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男子摔跤运动员比赛中临场心理因素的研究

2012-11-07郭露露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6期
关键词:临场心理素质教练员

郭露露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 100084)

国内男子摔跤运动员比赛中临场心理因素的研究

郭露露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 100084)

本论文研究目的是解决国内男子摔跤运动员在比赛中心理不稳定因素,目前男子摔跤运动员在比赛中往往无法发挥真正的实力,心理因素的影响很大,通过对国内男子摔跤运动员比赛中心理因素的调查分析造成心理不利因素的原因,解决问题以保证在今后比赛中更好的发挥竞技水平,全面提高国内男子摔跤运动员整体水平,通过研究更好地发展中国摔跤事业,为摔跤事业做出贡献。本论文研究对象为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男子摔跤比赛预赛的85名运动员。本文通过分析男子摔跤运动员过度紧张的成因,探讨过度紧张对摔跤运动员比赛发挥的影响。从而寻找到几种行之有效的应对过度紧张的方法。研究发现,摔跤运动本身在一般心理特征上具有直接对抗性、激烈竞争性、高度紧张性、环境适应性。

摔跤 心理因素 心理紧张 影响因素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当今的摔跤竞赛,运动员的心理技能直接关系到比赛成绩,运动员之间不仅是技、战术水平的较量,也是心理素质的抗衡。众所周知,随着摔跤运动的发展,运动员间竞争愈演愈烈,对于实力相当的对手来说,胜利与失败往往取决于心理因素,这己经得到广大摔跤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认可。

目前心理训练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特别是摔跤比赛越来越激烈,经常使运动员的情绪发生变化,而这种临赛前的心理状态,对影响技术水平发挥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因素。有的队员因心理承受能力弱,情绪易波动,由此而产生的紧张往往会使技术变形,技术水平会发生极大的变化,水平判若两人。这一切全都是与心理素质有关。所以教练员不仅在要比赛时给运动员在技战术上及时准确的指导和心理上的引导,而且在平时训练中也要抓好对运动员心理素质方面上的培养。本文从我国摔跤项目心理特征出发,对比赛中紧张心理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导致我国男子摔跤运动员产生紧张心理的深层原因,并指导我国男子摔跤运动心理训练的实践,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研究正确指导和帮助我国男子运动员对付比赛中的紧张心理。

表1 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情况一览表

表2 对参加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男子摔跤比赛预赛的85名运动员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1.2 文献综述

笔者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当前国内学界对于摔跤运动员比赛中心理因素的研究不是很多,寇利胜、李兆鹏的《摔跤运动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及训练》一文根据摔跤运动项目的特点与规律,将运动心理学知识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帮助教练员提高对心理训练的重视,加强对运动员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使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充分发挥技战术水平[1]。石红、马志军的《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赛前心理应激调控的研究》一文采用“运动员应激量表”对女子摔跤运动员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优秀运动员在运动受伤、比赛失利、内外压力三个因子上得分高于一般水平运动员,其中运动受伤、内外压力两个因子上出现非常显著差异。李忠山的《谈摔跤运动员的赛前心理训练》一文从比赛环境、对手信息、比赛胜负等角度对摔跤运动员竞赛前心理因素进行研究,探讨摔跤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对比赛的影响,同时提出相关心理训练的方法和手段,旨在帮助广大教练员提高运动心理训练的意识。通过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和训练经验总结,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训练心理素质的目的和方法[2]。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男子摔跤比赛预赛的85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其中国际健将10人、国家健将25人、国家一级50人)平均训练年限8年。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认真阅读教育学(课程理论)、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方面的专著10余部、论文60余篇,为本研究寻求理论支撑。

2.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对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男子摔跤比赛预赛的85名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调查对象比赛中心理状况的现状。问卷发放和回收情况如表1所示。

2.2.3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问卷得到的所有数据进行加工整理,通过Excel软件进行处理,得到各项统计指标的总数、平均数等指标。

3 结果与分析

3.1 问卷调查结果(表2)

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心理因素对我国男子摔跤运动员影响很大。95.18%的运动员过度兴奋排名第一、92.77%的运动员心情难以平静排名第二、90.36%的运动员注意力难以集中排名第三、84.34%的运动员身体状况不佳排名第四、83.13%的运动员消化不良排名第五、79.52%的运动员肌肉紧张排名第六、75.90%的运动员想找人多的地方说话排名第七、71.08%的运动员尿频排名第八。

3.2 摔跤比赛中的心理特点分析

3.2.1 摔跤比赛中直接对抗性

摔跤比赛是在双方队员身体直接接触和对抗中进行的,在竞赛过程中运动员心理和行为的反应没有过多的物质作为中介,直接对抗是摔跤运动一个明显的特点。

3.2.2 摔跤比赛中激烈的竞争性

表3 我国男子摔跤运动员临场应激状态的心理特征

表4 我国男子摔跤运动员临场应激状态的认知特征

摔跤竞赛在每场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内必须得出双方的胜负结果,而且不得有消极行为表现。这一竞赛性质决定了摔跤竞赛具有非常激烈的竞争性,竞争不仅体现在运动的力量、速度、技术、战术,而且也非常显著地体现在心理品质方面。

