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现状分析

2012-11-21李洪莲周海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7期
关键词:使用率儿科药师

李洪莲 周海燕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特抗菌药物不断问世,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临床上应用抗菌药的现象普遍一些滥用,不合理使用的现象[1]。为进一步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保证抗菌药物的应用安全、有效,笔者对我院2011年4月份出院病例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011年4月份出院病例总数为1268例;其中作用抗菌药物的病例为820例,如表1。

表1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例)

2 结果

全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7.24%。其中儿科、五官科是90%以上,抗菌药物使用率极高,普通外科,骨科、妇科是80%以上90%以下,抗菌药物使用率普通高,神经外科是其次。然后是各内科,其后是肿瘤外科和透析科。经调查临床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是存在的,儿科、内科在病毒感染性疾病诊断明确的情况下,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仍然存在。本调查中,细菌培养加药敏实验15例,18%阳性率46.67%。

3 讨论

3.1 对抗菌药物的使用医患双方有待更新观念:市场经济的逐渐建立,促进了药品制造企业经营体制的转变。随着中外合资,各种联营、民营企业的出现,抗菌药物品种更新换代越来越快,所谓的新品层出不穷,促销方式及手段多种多样,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面对这些不断出现的“新”“特”药。调查结果显示[2-3]:片面追求应用“新”“特”药,盲目的选用抗菌药物势必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抗菌药物的应用及配伍应根据患者感染的具体情况结合抗菌药物的特点及药敏试验结果有针对性的选用。本次调查细菌培养次数很少,医生应加深认识、更新观念,提高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率,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儿科138例中134例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达97.10%。《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明确规定是“下列情况下一般不宜常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如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病毒性脑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

以上儿科上感及急性支气管炎为例80%~95%均为病毒所致,所以对于症状较轻的上感及急性支气管炎患儿一般无需抗菌药物治疗。当然目前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医生对并发症的上感及急性支气管炎患者“时兴”静脉滴注抗菌药物,由于医生行为的影响,家属或患者也乐于此道,常常主动要求医生给本不该静脉滴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静脉滴注抗菌药物,形成恶性循环。因此纠正目前这种局面医患双方都均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3.2 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管理:要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切实掌握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严格制度,加强管理,进一步健全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制度,交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列入医院全面质量管理中。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做到有章可循,有据所查。抗菌药物的应用合理与否、反映一所医院基础治疗质量。如何使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更加规范,合理应引起医院的高度重视。应跟踪分析,加强指导,使抗菌药物的管理切实落到实处,分期分批对全院临床医师进行抗菌药物分线分级专项培训,积极引导鼓励临床医师自觉遵守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原则。

3.3 实现医生、护士、药师三位一体的治疗模式:临床药剂在我院发展刚刚起步,但相信不远的将来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使用的决策中能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临床药师在医生与患者之间能起到桥梁的作用,临床药师用自身的知识向患者提供服务,为医师选择药品向患者提供综合治疗服务提供了空间,使“安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了实质性的保障。临床药师的出现实现了医生、护士、药师三位一体的全方位治疗体系,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医疗质量,同时,其治疗过程中的相互协作与交流必然促进三者稳中有降自技术水平的提高,最终实现医疗队伍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临床药师帮助医生走出抗菌药物应用中的误区,正确引导患者与家属用药,力争抗菌药物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最好,使抗菌药物的使用进入良好状态。

[1]吉林医学,2006,27(5).

[2]中国药学杂志,2000,35(2):128-129.

[3]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4).

猜你喜欢

使用率儿科药师
药师“归一”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如何预防磁盘使用率过高?
内蒙古自治区病床使用率预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圆梦儿科大联合
倪鑫:圆梦儿科大联合
基于服务学习方法提高青少年安全带使用率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儿科医联体的安徽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