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教师培训研究现状述评:基于知识图谱分析

2012-09-05周文杰魏政莉

教师教育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研究者图谱领域

周文杰,魏政莉

(1.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天津 300071;2.兰州市教育局,甘肃兰州 730030)

国外教师培训研究现状述评:基于知识图谱分析

周文杰1,魏政莉2

(1.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天津 300071;2.兰州市教育局,甘肃兰州 730030)

通过对2001-2010国外教师培训研究领域发表的1310篇相关文献进行了基于知识图谱的分析,考察了国外教师培训领域研究的概貌,揭示了国外本领域研究与实践的三个热点领域,并对国外教师培训的八个子领域进行了分析。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培训支持系统、扩展培训视野、培训项目设计考虑受训者实际情况及提升其信息素养等四个方面建议。

国外;教师培训;现状;知识图谱

一、引言

教师培训问题是备受我国教育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笔者在中国知网 (CNKI)数据库中对我国研究者发表于2001-2010年,关键词中含有“教师培训”的文献进行检索后发现:10年间,我国研究者发表的与“教师培训”相关的文献多达10059篇。进而,笔者对“北京大学核心期刊 (第五版)”中列出的54种教育类期刊发表于2001-2010年并以“教师培训”为关键词的文献进行检索,得到的研究论文也达316篇。基于文献调查,笔者发现,就内容而言,我国教师培训领域的研究者与实践者关注的议题涉及了教师培训模式、教师培训效果的评价、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结合的形式和途径、教师培训的课程体系的设计等方面。

尽管我国教育界对教师培训领域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大量讨论,但通过文献调查发现,我国研究者与实践者较少关注国外教师培训领域的研究进展,尤其缺乏对国际教师培训研究成果与实践案例的梳理。本研究的目的是运用知识图谱分析的方法,对2001-2010年发表于国际有影响的教育类学术刊物或收录于本领域重要学术会议的关于教师培训的文献进行系统分析,多角度探查国外教师培训研究与实践领域的概况、热点及主要领域,以期为我国教师培训领域的研究者与实践者借鉴或参考国外研究成果及经验提供支持。

二、研究设计

1.知识图谱分析方法简述

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随着研究工具的更新和信息传播途径的便捷化,科学研究成果的数量剧增。在这一背景下,研究者试图通过全面阅读而掌握某一研究领域的传统方法常常变得不再可行。据此,科学计量学领域发展出了知识图谱分析方法。知识图谱是一种建立在数据图理论基础上,应用信息可视化技术对具体科学研究领域所涉及的研究问题的结构进行分析的技术。具体而言,知识图谱分析方法是通过应用计算机可视化信息处理软件,获得特定研究领域研究的前沿与进展的信息分析结果。这些信息分析的结果将“有助于科学家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和预测前沿科技研究动态,有助于在复杂的科研信息中开辟新的未知领域,提供快速独立科学判断的客观依据”。[1]

2.样本选择

在国际科学研究领域,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具有较高的权威性,由于入选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学术文献基本都被收录入WoS数据库,因此这一数据库也具有良好的代表性。本研究以被WoS数据库收录的文献为对象,选取发表于2001-2010年间,摘要、关键词或题名中含有“教师培训”一词的论文为样本,共得到1310篇研究文献的摘要。

3.数据分析工具

本研究以AntConc 3.2.1w为词频分析工具,用其进行高频词表的形成与高频词串的析出;应用Endnote X3为摘要管理工具,并应用其析出共词串;以UCINET 6.237为网络分析工具,用以对本研究所建成的共词串矩阵进行各种网络特性的分析。

三、研究结果

1.国外教师培训研究领域概貌

依据知识图谱分析的程序,本研究首先对所选取样本的摘要进行了共词分析并绘制了国外教师培训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 (图1)。由图1可见,国外研究者围绕教师培训这一议题,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根据知识图谱分析的相关原理,每个研究问题在网络中的位置及这些研究问题相互联结的疏密程度不同,则其在本领域研究中的地位也有所不同。

图1 国外教师培训研究与实践领域知识图谱

概括而言,当前国外教师培训领域所关注的问题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教师培训的组织方式方面,基于网络 (web-based)的培训、校本(school-based)培训、远程教育 (distance education)是十年来国外研究者所关注的主要教师培训方式。据此不难看出,一方面传统的教师培训方式仍然在发挥着作用;另一方面,国外教师培训适应社会信息化的需求,广泛采用电子化、网络化、远程化的培训手段。2)培训项目中教师的学习方式研究方面,国外研究者关注的问题有:受训者的电子化学习 (e-learning)、远程学习 (distance learning)、合作学习 (collaborative learning)、在线与面授相结合的融合式学习 (blended learning)、学习过程 (learning process)等。3)在教师培训研究中,国外研究者既关注对小学教师 (primary school/elementary school)的研究,也关注对中学(secondary school/high school)教师的研究。4)在培训内容的研究方面,国外教师培训所涉及范围相当广泛,按照受关注程度从高到底排序,包括的问题有:职业发展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信息技术 (information technology)、教学方法 (teaching methods)、教学技能训练 (teaching skills&skills training)、在职或职前培训 (in-service/pre-servicetraining)、交流技能训练 (communication skills)、教职工发展 (faculty development)、技术教育 (technology education)、学生家长培训 (par-ent training)、教学实践 (teaching practices)等。5)在教师培训的项目设计方面,国外研究者关注对学习环境 (learning environment)、培训课程(training course)、培训模式 (training model)和培训系统 (training system)的研究。