3.2.3 摔跤比赛中高度的紧张性

摔跤运动员的激烈竞争中,身心皆处于极度紧张状态,竞争情景的紧张远远超出了正常活动,运动员身体和心理的紧张反应也大大加强,竞赛过程对运动员心理过程的发展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有巨大的影响作用。

3.2.4 摔跤比赛中环境的适应性

适应是个体与环境之间保持的协调关系。运动竞赛是特殊的环境,运动员在这一特殊的环境中必须使自己的心理状态与环境保持相对的平衡和协调,才能有助于获得好的成绩。

3.3 摔跤运动员比赛中不良心理反应的基本特征

3.3.1 比赛中临场应激状态的心理特征

如表3的调查结果显示,有89.16%的运动员表示比赛中情绪过于紧张,可见心理紧张问题普遍存在于摔跤运动员群体中;有83.13%的运动员表示比赛中由于过度紧张能够明显感觉到身体状况不佳;有79.52%的运动员表示由于心理紧张导致紧张发涨,有75.90%和71.08%的运动员表示由于心理紧张导致消化不良、食欲不和增长。

3.3.2 比赛中临场应激状态的认知特征

从表4的调查中可以看出:运动员认为导致比赛中心理状态有所变化的原因,最主要的是担心比赛失败、考虑到比赛成绩和任务等,占调查总数的92.77%和89.16%;有85.54%的运动员表示是由于对自己参赛的角色定位不合理导致心理状态发生了变化;有79.52%的运动员表示担心比赛会使自己受伤而使心理状态发生了变化。

3.3.3 比赛中临场应激状态的行为特征

由表5可以看出,由于心理紧张,一些心理准备不足、心理素质差的我国男子摔跤运动员常常会表现为过度兴奋、失眠(95.18%)、心情难以平静(90.36%)、行为忙乱(86.75%)、注意力难以集中(84.34)、烦躁易怒、烦闷(73.94%)、尿频等症状;还有的运动员甚至于赛前睡不着觉,在赛场上技术发挥失常、反应迟钝、应变能力差、阻碍正常的技术发挥,导致比赛失败;而真正心理素质过硬的运动员在赛前已做好了充分准备,表现为头脑清楚,有正确的比赛动机,清楚比赛的任务和目的,精神饱满而稳定,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取得优异成绩。

表5 我国男子摔跤运动员临场应激状态的行为特征

表6 影响我国男子摔跤运动员心理紧张的主观因素

表7 影响我国摔跤运动员心理紧张的客观因素

3.4 摔跤运动员比赛中心理紧张产生的原因分析

3.4.1 影响摔跤运动员心理紧张的主观因素

如表6的统计结果显示:有85.54%的运动员表示由于“想赢怕输,患得患失”导致比赛中心理紧张,在影响我国男子摔跤运动员心理紧张的主观因素中排第一位,若运动员将精力过多地集中于比赛结果,想赢怕输,很容易使情绪陷入极度紧张状态,造成头脑一片混乱,难以正常发挥技术水平。有75.9%的运动员表示由于“缺乏自信,信心不足”导致比赛中心理紧张,在影响摔跤运动员心理紧张的主观因素中排第二位。在摔跤比赛中,那些缺乏自信而又非常渴望取得好成绩的运动员更容易产生极度紧张的情绪。此外,还有59.04%的运动员表示由于“身体反应”导致心理紧张问题的出现。

3.4.2 影响摔跤运动员心理紧张的客观因素

如表7的统计结果显示:有90.36%的运动员表示由于“比赛的环境”导致比赛中心理紧张,在影响男子摔跤运动员心理紧张的客观因素中排第一位。摔跤比赛时的环境氛围要比训练时更热烈,周围有教练员的指导,有裁判员的判罚,有队友及观众加油声、呐喊声等,与平常训练的环境不同,因此,外界环境的变化大大刺激了运动员的中枢神经。有80.72%的运动员表示“比赛的关键时刻”导致比赛中心理紧张,在影响男子摔跤运动员心理紧张的客观因素中排第二位。根据摔跤的规则,在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得一分就获胜,失一分就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运动员拼体力、拼意志,要有不怕输拼到底的顽强精神,这样才能成功,否则将功亏一篑。此外,还有61.45%的运动员表示由于“对手的水平和实力”使得自己心理紧张。

3.5 摔跤运动员比赛中心理紧张状态下应对的训练方法

3.5.1 加强对摔跤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1)加强自我控制力。使摔跤运动员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态,提高大脑对内脏器官活动和思维过程的调节支配能力,加强情绪的稳定性,尤其是比赛中的自控能力。

