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2012-10-18闫海燕袁栋才张凤春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2年1期
关键词:抗抑郁皮层脑血管病

闫海燕 袁栋才 张凤春 周 娜 吴 睿

脑卒中是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的疾病。该疾病的发生后期经常出现并发症,其中卒中后抑郁(PSD)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可影响患者的认知能力,也可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研究分析了卒中后抑郁(PSD)发病率和导致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本院于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拾的首发脑卒中患者120例,男68例,女52例,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59.2±5.6)岁,中位年龄54岁。同期随机选取3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心理治疗的对照组。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患者的病灶以及病灶部位通过CT和MRI证实:患者意识清楚;愿意接受后期随访;患者无家族性精神病史;无语言和智能障。120例脑卒中患者中39例为出血性脑血管病,81例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大脑皮层病变者61例,皮层下病变者50例,小脑和脑干病变者9例。

1.2 方法

1.2.1 卒中后抑郁的评定和ADL评分

本研究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关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A)对入院后2周的患者的抑郁障碍进行评定。如果患者有意识障碍则在患者意识恢复后1周进行评定。轻度抑郁的得分在20~28分,中度抑郁患者得分在29~34分,而≥35分则为重度抑郁。同时随访跟踪治疗后患者脑卒中1年内的复发情况。

1.2.2 社会地位调查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120例患者的社会地位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健康、教育、经济、社会保障、政治、婚姻家庭、生活方式、法律权益和认知、性别观念和态度9个方面。

1.2.3 治疗 所有患者均采用予心理疏导进行治疗,对于中度和重度抑郁患者在心理治疗基础上加用噻奈普汀进行治疗。

1.2.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2.1 PSD的发病率

120例脑卒中患者住院2周后汉密顿抑郁量表测评显示59例患者为卒中后抑郁,发病率为49.1%,其中男29例,女30例,平均年龄(51.6±5.9)岁;根据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59例患者中27例为轻度抑郁,19例为中度抑郁,2例为重度抑郁。61例非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男28例,女33例,平均年龄(49.8±4.5)岁。卒中后抑郁主要为轻中度抑郁;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与年龄和性别无明显关系(P>0.05)。通过调查问卷研究发现卒中后抑郁的发病与社会地位无明显关系(P>0.05)。

2.2 发病率与病灶部位的关系

120例脑卒中患者不同部位病灶见表1。脑卒中患者病灶发生于皮层和皮层下的卒中后抑郁发病率与小脑和脑干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病灶位于大脑皮层和皮层下患者卒中后抑郁发病率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

2.3 发病率与抗抑郁治疗的关系

120例患者中78例患者在住院早期经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为卒中抑郁状态;经心理康复治疗,2周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显示59例患者仍存在抑郁状态。59例卒中后抑郁患者在治疗脑卒中疾病的同时,采用心理康复治疗;对于中度和重度抑郁患者(28例)在心理治疗基础上每日口服噻奈普汀进行治疗,治疗8周后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测评显示10例治愈,45例有显效,4例无效。

2.4 脑卒中后抑郁治疗后与脑卒中复发的关系

对12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了1年的随访,其中59例卒中后抑郁患者治疗后有17例出现脑卒中复发,而61例非卒中后抑郁患者仅有5例复发。与非卒中后抑郁患者比较,卒中后抑郁患者脑卒中复发率明显增加(P<0.05)。

2.5 抗抑郁治疗与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关系

58例卒中后抑郁患者抗抑郁治疗后与同期住院的36例未经抗抑郁治疗的卒中后抑郁患者在入组时和第8周时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显示,抗抑郁治疗组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表评分较无抗抑郁治疗组有更为明显的降低(P<0.05)。

表1 不同病变部位PSD的发病情况

3 讨 论

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目前研究显示其发病率为20%~60%。本研究结果显示该病发病率49.1%。目前关于卒中后抑郁发病原因尚未明确的解释,一种解释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的情绪障碍如焦虑和抑郁等认为可能是患者由于脑部受损而表现出相应的症状。本研究发现病灶位于大脑皮层和皮层下患者发生卒中后抑郁的比例较大,可能是由于该部位的损伤引起患者出现抑郁。本实验还发现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社会地位等客观因素无明显关系。一般情况下患者经过心理疏导和药物治疗后症状会明显缓解。经抗抑郁治疗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同时经过跟踪随访发现,卒中后抑郁患者脑卒中复发的几率明显高于非卒中后抑郁患者。这一结果为临床积极预防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分析其高复发率的原因可能与患者存在紧张、焦虑、食欲减退、易愤怒、情绪低落等不良情绪,血管舒缩调节功能不良、血压不稳、内环境紊乱,身心处于不稳定状态,且不能很好地遵医嘱治疗,最终导致卒中复发率高。目前许多研究均说明心脑血管病与身心疾病的关系密切。综上所述,卒中后抑郁发病率与病灶部位、抗抑郁治疗以及卒中复发有着密切关系,本研究为临床治疗卒中后抑郁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猜你喜欢

抗抑郁皮层脑血管病
基于自噬探讨芪灵扶正清解方抗抑郁作用研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的应用价值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扣带皮层结构和灌注变化
急性皮层脑梗死的MRI表现及其对川芎嗪注射液用药指征的指导作用研究
当药黄素抗抑郁作用研究
辛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APP、BACE蛋白表达的影响
第17次中国脑血管病大会2017’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