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侵袭转移及血浆核黄素水平的关系

2013-01-07张炜炜阿布力克木毛拉尤甫阿仙姑哈斯木超玛依努尔艾力

中国肿瘤临床 2013年3期
关键词:分化腺癌核黄素浆膜

张炜炜 阿布力克木·毛拉尤甫 阿仙姑·哈斯木 郑 超玛依努尔·艾力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第3位[1-2]。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具有其独特的地理文化环境和生活方式,是胃癌高发区之一。胃癌的发生是感染、饮食、环境、营养状况和遗传等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大量的动物实验、临床观察及干预实验都已证实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人胃癌最主要的致癌原[4]。国内外研究[5]结果显示,胃贲门癌与食管癌有着相似的发病风险因素如营养缺乏、蔬菜水果的低摄入量等。研究[6]发现C20orf54是贲门癌和食管癌的高易感基因。C20orf54位于常染色体20p13,共有5个外显子,编码的蛋白为核黄素转运蛋白[7],其主要功能是将核黄素由细胞外转入细胞内[8]。因此,研究Hp感染、核黄素缺乏与胃癌预后具有一定临床应用意义。本研究对胃癌患者进行了Hp感染检测和血浆核黄素水平的测定,通过统计学处理,进一步探讨Hp感染与胃癌患者侵袭转移及血浆核黄素水平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入院手术胃癌患者60例,均经胃镜、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其中Hp感染组32例,中位年龄61(25~83)岁,组织学类型为低分化腺癌18例、中分化腺癌12例、高分化腺癌2例。无Hp感染组28例,中位年龄52(36~75)岁,组织学类型为低分化腺癌12例、中分化腺癌10例、高分化腺癌6例。两组年龄、性别、胃癌组织学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液样本采集:分别抽取60例胃癌患者血液标本5 mL,选择EDTA作为抗凝剂,混合3~5 min,2 000~3 000 r/min离心20 min,收集上清液,-20℃冻存待测。

1.2 研究仪器与试剂

美国Waters公司的Waters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和Waters2475荧光检测器、蛋白沉淀板、正压装置、色谱柱、美国离博中国有限公司的液相专用纯化水(MILLIQ,serial0002)。

1.3 方法

1.3.1 Hp检测 近2周内未用抗菌素、抑酸药物,胃镜检查时行Hp快速尿素酶试验、Warthin-starry组织学染色及14C-UBT,其中任意2项以上结果阳性为Hp感染[9],3项均阴性为无Hp感染,仅1项阳性者于病例入选时已剔除。

1.3.2 血浆核黄素测定(高效液相色谱)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胃癌患者血浆核黄素水平,高效液相色谱系统自动进样器设置在28℃,并配置蛋白沉淀板(SiroccoTM96孔,waters,89013B),正压装置(96孔waters)。使用液相专用纯化水(MILLIQ,serial0002),所有的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使用三个临床血清分组并保存在-80℃冰箱中,进行质量控制。核黄素储备液(5 mmol/L)储存在-20℃的黑暗中以待备用。使用激发波长为450 nm,发射波长为520 nm的荧光检测器检测核黄素。色谱柱:SymmetryshieldTM RP-C18,色谱柱(4.6 μm×25 cm,5 μm);流动相:甲醇(5 mmol/L)-乙酸铵(体积比35∶65,pH 5.75),流速0.60 mL/min,测量峰面积并量化。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两样本间均数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结果。

2 结果

2.1 Hp感染与胃癌浆膜侵袭、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单因素分析中显示Hp感染、核黄素水平、淋巴结转移均影响胃癌浆膜侵袭,Hp感染、核黄素水平、浆膜侵袭均影响胃癌淋巴结转移(均P<0.05)。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p感染、核黄素水平均为影响胃癌浆膜侵袭、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表1~3)。

表1 各观察指标与胃癌浆膜侵袭、淋巴结转移的单因素分析结果Table1 Univariate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observed indicators and serosal invasion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Continued Table1) N metastasis Positive case Positive rate χ2 P20 16 50.00%80.00%5.000 0.025

