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临床研究

2012-11-13

亚太传统医药 2012年4期
关键词:化瘀扶正胶原

朱 勤

(阜阳市人民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安徽 阜阳 236000)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后产生的一种共同结果,是形成肝硬化的必经病理阶段。目前认为,肝纤维化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它能否进行性发展,除了同各种致肝损伤因素是否持续存在有关外,也同肝损伤病变是否持续活动有关。如肝损伤病变处于静止状态,纤维化较轻,肝纤维化可能会发生逆转。扶正化瘀胶囊抗纤维化具有多途径、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的综合药理学作用,从而使其具有防治肝纤维化的优势。我们通过临床观察,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0月-2010年9月期间门诊的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非肝硬化)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28例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23~62岁,平均43岁;病程1~20年,平均10年。对照组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24~65岁,平均44岁;病程1~22年,平均11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病例纳入标准

诊断参照2006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通过的《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1]所定标准以及2005年12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制定。所有患者均HBsAg阳性,HBV-DNA≤1 000cps/mL,肝功能正常或基本正常,但血清肝纤维化四项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至少有两项不同程度高于正常值。患者均符合非活动期慢性乙型肝炎标准而未达到肝硬化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

(1)方法:两组给予常规VC、复合维生素B口服,戒酒、严格调控饮食。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扶正化瘀胶囊(上海黄海制药有限公司,规格每粒0.3g)5粒/次,3次/d;对照组加服利肝隆颗粒(北京长城制药厂,规格每袋10g)1袋/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24周。

(2)观察指标:治疗期间,定期记录患者临床症状,包括纳差、乏力、腹胀、上腹不适或肝区疼痛(胁痛)等;4、12、24周复查肝功能,24周时检查肝纤维化四项指标。重点观察两组检测前后变化[3],以及两组间治疗前后检测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表1 两组治疗前后(24周)肝纤维化四项指标检测变化比较(,μg/L)

表1 两组治疗前后(24周)肝纤维化四项指标检测变化比较(,μg/L)

注:※与对照组治疗24周后比较,P<0.05;Δ本组治疗24周前后相比较,P<0.05

.32±43.73组别.44±48.36(n=28) 治疗后 142.57±50.60※Δ 107.18±34.82※Δ 109.83±32.75※Δ 110.67±36.29※Δ对照组 治疗前 200.62±50.73 190.16±63.77 150.90±31.42 148.73±48.08(n=28) 治疗后 173.66±63.48 118.78±31.09 115.76±32.55 131 HA LN PC III IV-C治疗组 治疗前 199.24±52.38 193.54±62.71 149.56±33.39 150

2 结果

2.1 结果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四项指标比较,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的肝纤维化指标均有所下降,但治疗组指标平均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24周前后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见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检测,基本保持正常。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 [n(%)]

2.2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肝纤维化是指由各种致病因子所致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导致肝内弥漫性细胞外基质过度沉淀的病理过程,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慢性肝脏疾病均可引起肝纤维化[3]。

肝纤维化也是影响慢性乙型肝炎预后的重要病理改变,而目前研究证明,仅仅抗病毒不能解决慢性乙型肝炎的所有问题,仍需要综合治疗,尤其要重视抗肝纤维化的个性化治疗,以延缓或阻止肝硬化的进展,改善患者预后。中西医不同的思维方法可能是当前谋求个性化治疗策略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组选择病例则是慢性乙型肝炎处于乙肝病毒非复制状态,但是纤维化指标明显增高患者,说明肝纤维化的进展程度与病毒复制并不完全呈正相关。

防治肝纤维化策略主要包括:去除病因;抑制炎症反应;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促进其凋亡;抑制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促进其降解。中医抗肝纤维化的治则主要是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目前,治疗肝纤维化常用的药物有扶正化瘀胶囊、鳖甲软肝片、安络化纤丸等。而扶正化瘀胶囊是较有代表性的中药复方制剂之一,其由丹参、发酵虫草菌粉、桃仁、五味子等6种中药组成,方中丹参活血祛瘀为君药;冬虫夏草补虚损、益精气,桃仁助丹参活血化瘀,共为臣药;松花粉益气润燥,绞股蓝清热解毒,同为佐药;五味子味酸为引经使药。该方是针对肝纤维化的“血瘀正虚”的基本病机,由活血化瘀和益精补虚类药物组成,全方具有扶正补虚,活血祛瘀,益精养肝之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扶正化瘀胶囊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有如下几点[4-5]:①保护肝细胞、减轻肝损伤:肝细胞损伤、坏死是肝纤维化的启动因素,因而阻止肝损伤是防治肝纤维化的重要措施之一。扶正化瘀胶囊能够保护肝细胞,抑制肝细胞的凋亡,且具有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扶正化瘀胶囊能降低急性肝损伤时AST、ALT等的活性,同时还能提高肝组织中SOD活性,降低肝MDA含量。②抑制肝纤维化的形成:扶正化瘀方抗肝纤维化的作用还通过抑制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各个环节实现。扶正化瘀胶囊抑制肝纤维化的作用表现在:抑制HSC增殖;促进活化HSC凋亡;转化生长因子是肝纤维化过程中刺激纤维增生最主要的细胞因子,用扶正化瘀方药物血清温育培养从正常大鼠分离HSC,可明显抑制细胞TGF-171蛋白及其基因的表达。此外,胶原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对维持肝脏正常有着重要作用,胶原过度合成与沉积是肝纤维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扶正化瘀胶囊能够抑制胶原合成与分泌,促进胶原降解。

本研究结果表明,扶正化瘀胶囊具有较好的抗纤维化作用,可以延缓或者阻断慢性肝炎疾病进展,提高生存质量,与国内的相关临床研究结果相似[6-7],而且安全有效、经济、方便,值得临床应用。

[1]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11):866-870.

[2]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13(12):881-891.

[3] 于强.肝纤四项检测对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水平观察[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5):917.

[4] 赵长青,吴艺青,徐列明.扶正化瘀胶囊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6,4(5):467-472.

[5] 蔡卫民.抗肝纤维化药物研究新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2008,43(3):161-164.

[6] 裘志平.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0,45(5):330.

[7] 王洪霞.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观察[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9(3):132-133.

猜你喜欢

化瘀扶正胶原
消痰化瘀降脂方治疗肿块期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
泻火化瘀通窍法对感音性耳聋大鼠HMGB1/RAGE信号通路的影响
基于自噬探讨芪灵扶正清解方抗抑郁作用研究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黑鱼胶原溶液的流变、热稳定性及化学交联改性研究
化瘀解毒健脾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结节的临床观察
画说中医
响应面法优化可口革囊星虫胶原抗氧化肽的制备研究
末端病大鼠跟腱修复中胶原表达的研究
运动对肌腱中胶原代谢影响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