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尾骨反弓畸形1例

2012-12-08李永华刘国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2期
关键词:板床尾骨骶骨

毛 毳 李永华 王 伟 刘国红

1 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24岁。尾骨角处间歇性疼痛6年,因卧硬板床加剧3d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尾骨角下缘见一骨性隆起,局部压痛明显,皮肤轻度红肿。无特殊病史,其他检查未见阳性体征。X线检查:骶尾骨正侧位片显示第5骶椎与各尾椎骨性融合,未见关节间隙显示,尾骨生理弧度消失,轻度反弓(图1、2)。影像诊断:骶尾骨融合畸形、反弓。

图1 骶尾骨X线正位片:尾骨生理弧度消失,轻度反弓。图2 骶尾骨X线侧位片:应用Radilauer骶骨测量法进行测定,骶骨曲度指数为8.9%,A线为腹侧弦,B线为骶骨最大深度

2 讨论

通常尾骨数目3~6块不等,以4块多见[1]。原始尾椎由一个中心开始骨化,婴幼儿1~12个月出现第1尾骨,3~10岁出现第2尾骨,10~13岁出现第3尾骨,第4尾骨出现于15~18岁。一般情况下,成年人第1尾椎常与骶骨融合,部分尾椎分段融合也较多见,但整个尾椎融合为一体,并发反弓畸形较少见。正常情况下,骶骨存在一定的生理曲度。可用Radilauer骶骨测量法测定,骶骨曲度指数 =骶骨最大深度(B)/腹侧弦(A)×100%,正常指数>12%。此患者为8.9%,提示骶骨曲度较差。尾骨曲度应延顺骶骨指向前下方,但此患者却表现为反弓,向后外突出,致使局部皮肤隆突,形成“短尾征”,平卧硬板床时受压引起疼痛。出现疼痛时,可进行保守治疗,如局部理疗、封闭等。患者应尽量改变坐姿,即用大腿坐,以减少臀部的持重和压力。睡眠时取侧卧位,避免硬板床直接压迫患处。如果疼痛反复发作,并发尾骨韧带或筋膜慢性炎症,则首选手术切除尾骨,效果良好。

[1]Freyschmidt J, Brossmann J, Sternberg A, et al.骨放射学—正常与早期病理表现的界定.5版.徐文坚, 刘吉华, 肖德贵, 译.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743-747.

猜你喜欢

板床尾骨骶骨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如何正确选择床垫
常搓尾骨防治老年人便秘
一张门板床
骶骨功能不全性骨折的99mTc-MDP SPECT/CT影像特征
常搓尾骨防治老年人便秘
尾骨区疼痛是怎么回事?
骶骨衰竭骨折的18F-FDG PET/CT显像分析
睡板床不是睡床板
睡硬板床≠睡硬床板
MRI在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