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心络治疗PCI术后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2012-11-17陶卫国朱可云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5期
关键词:通心络胸痛步行

陶卫国 朱可云

冠心病心绞痛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及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以冠脉介入最常见,冠脉介入治疗无论对缓解心绞痛、改善患者预后还是对改善心功能、抑制心室重构都有重要意义。然而,一部分心绞痛患者即使行完全血运重建仍有心绞痛出现,这对患者带来痛苦,也给医师带来了新的挑战。一些中药对介入术后再发心绞痛有良好作用,这给患者及医师带来新的希望。通心络在冠心病治疗上有丰富临床基础,取得良好效果,本文就通心络治疗冠脉介入术后再发心绞痛的临床实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5月~2011年5月因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包括Q波及非Q波)行首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再发心绞痛患者102例,男59例,女43例,平均年龄(65.3±12.7)岁,所有病例均符合WHO冠心病诊断标准,除外合并糖尿病,恶性肿瘤,严重脑、肝、肺、血液、肾脏疾病;另外既往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史,左主干病变;出现急性及亚急性血栓形成、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NYHAⅢ~Ⅳ级者。

1.2 方法 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治疗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钙通道拮抗剂和硝酸酯类等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加服通心络[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1998)Z-217号],口服,4粒/次,3次/d。连续使用6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合并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观察指标

1.3.1 随访情况 所有患者于开始治疗后每月门诊随访一次,填写调查表格,主要内容有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心绞痛CCS分级。心绞痛症状疗效标准,显效:心绞痛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明显减轻;无效:症状基本与治疗前相同或加重。

1.3.2 超声心动图检查 所有患者于开始治疗前以及药物治疗6个月后,行常规系列标准切面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SDV)、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且均取3个不同的心动周期测定值的平均值。

1.3.3 6 min步行试验 所有患者于住院期间以及药物治疗6个月后进行。试验在50 m的长廊进行,测定6 min内所行走的距离。

1.3.4 不良反应 随访治疗组患者服用通心络之后腹部不适及肝肾功能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PEMS 3.1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29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2%,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6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66.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心绞痛症状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见表1。

2.2 两组间心功能、6 min步行试验比较 治疗组在治疗6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 min步行试验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比较

表2 两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及心功能比较

3 讨论

有研究显示,即使给予完全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和药物治疗,仍有26%的患者出现心绞痛发作。成功的PCI理应明显减轻或解除胸痛,但临床上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成功PCI后仍有不同程度的胸痛伴和不伴有心电图变化及肌酸激酶和肌钙蛋白升高。PCI后胸痛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现象,有研究分析显示,PCI后胸痛的发生率为6.0% ~25.0%,胸痛患者中15.0%~24.0%有缺血性改变。

常见的PCI后再发心绞痛的主要原因有:急性、亚急性和晚期支架血栓形成,不完全血运重建,再狭窄,非靶血管病变的进展,支架“牵张痛”,微血管功能障碍/不适当的血管收缩等[1]。新的研究显示,内皮损伤及功能失调是PCI后再狭窄发生的启动因素,促进内皮恢复已成为预防PCI后再狭窄的新策略。再发心绞痛患者中非靶血管病变的进展占相当一部分比例。非靶血管病变的进展预测因子包括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凝血和炎症等几个方面[2]。病理学研究提示,斑块的组成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倾向的一个关键性决定因素[3]。一项关于心源性猝死系列研究表明,60%的急性冠脉血栓形成是以薄纤维帽病变为基础,而70%的患者中更多的薄纤维帽冠脉病变并没有破裂[4]。

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行PCI术,术后都施行规范冠心病二级治疗及危险因素控制,但所有患者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胸痛,临床显示均为心绞痛发作,因药物已作为规范用药,因此对照组继续维持原治疗,治疗组入选后给予通心络治疗,经连续服用6个月后随访复查,治疗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个月心功能评价中治疗组LVEF优于对照组,且好于治疗前。6个月后6 min步行试验显示,治疗组患者步行长度显著增加,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上数据表明,PCI术后心绞痛患者在服用通心络后心绞痛显著缓解,心功能指标得到显著改善,患者自觉体能得到加强,而未发现显著不良反应。

通心络缓解PCI术后心绞痛原因:通心络胶囊是运用中医络病学说,在益气活血化瘀、搜风解痉通络的治法指导下,研制而成的中药复方胶囊。主要成分为人参、水蛭、全蝎、蜈蚣、蝉蜕、土鳖虫、赤芍、冰片等,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效[5]。对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缺血有明显疗效。研究也发现,通心络胶囊可增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减少丙二醛(MDA)生成,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另外能增加一氧化氮(NO)的合成与释放,可减少内皮素(ET)的合成与释放,从而改善微血管循环功能。

总之,通心络治疗PCI术后心绞痛发作有良好益处,可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时间,改善患者心功能,改善心肌缺血,长期使用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1]Abbate A,Biondi- zoccai GG,Agostoni P,et al.Recurrent angina after coronary revascularization:a clinical challenge[J].Eur Heart J,2007,28:1057 -1065.

[2]Rodriguez-granillo GA,Mcfadden EP,Valgimigli M,et al.Coronary plaque composition of nonculprit lesions,assessed by in vivo intracoronary ultrasound radio frequency data analysis,is related to clinical presentation[J].Am Heart J,2006,151:1020 -1024.

[3]Angiorgi GM,Clementi F,Cola C,et al.Plaque vulnerability and related coronary event prediction by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with virtual histology:“it's along way to tipperary”[J].Catheter Cardiovasc Interv,2007,70:203 -210.

[4]Rodriguez- granillo GA,Garcia - garcia HM,Valgimigi,et al.Global characterization of coronary plaque rupture phenotype using threevessel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radiofrequency data analysis[J].Eur Heart J,2006,27:1921 -1927.

[5]吴以岭.运用络病学说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医络病学说与心脑血管病[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39.

猜你喜欢

通心络胸痛步行
通心络胶囊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系统评价及序贯分析
魔方小区
胸痛中心成立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效率的影响
步行回家
有些胸痛会猝死
六安市人民医院组建胸痛急救网络
通心络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后远近期的临床效果体会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急性非心源性胸痛治疗体会
倍他乐克联合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价值分析
通心络胶囊治疗脑梗死20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