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大泡切除术55例临床分析

2012-11-17吕忠元吴宏艳魏玉峰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5期
关键词:肺大泡自发性气胸

吕忠元 吴宏艳 魏玉峰

肺大泡是胸外科常见病,其破裂常引起自发性气胸,为胸外科急症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开胸探查及胸腔闭式引流术。随着外科腔镜技术的发展,胸腔镜辅助肺大泡切除术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外科医生所接受。在电视胸腔镜辅助肺大泡切除术(VATS)应用的过程中,出现了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VMAT)[1]。本科自2007年开展VMAT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收集2007年2月~2010年2月在本科住院治疗的147例肺大泡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术前经胸部X线或胸部CT诊断为肺大泡。将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3组,开胸手术组(OPEN组),电视胸腔镜辅助肺大泡切除术组(VATS组)和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组(VMAT组)。其中OPEN组共40例,男17例,女23例,年龄17~72岁,平均45.67岁;VATS组共52例,男30例,女22例,年龄21~76岁,平均43.21岁;VMAT组共有患者55例,男31例,女24例,年龄15~69岁,平均45.07岁。

1.2 VMAT手术方法 术前准备同电视胸腔镜,采用全身麻醉,双腔气管内插管,患者取健侧卧位,垫高腋下。选取患者患侧腋中线第7或第8肋间,平行肋间方向切开约1.5 cm,对健侧肺脏行单侧通气,开放患侧气管。从切口经套管置入胸腔镜进行观察,了解病变部位粘连及肺大泡等的情况。根据观察到的病变部位,在相应胸壁投影部位沿肋间方向切开4~6 cm左右切口,用小开胸器撑开,此时可由麻醉师轻微膨肺配合了解肺大泡病变情况。进行探查、分离、止血等操作,切除直径≥1 cm的肺大泡,切除时可以先钳夹肺大泡基底部,轻轻牵拉至切口下易于切除;对于直径<1 cm的肺大泡给予荷包缝扎。胸腔内注入生理盐水,麻醉师配合膨肺并改通气方式为双肺通气,观察有无漏气与出血,对于病变明显的患者可用纱布擦拭胸膜或在肺尖部喷洒无菌滑石粉,最后通过胸腔镜切口放置引流,缝合切口后术毕。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肺炎、肺不张)、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引流管拔出时间以及随访肺大泡复发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差异用t检验;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 VATS组与VMAT组手术时间较OPEN组明显缩短(P<0.05),而VMAT组较VATS组缩短更加明显(P<0.05);与OPEN组相比,VATS组与VMAT组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VATS组与VMAT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OPEN组相比,VATS组与VMAT组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VMAT组较 VATS组降低更加明显(χ2=44.46,P<0.05)。详见表1。

表1 OPEN组、VMAT组、VATS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2 术后相关指标 与OPEN组相比,VATS组与VMAT组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减少(P<0.05),且VMAT组比VATS组减少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OPEN组相比,VMAT组与VATS组术后拔管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VATS组与VMAT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年对患者进行随访,行胸部X线检查,VMAT与VATS组无一例复发,而OPEN组有3例复发。详见表2。

3 讨论

多种病因作用于机体,使肺组织结构发生病变,加之肺泡内压力升高,肺泡壁会相互融合,病变不断进展,在肺脏中形成巨大的囊泡状病变,即肺大泡。肺大泡患者在剧烈咳嗽、猛烈呼吸以及屏气时,骤然升高的肺内压力可以导致肺大泡突然破裂,从而形成自发性气胸[2]。这种常见的胸外科急症,常见于体型瘦长的年青男性,临床诊断上多依赖于胸部X线及CT检查。虽然患者可以通过自愈或闭式引流治愈本病,但本病复发率较高,有研究报道单次发作后复发率为20%左右,两次发作后复发率升高到50%,三次发作后复发率甚至可以升高到80%[3]。因此,对于此病,多数学者主张手术治疗。

表2 OPEN组、VMAT组、VATS组术后相关指标比较

目前,本病的手术治疗方式有两种:开胸手术与胸腔镜手术。传统开胸手术有创伤大、出血多、术后肺功能降低等缺点,与之相比,新兴的腔镜外科则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对呼吸功能影响小等优点[4]。本研究对开胸手术患者与胸腔镜手术患者进行比较分析,胸腔镜手术无论是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量、引流管放置时间,还是在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方面都优于传统开胸手术,说明胸腔镜手术有着不可代替的先进性。

在胸腔镜推广应用的同时,发展出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VMAT),也属于微创手术,因此除了具有胸腔镜手术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鲜明特色。本次研究发现,与胸腔镜辅助手术(VATS)相比,VMAT手术时间显著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术后胸腔引流量更少。有研究称,对于胸腔粘连严重VATS分离较为费时且不安全,此时应采用VMAT,可以在直视下进行分离,因此更为合适。此外,VMAT手术相当节省手术耗材,具有经济性的优势。

综上所述,胸腔镜治疗肺大泡具有传统手术无法比拟的先进性,而VMAT切除肺大泡治疗自发性气胸,具有创伤小、引流量少、手术指征宽等优点,更加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1]潘铁成,殷桂生.胸心外科急症和并发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5.

[2]杭庆雨,付强.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68例[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8,14(4):62 -63.

[3]刘延昌.腋下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20例[J].实用医药杂志,2003,8(20):603 -604.

[4]蒋豪杰.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肺大泡临床体会[J].四川医学,2009,6(6):951 -953.

猜你喜欢

肺大泡自发性气胸
全膝置换术后自发性关节僵直的翻修效果
不可逆转的肺大泡该如何治疗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肺大泡并发血气胸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要点
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出现气胸后,患者及其家属如何处理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芒果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组织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