表2 各观察指标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多因素分析结果Table2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lymph node metastasis

表3 各观察指标与胃癌浆膜侵袭的多因素分析结果Table3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serosal invasion

32例Hp感染组中,20例有浆膜侵袭(62.5%),24例有淋巴结转移(75.0%)。28例无Hp感染组仅4例有浆膜侵袭(14.3%),12例有淋巴结转移(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 1,表1)。

2.2 血浆核黄素水平与胃癌浆膜侵袭、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胃癌无浆膜侵袭组、无淋巴结转移组血浆核黄素水平分别为1.870 6 ng/mL、2.381 1 ng/mL,高于浆膜侵袭组、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0.733 1 ng/mL与0.795 0 ng/mL),两组血浆核黄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4)。

表4 血浆核黄素水平与胃癌浆膜侵袭、淋巴结转移及Hp感染的关系Table4 Relationship among the plasma riboflavin level,serosal invasion,lymph node metastasis,and Hp infection

2.3 Hp感染与血浆核黄素水平的关系

胃癌无Hp感染组的血浆核黄素水平(1.667 4±0.3700 9)ng/mL高于Hp感染组(1.220 7±0.177 27)ng/mL,血浆核黄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3 讨论

胃癌的形成机制非常复杂,受到饮食、环境、免疫、遗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经证实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但其致癌机制尚不清楚,许多研究证实Hp感染者胃癌前病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感染者。胃癌患者中存在Hp感染的胃窦黏膜中细胞凋亡和增殖均增加,且增加的程度与炎症的程度密切相关。在胃癌发生发展中,Hp可能通过促进某些调控基因的异常表达,导致胃黏膜上皮细胞增殖与凋亡失衡,引起胃黏膜异常,最终导致胃癌[10-11]。目前公认Hp感染可使癌基因激活和使抑癌基因失活,从而导致胃癌的发生。从本研究可以看出胃癌组织中Hp感染组的浆膜侵袭率、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无Hp感染组,而Hp感染组血浆核黄素水平低于无Hp感染组,证明Hp感染可促进胃癌的侵袭与转移,影响核黄素的吸收,加快胃癌的恶化,缩短生存期。已有报道,胃癌Hp阳性者5年生存期短于Hp阴性者[12]。Hp感染胃癌浆膜侵袭和淋巴结转移增多,血浆核黄素水平偏低,提示有效防治Hp感染,增加核黄素摄入,可能对胃癌的预防、治疗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核黄素又称维生素B2,是人体内两种黄素辅酶,即黄素单核苷酸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种辅酶与多种蛋白结合形成黄素蛋白,参与机体的生物氧化反应及能量代谢。核黄素缺乏可以引起体内多种代谢障碍。理由是核黄素缺乏与上皮损伤有关,因此核黄素是维持组织完整所必需的。核黄素缺乏过程中,小鼠上皮组织病理变化是胃黏膜上皮萎缩、过度角化和过度增生,并认为核黄素缺乏的病理变化与食管癌、胃癌的发生有一定联系,因为核黄素有维持食管、胃上皮完整性的功能。本研究表明,无浆膜侵袭、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血浆核黄素水平高于浆膜侵袭、淋巴结转移组。与文献报道一致[13],说明维生素B2缺乏与胃癌高发及胃癌预后有密切的关系。就目前的资料而言,提倡在癌症特别是食管癌、胃癌高发区较普遍地增加膳食中核黄素的摄入量,可能对于预防癌症和保证健康具有一定的益处。迄今,国内仅进行过食管癌高发区正常人群血液维生素A、B2、C水平的测定,未行过胃癌幽门螺旋杆菌与血液核黄素水平之间关系的研究工作;至于胃癌与维生素关系的现场调查研究,国内未见报道[14]。本研究为胃癌的病因学和预防措施,提供了有价值的客观资料。

