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二轮复习的有效策略

2012-12-27宋小羽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做题图象分析法

宋小羽

(大连教育学院 高中教师教育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1)

高中物理二轮复习的有效策略

宋小羽*

(大连教育学院 高中教师教育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1)

高三一轮单元复习之后要进行二轮专题复习,本文就二轮复习的策略进行探讨。

高中物理;二轮复习;教学策略

高三一轮复习后学生已经掌握了高中物理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方法,但在解决综合性问题时还经常束手无策。因此在进行系统的二轮专题复习时,教师要掌握复习策略,通过专题复习使学生头脑中膨胀的知识“沉淀”下来,把零碎的、分散的知识串成线,使知识结构化、网络化、系统化;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整合各部分知识,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合理设置专题

为了整合学生头脑中较为凌乱、繁杂的知识,使其系统化、条理化、模块化,并建立起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二轮复习应合理设置专题。在复习中一般从知识归纳和方法归类两方面进行专题划分。

1.按知识划分

力与运动。力是贯穿整个物理学的一条重要主线,运动是物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力和运动的关系是力学部分的核心内容,也是高考第一个计算题的考查热点,复习中首先应让学生掌握教材中力的知识,如万有引力、电场力、磁场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其次要掌握几种典型的运动形式,如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抛体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等。

功和能。功能关系是高考必考内容,因此在第二轮复习中应让学生在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和规律的同时,弄清做功与能量转化之间的关系,养成从能量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

场。重力场、电场、磁场是中学物理重点内容之一,这部分知识在高考试题中所占比例较大,常考常新。

电磁感应与交流电。高考主要考查电路的动态分析(包括变压器的动态分析)、电路中的能量转化关系(包括电磁感应中的能量问题)等内容。

电路。电学实验是高考热点,重点在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测电阻(包括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多用电表的使用,以及热敏、光敏电阻对电路的控制作用等。

2.按方法划分

按方法划分可分为整体与隔离法、图象法、伏安法、极限法、等效法、模型法、对称法、类比法和迁移法等。以图象问题为例,考试大纲要求学生具有阅读图象、描述图象、理解图象和运用图象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用图象解题具有直观、省时、高效的特点,所以图象问题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年年必考,备考中要加以重视。

复习时可以将原来分散于力学、电学、磁学、光学、热学等章节的图象,如v-t、U-I、F-s、Ek-t等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求解图象问题的方法。研究图象问题特别要关注截距、斜率、图线所围面积、两图线交点等。很多情况下,写出物理量的解析式与图象对比,有助于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

二、抓住知识主线构建网络

一轮复习是按照章节的顺序进行的,二轮复习时要打破章节界限,整合教材前后知识,找到相互关联点,挖掘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

布鲁纳认为,学一门课程,关键看他是否掌握这门课程的基本结构。知识具有层次结构,即知识之间的联系,学习物理概念要清楚物理概念间的联系,这样才能简化思考过程,达到迅速解决问题的目的。二轮复习时要从整体出发重新认识所学的知识,突出主干知识,抓住重点,了解知识间的纵横联系,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如场的概念贯穿整个高中物理,复习时可以归纳成网络结构图。(如图1)

图1 结构网络图

结构图有助于学生构建出清晰的知识脉络,找到场的共性的东西,实现知识的正向迁移。物理规律的总结使用框图形式,能深刻地揭示概念、规律之间的本质联系,有利于知识的结构化,使学生一目了然。

三、瞄准中等难度试题,精选典型题

教师要对各种复习资料仔细分析,尽量不要用成套的试卷,而应根据高考的重要考点、难点,学生经常出错的问题,精心设计或选择试题。高考理综物理命题以中等难度试题为主,所以在复习时应摒弃过难、过深的试题,瞄准中等难度试题。通过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审题,通过比较,找出共性,分析差异,形成解题思路,总结规律和技巧,达到解答的规范性,帮助学生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方法,培养能力

二轮复习时做题要适当,不要搞题海战术。做题是为了掌握解题的具体步骤、关键环节、易错点及常用的解题方法,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做过的题进行分析归类,总结提炼解题方法,培养其解题能力。物理试题中常用的基本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受力分析法、运动分析法、过程分析法、状态分析法、能量分析法、动量分析法和图象分析法等。

加强建模意识的培养,采用模型方法归类,整合前后知识,利用知识迁移,提高解题能力。对常用的过程模型如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等的基本问题的处理方法要熟记在心。

总结重要的二级结论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如绳端物体速度分解:运动速度是合速度,可分解为沿绳的分速度和垂直绳的分速度;物体刚好滑到小车(或木板)一端的临界条件是物体滑到小车(或木板)一端时与小车速度相等;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两个物体距离最大(小)的临界条件是两者速度相等。

五、回归教材本源,重视基础知识复习

不论高考试题如何变化,其基本规律是不变的,万变不离其宗。因此只有抓基础,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对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不仅要求学生会背,而且要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其内涵和外延,通过相近、相关概念和规律的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最终将这些规律和概念系统化,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并灵活运用。特别是选修模块,考试难度要求不高,复习时要回归教材,尽量做到面面俱到,要关注一些记忆性较强的知识点。

六、重视反思,查缺补漏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一些学生高中三年虽然做了很多题,但考试成绩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只注重做题的数量,忽视了解题的质量;只注重做题的结果,忽视了解题的过程分析及解题后的反思环节。解题后的反思主要包括对题意理解的反思,对试题涉及知识点的反思,对解题思路形成的反思,对解题规律的反思等。

在经过系统的一轮复习后更应加强对错题的分析和研究,及时查缺补漏。一是对考试大纲“知识内容表”中知识点进行研读,对照自己的情况,查清哪些知识还没掌握到位,争取全面掌握高考中要求的知识点。同时通过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找出知识的连接点和交叉点。二是对做过的练习和试卷中的错误进行仔细分析,将错题归类并进行矫正,避免重蹈覆辙。

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有内化、理解、掌握知识的过程,教师讲得再多再好,最终需要学生自己消化理解。教师在复习时要注意对同一知识点不同角度的考查,减少盲目练习,针对学生的薄弱点设计练习题,提高复习效率。

G633.7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8-388X(2012)01-0034-03

2011-12-10

宋小羽(1965-),女,吉林白城人,中学高级教师。

阅力]

猜你喜欢

做题图象分析法
异步机传统分析法之困难及其克服
函数y=Asin(ωx+ϕ)的图象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聚焦高考选做题中的解不等式问题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从图象中挖掘知识的联结点
“有图有真相”——谈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
基于时间重叠分析法的同车倒卡逃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