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略读教学研究

2012-12-27崔新月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教学内容课文

崔新月

(大连市甘井子区教师进修学校,辽宁 大连 116033)

小学高年级略读教学研究

崔新月*

(大连市甘井子区教师进修学校,辽宁 大连 116033)

略读教学以语文核心价值为指向,遵循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适度点拨、注重能力迁移、强化总结反馈的原则,按照导课激趣、略知文意、研读拓展、总结反馈的步骤展开。

小学高年级;略读教学;语文核心价值;自主学习;适度点拨

谈到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略读教学是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略读课文是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略读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什么是略读教学

研究略读教学,要先从阅读和阅读教学谈起。

一般意义上的阅读,《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看(书报)并领会其内容。”[1]可见,这个“阅读”包含三个关键词,一是“看”,即通过视觉认识和感知语言文字符号;二是“领会”,即通过思维理解语言文字符号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三是“内容”,即阅读所要感知的对象是语言文字背后的思想内容。因此,只是“看”,没有理解到“意思”不是阅读,不是通过“看”理解到的“意思”也不是阅读。阅读必须有视觉和思维的共同参与,其目标为理解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而不是其他。

阅读教学为阅读赋予了更多教育方面的意义和属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2]与一般意义上的阅读相比,语文课上学生的阅读不仅要理解思想内容,还要学习表达技巧。用看电视剧来打比方,一般的观众只要看懂电视剧的意思即可,而专业的观众则要在此基础上思考怎么样拍电视剧才能好看。从阅读的概念理解阅读教学,是通过教师“教”和学生“学”使学生学会怎样“看”,怎样“理解”,即学会自己阅读,培养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略读作为一种阅读方式,相对于精读而言,意在略知文章的大致内容,从整体上把握阅读材料的大致意思,判断阅读材料的重点要点。略读教学也有别于略读。略读只是一种阅读的方式,它的任务比较单一,只是为了获取相关的信息。而略读教学则是一种教学活动,它承担了更为广泛的任务,不止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略读实践中学习略读方法,运用略读方法,提升略读能力。

因此,略读教学作为阅读教学范畴中的一个门类,应该有它独特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应该有特定的教学原则和方法。然而,从笔者听课和调研的情况来看,小学高年级略读教学存在以下误区:(1)略读课等于精读课。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定还是教学环节的安排,都与精读课无异,成为缩微版的精读课。(2)略读课等于自读课。略读课由学生自己阅读,没有明确的学习要求和目标达成,教师的主导作用严重缺失。其实,略读课文是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语文教科书是极为重要的资源,而精读课和略读课又是教科书中的重要内容。精读课重在感受积累语言,训练掌握方法;略读课重在方法的运用;自读课本作为课内阅读的延伸,重在阅读视野的开拓。而且,略读本身又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长远要求。略读作为一种阅读方式,在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乃至各学科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否略知文章大致内容,能否从整体上迅速把握阅读材料的大致意思,能否判断阅读材料的重点要点,将从根本上决定学生的学业能否成功。所以说,通过略读教学使学生掌握略读方法形成略读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略读是人类阅读行为的基本常态。因为从生活的角度来说,常态下的阅读就是略读。我们在日常的阅读中,不可能每次都字斟句酌。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在略读课上的学习更接近于日常的阅读。

二、略读教学的内容

略读课要完成教材中略读课文的学习,但是略读教学的内容并不完全等同于略读课文。在某些学科里,教材的内容就等于教学内容,而语文、英语、音乐等学科却并非如此。语文学科的课文只是教材所安排的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略读课文当然也不等于教学内容。

表1 教材内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定义

从表1可以看出,教材内容大于教学内容。教材内容包括课文、导读、练习等,课文是主体。为行文方便,以下所述教材内容专指课文。课文是一个承载多重意义和价值的综合体,而其中的语文知识、语文方法、语文能力才是语文课堂应该着力给予学生的东西,就是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例如《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文,学生从这篇课文中至少可以获取下列内容: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保护环境的道理,培育爱护家园的朴素情感,了解美国印第安人和首领西雅图的知识,了解印第安酋长西雅图发表演讲的时代背景,学会生字和词语,学习演讲辞的特点,揣摩表达上的妙处……在上述众多意义和价值中,后三者才是语文课所独有的价值,这是只有在语文课上才能够学到的,这也是课文教学的核心价值,也就是我们应该把握的教学内容。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教材内容又小于教学内容。我们设计一节语文课教学内容的依据,除了教材内容之外,还有课程标准、学生现状及个体差异等,这样,教材内容又远远小于教学内容。