综上所述,Hp感染胃癌浆膜侵袭和淋巴结转移增多,表明在慢性胃炎→胃黏膜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癌变模式中[15],Hp可能起着先导作用,提示有效防治Hp感染,可能对胃癌的预防、治疗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患者血浆核黄素水平低,胃癌浆膜侵袭和淋巴结转移增多,表明核黄素缺乏导致体内多种代谢障碍,从而可能影响胃上皮完整性的功能,增加胃癌的风险。Hp感染组的胃癌患者血浆核黄素水平低于非Hp感染组,提示胃癌患者中有Hp感染,且血浆核黄素水平低的患者肿瘤分期晚、预后差。近些年又发现,Hp还可造成人体铁、铜、维生素等微量营养素的缺乏,进而诱发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甚至可诱发某些肿瘤[16],与文献报道一致。但Hp感染引起核黄素吸收障碍的机制尚不清楚,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Hp感染后破坏胃上皮的正常功能,从而影响核黄素的吸收;血浆核黄素水平低,不能保证胃上皮完整性的功能,更易于引起Hp感染,因此明确Hp感染与核黄素的关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将会从分子水平阐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患者侵袭转移及血浆核黄素水平的关系,为胃癌的防治提供新的理论和方法。

1 Yaghoobi M,Bijarchi R,Narod SA.Family history and the risk of gastric cancer[J].Br J Cancer,2010,102(2):237-242.

2 Li W,Zeng J,Li Q,et al.Reptin is required for the transcription of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and over-expressed in gastric cancer[J].Mol Cancer,2010,9:132.

3 王建馗,冯义朝.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局部浸润的相关性[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0,18(3):268-270.

4 Bornschein J,Malfertheiner P.Gastric carcinogenesis[J].Langenbecks Arch Surg,2011,396(6):729-742.

5 Yu X,Zhang T,Zhang H,et al.Comparison of lifestyle and living environment among high risk immigrant and low risk host residents:implications for esophagealcancer etiology[J].Asian Pac J Cancer Prev,2010,11(6):1827.

6 Kamangar F,Chow WH,Abnet CC,et al.Environmental causes of esophageal cancer[J].Gastroenterol Clin North Am,2009,38(1):27.

7 Wang LD,Zhou FY,Li XM,et al.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n Chinese subjects identifies susceptibility loci at PLCE1 and C20orf54[J].Nat Genet,2010,42(9):759.

8 王立东,宋 昕.环境和遗传因素交互作用对食管癌发生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6(1):1.

9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旋杆菌共识意见(2003.安徽桐城)[J].中华消化杂志,2004,24(2):126-127.

10 Mgraud F,Lehours P.H elicobacter pylori and gastric cancer prevention is possible[J].Cancer Detection and Preven tion,2004,28(6):392-398.

11 夏 研,徐 红,孙 岩,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中CDK1表达的关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30(3):266-267.

12 庄小强,郑 杰,林三仁,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黏膜增殖及与胃癌预后的关系[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2,18:174-176.

13 Maynur E,Li DS,Zhang WW,et al.Decreased blood riboflavin levels are correlated with defective expression of the riboflavin transporter 2 gene in gastric cancer[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2,18(24):3112-3118.

14 王顺祥,魏经建,段志友,等.维生素B2、C与食管癌、胃癌发病关系的研究[J].肿瘤,1992,12(2):88-89.

15 庄 园,石 云,邹全明.幽门螺杆菌与胃部恶性肿瘤[J].中国肿瘤临床,2008,35(24):1425-1428.

16 遇常红,王江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导致微量营养素缺乏以及相关疾病[J].中华消化杂志,2006,26:791-792.

猜你喜欢

分化腺癌核黄素浆膜
64排128层螺旋CT对T3和T4a期胃癌浆膜侵犯的判断价值
结直肠癌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理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核黄素磷酸钠的合成研究进展
吡咯替尼对SNU-1胃癌细胞增殖能力及不同类型胃癌组织中钙黏蛋白S100A10表达的影响
以多浆膜腔积液和溶血危象为特征的儿童肝豆状核变性1例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80例胃癌患者腹水常规细胞形态学检查分析
咋给鸡补充VB2
CT浆膜高强化征鉴别诊断T3期与T4a期胃癌
2018年第3期继续教育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