIT 首次提出公开课程理论,到如今近500 多所高校建成公开课程。国内引进了丰富的国外课程资源,CORE、网易公开课、OOPS 均提供有中英文字幕的国外名校课程。台湾的开放课程建设自2008年后也日见成熟,效果显著。随着高校越来越重视开放课程资源,国内高校开始着手建设开放课程资源。2011年复旦大学筹资实施“人文振兴计划”,其中有1 500万元用于国际学术交流,准备搭建成“复旦——光华杰出人文学者讲座”网络公开课,并协同网易公司共同推出。

面对这些丰富的开放课程资源,如何按照本院校的专业特色和课程教学需求,将本校建设的课程资源、网络开放存取的课程资源进行整合,以图书馆网站为服务平台,利用网站主页提供开放获取精品课程资源的信息导航服务,将成为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的重要内容。将这些课程资源加以详细介绍和使用说明,参考学科专业课程教学建立各级别的类目树结构,与读者建立在线互动联系方式等,让教师、学生充分利用开放获取课程资源,从而达到图书馆为教育教学服务的目的,这才是研究开放课程资源的最终意义所在。

1 张福生.课程资源共享及其实践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2(9):60~63

2 链结世界教育资源开放脉动拓展全新视野[EB/OL]. http://www.tocwc.org.tw/portal_g7.php?button_num=g7,2012-11-18.

3 What's OCW[EB/OL].http://www.ocwconsortium.org/en/aboutus/whatisocw,2012-11-18.

4 张轶斌.国际OER 研究回顾[EB/OL].http://www1.openedu.com.cn/elt/27/3.htm,2012-11-18.

5 中国开放教育资源联合体[EB/OL].http://www.core.org.cn/,2012-11-18.

6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EB/OL].http://www.jingpinke.com/,2012-11-18.

7 网易公开课[EB/OL].http://open.163.com/,2012-11-18.

8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EB/OL].http://www.icourses.edu.cn,2012-11-18.

9 大学课程在线[EB/OL].http://realcourse.grids.cn,2012-11-18.

10 中国教育在线——开放资源平台[EB/OL].http://www.oer.edu.cn/2012-11-18.

11 OOPS [EB/OL].http://www.myoops.org/main.php,2012-11-25.

12 台湾开放式课程联盟[EB/OL].http://www.tocwc.org.tw/2012-11-25.

13 OCW Consortium [EB/OL].http://www.ocwconsortium.org/2012-11-25.

14 College Open Textbook[EB/OL].http://collegeopentextbooks.org,2012-11-25.

15 OER COMMONS[EB/OL].http://www.oercommons.org,2012-11-25.

16 MERLOT[EB/OL].http://www.merlot.org,2012-11-25.

17 池塘. 复旦大学携手网易首开网络公开课共享优质人文学术资源[J].中国远程教育,2011(4):74

18 张荣超. 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发利用开放获取精品课程资源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2):74~76

猜你喜欢

精品课程公开课资源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裸课,语文公开课的一次自发性嬗变
第一次公开课
公开课
公开课,希望不再是作秀
高等职业教育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与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促进教学质量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