因此,我们面对一篇略读课文,就要选择其中具有语文核心价值的内容来组织教学,所谓“用课文教语文”就是这个意思,课文应该成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载体。另一方面,一篇文章所蕴含的语文价值又有可能是多方面的,教师确定某一篇课文的语文核心价值又要遵从于本册教材、本组课文、本篇文章的训练要求和重点,着力将教材、单元、篇目的训练要求和重点落实为一节课的训练重点,使学生一课一得,切忌面面俱到、贪多求全,使本节课的语文训练流于肤浅和空泛。如六年级下册《我最好的老师》,这篇课文处于教材第五组,这一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是:“把握主要内容,体会科学精神的含义,学习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本课据此可以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学生能了解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通过默读与小组合作,学生能理解文章结尾的作用,学会从具体事例中总结道理的写法。(3)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学生能接受“不要迷信书本和权威”的观点。

三、略读教学的基本原则

人教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下册教师用书指出,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参照提示独立阅读、思考,发表阅读感受,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的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交流,还可以用指名朗读的方式,检查读书的效果。从这个意义出发,略读课的基本点在于“略”,是精读课的补充,是精读课习得方法的运用,是精读课所获能力的检测。因此,略读教学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学生自主学习

在略读课上,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感知应该拥有相对的自主权,教师应该提倡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同时,学生要有足够的自主阅读和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尽量少讲。课堂上要有学生安安静静读书和思考的时间,不要用表面上的热热闹闹来掩盖学生思维的浅层次或零思维。教师的作为应该在课前,在个别辅导,而不是占用学生的集体时间。

2.教师适度点拨

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决不等于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决不能完全放任不管。受年龄、知识、能力所限,学生的理解难免出现偏差,这需要教师的适当点拨。适当,还意味着教师要控制讲的“度”。高效课堂要遵循“三不讲”原则,即学生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和同伴互助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也就是说,教师的讲要建立在准确把握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建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

3.注重能力迁移

略读课应该是学生课内语文学习向课外拓展延伸的桥梁和纽带,学生应该把精读课上学会的方法和技巧努力运用到自己的阅读实践中,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的能力迁移搭建平台和空间。

4.强化总结反馈

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有效达成本课的学习目标,教师应该采用多种形式强化学生一课一得的总结,并且利用多种方式反馈甚至检测,进而实现“学什么会什么”的目标。

四、略读教学的一般步骤和教学方法

略读教学的一般步骤是:导课激趣——略知文意——研读拓展——总结反馈。

导课激趣——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具体方法有开门见山导入、预习交流导入、简介作者导入、介绍背景导入、引用评价导入、创设情境导入、设置悬念导入、解题设疑导入、情境对比导入等。

略知文意——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独立阅读从文本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而粗略地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为内容和表达方面的深入探究打下基础。具体方法有圈画、概括、复述、摘记、提纲、表解等。

研读拓展——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等途径,就课文的思想内容或表达技巧进行专题性的重点研读,将精读课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略读课文乃至课外选文中。这一环节是略读教学的重点环节,具体方法有:(1)重点突破法。根据教学重点着重解决一个最主要的问题,抓住重点,突破全篇。(2)长文勾勒法。对于某些长文,通过摘记要点、编列提纲、表解图示等方式抓住课文的骨架,把握整体结构,理解基本内容。(3)集中答疑法。师生质疑问难、释疑解惑,适用于某些内容艰深的文章。(4)练习检测法。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和要求设计习题,让学生边读课文,边完成题目,然后通过学生互相批改、教师抽查或出示参考答案、学生集体校改等方式评价练习或测试结果。(5)以读带写法。有些篇章或者片断适合模仿,便可以指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仿照课文的立意、结构、写法来仿写一篇。(6)美读吟诵法。文质兼美的课文可以通过熟读背诵来完成学习任务。

总结反馈——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沉淀所获得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感悟,同时,对学习过程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反馈和评价。具体方法有总结点拨、畅谈感悟、评价检测、活动展示等。

当然,这几个步骤在实际运用中也可以灵活变通,变通的根本出发点在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着眼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关于略读教学的探讨还有更加深广的领域,也正因为如此,此项研究才更具有现实意义。

[1]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55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7.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Upper-grad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o Read by Skimming

CUI Xin-yue
(DalianGanjingziDistrictTeachers’TrainingSchool,Dalian116033,China)

Skimming teaching points to the central value of Chinese language.The teaching follows the principles of autonomous study,appropriate instruction,focusing on ability transference,strengthening summering up and feedback.It is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steps of arousing interest by lead-in,knowing main idea by skimming,researching by extensive reading,and summering up the feedback.

upper-grades of primary school;skimming teaching;central value of Chinese language;autonomous study;appropriate instruction

G632.3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8-388X(2012)01-0039-03

2011-06-20

崔新月(1969-),男,辽宁瓦房店人,中学一级教师。

惠子]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教学内容课文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舞蹈系成功召开“天津民间舞项目研究
——教材内容”展示与研讨会
背课文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