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中图形图像处理类图书分类研究

2012-12-23吕静平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湖北武汉430070

图书馆建设 2012年8期
关键词: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图形学中图法

吕静平(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 湖北 武汉 430070)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第5版)于2010年9月出版,其修订在较大程度上反映出学科与知识体系“吐故纳新”的特点,使编目人员更易操作,但仍未臻完善。笔者仅就“TP391信息处理(信息加工)”类目中图形图像处理类图书分类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修订建议提出自己的看法。

1 《中图法》(第5版)“TP391信息处理(信息加工)”类目的改进及其思路

此次修订新增类目1 631个,停用或删除类目约2 500个,修改类目约5 200个[1]。其中,TP类增删改幅度最大,《中图法》(第4版)直接列类为623个,《中图法》(第5版)新增89个类目[1],新增类目比例达到总数的14%,修改比例达到16%,删除率达到8%。而“TP391信息处理(信息加工)”类目新增下位类10个,停用类目3个,更改类名13个。这一变化反映出此次修订的一个基本思路:对新学科、新事物、新主题的关注,体现出学科专业的最新发展方向。《中图法》(第5版)“TP391信息处理(信息加工)”类目下的分类如下:

值得注意的是,“TP391信息处理(信息加工)”类目下的一级类目有3个已经被停用,反映出与之相关学科近年来的发展颓势,同时也折射出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态势,这空出来的3个类目为信息处理类图书的进一步分类、优化提供了空间。

2 《中图法》(第5版)图形图像处理类图书分类问题

《中图法》(第5版)“TP391.4 模式识别、射频识别”类目的分类如下:

《中图法》(第5版)“TP391.4 模式识别、射频识别”类目的设置存在明显的问题,如“TP391.41图形图像识别”类目已经不能涵盖图形图像软件的应用,不能准确反映计算机科学的最新发展趋势及其所导致的馆藏图书的变化状况。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TP391.41图形图像识别”类目馆藏图书达5 000多种,占用书架10多个,其中绝大多数图书都属于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形图像类,而属于图像识别的图书不过寥寥数种。显然,在计算机科学的最新发展中,计算机图形学已经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分支,其内容与图形图像识别仅在图像的预处理上有所重叠,而大量图形图像软件的应用完全与图像识别无关。这导致在当前各图书馆藏书中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类别的与现代设计活动中图形图像处理相关的信息处理方面的图书,在分类时仍然被委屈地放置于“TP391.4 模式识别、射频识别”类目下的“TP391.41图形图像识别”类目中。而“模式识别是研究一些自动技术,依靠这些技术,计算机自动地(或者人进行少量干涉)把待识别的模式分到各自的模式类中去”[2]。这与我们常用的图形图像软件(如Photoshop、Maya等)的运用基本没有联系。至于所谓“图像识别”,是“对表征事物或物理现象的各种形式的物理数据、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对图像进行描述、辨认、分类和解释的过程”[3]。其目的是对图像进行描述、辨认、分类和解释,虽然也有图像的处理(一般被称为图像的“预处理”),但仅仅是简单的处理,是为模式的辨析服务的。

从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应用的最初形态来看,图形图像识别中所包含的图像预处理的内容正是各种图形图像软件赖以形成的基础,二者可以说是“同源”的。但是,随着各种图形图像软件的迅速发展,“模式识别”中的“图像预处理”已经远远不能涵盖现有的与设计相关的数字图形图像处理方面的内容,二者开始“分道扬镳”。“同源而异流”准确地概括了模式识别中的图形图像预处理与设计活动中的数字图形图像处理的关系,而这一理解未能成为《中图法》(第5版)“TP391信息处理(信息加工)”类目中的图形图像处理类图书分类的准则。此处我们有必要对图像识别中的图像预处理与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图形图像处理做出区分。图像识别中的图像预处理有一个清晰的目的:为了理性的分类(即识别),它属于计算机智能中的“认识”范畴;而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图形图像处理,其目的是获得一个具体可感的形象,形象本身就是其目的,而这种形象往往与工业设计、建筑设计、艺术设计等可视化的创造性活动相联系,它所对应的是计算机智能中的“创造”或“实践”范畴。应该说做出这一区分并不困难,但问题在于人们习惯上认为,图像的预处理也是图像处理(这是对的),进而认为图像处理就是图像的预处理、就是图像识别(这却是错误的)。

《中图法》(第5版)出现的这一问题恰恰是因为以往的计算机应用过分强调图形图像捕获与识别,但目前图形图像的捕获和识别与计算机图形学已经分化为两支,对图形图像的捕获与处理则成为计算机图形学的主体,而图形图像的捕获与识别在计算机图形学中虽然仍有基础性作用,但已经不再是核心环节,因而将“TP391.411计算机图形学”类目从“TP391.41图形图像识别”类目中分离出来非常有必要。而下面笔者提出的改进建议仍然与《中图法》(第5版)的思路一致,即要反映出新学科、新知识增长点、快速增长的某类图书等的新变化,对“TP391信息处理”类目进行完善,而这正是一个典型的“模式识别”。

3 对《中图法》(第5版)中图形图像处理类图书的分类建议

根据《中图法》历次修订的思路,对于计算机图形学及数字图形图像处理类图书的分类,笔者有如下建议:

(1)启用已经停用的“TP391.5”类号,并将其重新命名为“计算机图形学与图形图像处理”,使其与“TP391.4模式识别、射频识别”类目同级。

(2)对“TP391.4模式识别、射频识别”类目下的“TP391.41图形图像识别”类目做出如下调整:取消“TP391.411 计算机图形学”类目和“TP391.414三维动画制作”类目,并对其余的类目重新排序,删除现有注释中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应用入此。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开发研制入TP317;计算机辅助制图入TP391.72”,将这些注释内容移入新的“TP391.5计算机图形学与图形图像处理”类目中。 “TP391.41图形图像识别”类目具体如下:

TP391.41 图形图像识别

TP391.411 图形识别

TP391.412 图像识别

(3)在“TP391.5计算机图形学与图形图像处理”类目下设置如下类目:

TP391.5 计算机图形学与图形图像处理

TP391.51 计算机图形学

TP391.52 数字图形处理

TP391.521 平面图形

TP391.522 立体图形

TP391.53 数字图像处理

TP391.531 平面图像

TP391.532 立体图像

TP391.54 计算机动画制作

TP391.541 平面动画

TP391.542 立体动画

以上看法仅为抛砖引玉,笔者希望能引起图书馆学专家对此类问题的重视,进而对未来的《中图法》(第5版)的修订做出贡献。

[1]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编辑委员会.中国图书馆分类法[M].5版.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7.

[2]肖健华.智能模式识别方法[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1.

[3]蒋先刚.数字图像模式识别工程软件设计[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1.

猜你喜欢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图形学中图法
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F经济类目修订的探讨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未成年人图书馆版)》(第4版)文学类目修订管见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修订与主题词对应分析
突出实践需求的GIS专业《计算机图形学》课程优化改革
《中图法(儿童版)第3版》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类目修订刍议
知识图谱视角下《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研究演进与思考
第7届国际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图形学教学改革初探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教程》(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