(2)提高适应能力。心理训练有助于运动员个性心理形成和发展,培养意志力,提高各种适应能力。平时训练应多加强与比赛气势相似的氛围,对运动员进行干扰,让其适应干扰能力,或进行一些模拟性训练。

(3)进行消除疲劳的练习。当运动员在神经系统出现疲劳时,通过心理训练进行克服,采用运动员精神放松训练,催眠训练,气功练习等心理恢复手段,达到运动员恢复的目的。

3.5.2 加强对摔跤运动员的临场指导

(1)赛前教练要向运动员做好交底工作,使运动员明确比赛的任务和目标,对运动员产生一种动力,帮助运动员克服消极因素引起兴奋情绪和振奋情绪,使运动员有充足的信心去战斗。

(2)把经过深思熟虑的作战方案向运动员合盘托出,使之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进而树立必胜的信心。信心很大程度上是“知己知彼”及有相应的对策和制订出完善的作战方案。

(3)教练员还要注意运动员可能出现的情绪波动,不要盲目乐观,要充分帮助队员估计到不足不利方面的问题和因素,做到“随机应变”。

(4)赛中教练员要特别注意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在整个比赛中要给运动员正确的帮助,始终用信任的目光看着运动员,切忌有谩骂的语气。

摔跤运动员不同训练时期心理准备如表8。

4 结语

4.1 结论

(1)我国男子摔跤运动员比赛中不良心理特征主要是情绪过于紧张、身体状况不佳、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还有少部分运动员紧张性发烧或腹泻。

(2)影响我国男子摔跤运动员心理紧张的主观因素是:“想赢怕输,患得患失”、“缺乏自信,信心不足”和“身体反应”。

(3)影响我国男子摔跤运动员心理紧张的客观因素主要是比赛的环境、比赛的关键时刻和对手的水平与实力。

4.2 建议

(1)赛前心理状态的调节要因人而异。

(2)运动员过硬的心理素质需要教练员在平时的训练中加以重视,心里胆怯的运动员在训练中应多给予鼓励,使其加强信心。

(3)掌握和调节心理状态的技能和方法,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发挥运动员的潜能。

(4)教练员在今后的训练中懂得掌握和调节运动员的心理状态的技能和方法。

(5)根据运动训练原则,掌握规律,总结出适当的心理训练方案,采取适当方法、手段进行练习。

[1]苏继林.摔跤运动员赛前心理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4.

[2]刘勇.论摔跤运动员意志力的培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

[3]石红,马志军.女子摔跤运动员心理疲劳成因以及恢复措施的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6.

[4]刘强.试析摔跤运动员的认知心理特征[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

[5]段涛.摔跤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在比赛中的作用[J].湖北体育科技,2006.

[6]李宗义.运动竞赛心理[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8]编委会.高级运动员运动心理学[M].武汉体育科研处,2004.

[9]刘卫军.摔跤[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10]《运动心理学》编委会.运动心理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11]Jeans.Slawinski and Veronique.Difference in mechanical and energy cost between highly,well,and nontrained runners[J].Med Sci Sports Exere,2004,36(8).

[12]Neil,Craig,KeVinNonon.Characteristics of Ttack cycling[J].Sports Medicine.200l,31:457~468.

[13]宋兆年,权德庆.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14]寇利胜,李兆鹏.古典式摔跤运动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及训练[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4).

[15]孙勇.古典式摔跤的心理素质与训练方法[J].安徽体育科技,2006(4).

[16]孟献峰.心理状态对比赛影响及调节方法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4(4):69.

Chinese Wrestling Athletes of Men Face Psychological Factors of Game

GUO-Lulu
(Graduate School of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urpose is to solve Chinese wrestling athletes men in the game, the psychological instability in the game man wrestling athletes often cannot play real strength, psychological factors of influence,through a series of training methods to solve these adverse factors, to achieve the ideal match result. Main research significance is based on domestic man wrestlers game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he psychological factors, solve the problem in the next game to ensure better play sports level, improve the overall level of domestic man wrestling athletes, throug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for the Chinese wrestling business, mak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wrestle. This thesis research object of the 11th national games man wrestling athletes which heats the 85 (international athletes 10 people, state, and national level athletes 25) average of 50 training 8 years. This research mainly using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law, expert interview, questionnaire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By analyzing the man wrestlers strain, discusses the causes of wrestling athletes strain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game. Thus to find some effective methods to strain. Research found that wrestling sport itself in general psychological features, fierce competition, the direct tension high adaptability. Environment.

wrestling;The psychological factors;Mental tension;Influence factors

G886.2

A

2095-2813(2012)02(c)-0008-03

猜你喜欢

临场心理素质教练员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如何在美术课堂中完善心理素质,实施快乐教育
短道速滑裁判员的临场执裁能力及其培养路径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教练员临场指挥研究综述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论高水平教练员教育培训的“学习投入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青少年皮艇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探讨
篮球“三人制”裁判法执裁原则与临场应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