2.国外教师培训研究的热点领域

上文基于图1对国外教师培训研究领域的概貌进行了分析。为了进一步揭示国外本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对图1中所涉及的各研究问题进行了中心度分析。依据知识图谱分析的相关原理,中心度越高,表明该节点越位于网络的中心位置,受到的关注程度也越高。表1列出了国外教师培训研究领域中心度居于前10位的热点研究问题。

表1 国外教师培训研究与实践领域的热点问题

为进一步解析这些热点研究问题之间的关系,研究者对这些热点问题之间的联结强度进行了探查。根据知识图谱分析的相关原理,在网络中联结(ties)强度较高的研究问题,相互之间的关系越紧密。由图2可见,当联系强度达到8(ties≥8)时,国外教师培训的热点问题相互联结形成了本领域研究与实践的三个热点领域。具体分析如下:

图2 国外教师培训研究与实践的热点领域

(1)教师培训项目的设计。图2显示,围绕培训项目 (training program),国外研究者关注的问题包括教学技能 (teaching skills)、基于网络(web-based)的培训和职业发展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培训。显然,国外研究者设计教师培训项目的立足点在于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培训的基本组织方式为基于网络的培训,而培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对教师教学技能进行训练。这方面比较典型的研究成果有:Centeno等 (2006)对美国把教师长期职业发展融入教师培训项目中的案例进行了解析;[2]Ribeiro等 (2009)指出,教师在参与培训项目中有多种途径促进其职业发展,在此基础上作者对教学实践在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探讨;[3]Shen等 (2010)讨论了如何在基于网络开展的教师培训中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等。[4]

(2)电子化学习环境与教师培训。由图2可见,电子化学习 (e-earning)与学习环境 (learning environment)联系非常紧密,这表明在信息社会的背景下,教师培训方式适应电子化环境的一种趋向。例如,Frumos(2010)在考察了远程教育所面临的诸多困难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对受训教师进行实时辅导的设计模型;[5]Schaal(2010)在对电子化学习环境中数字概念地图的构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理论角度考察了认知和动机对教师培训的影响;[6]Tsvetkova等 (2009)从 web 2.0的角度探讨了教师培训课程的电子学习环境及相关问题。[7]

(3)高中教师培训课程的研究。图2显示高中(high school)和培训课程 (training course)联系非常紧密,由此可见国外研究者对于高中教师培训课程给予了关注。例如:Falcinelli等 (2007)认为,大学中所采用的传统的培训方式并不适用于已经有一定教学经验的高中受训者,而把受训者的在线活动、小团队活动和培训课程进行整合不失为一种更有效的教师培训方式。[8]Laborda等 (2009)考察了在基于计算机的语言测试环境中对高中教师进行培训,发现这种方法对于教师培训非常有效。[9]

3.国外教师培训研究的子领域

知识图谱分析的重要功能之一,是把本领域联系紧密的研究议题进行整合,以发现特定研究领域的子领域。图3直观地展示了国外教师培训研究领域的子领域构成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图3 国外教师培训研究与实践的子领域

子领域一:基于网络的培训模型研究与实践。由图3可见,本子领域包括的研究问题包括网络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异步融合式学习 (blended learning)和基于网络的培训模型 (web-based training model)。显然,在这一子领域,教师培训的研究者与实践者所关注问题是如何构建有效的教师培训模型,由本子领域的构成来看,目前比较一致的研究结论是基于网络的培训模型是主流培训模型,而出于对培训效果的考量,研究者也十分关注对于异步式学习的考察。

子领域二: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持与培训系统。这一子领域由支持系统 (support system)、培训系统 (training system)和信息技术 (information technology)三个词串构成。可见,这一子领域更关注如何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构建有效的教师培训系统和支持系统。相对于国内现有的教师培训机制,国外研究者更重视在构建培训系统和同时构建支持系统。无疑,这对于实现教师培训项目的可持续性有着极大的启发意义。

子领域三:电子学习环境相关研究。当传统的教师培训方式开始进化为电子化环境下的新型教师培训形式时,受训者在这一新环境下的学习效果如何?有效的学习方式是什么?如何进行管理?这一系列问题已经受到国外教师培训领域的广泛关注。如图3所示,本子领域所关注的问题主要是电子化的学习环境 (e-learning&learning environment)中受训者的学习过程 (learning process)及合作学习 (collaborative learning)。此外,电子化学习环境中有效学习系统 (learning system)与管理系统(management system)的构建也受到了本领域研究者的关注。如前文所述,电子化学习环境的研究是国外教师培训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本子领域进一步揭示了这一热点领域的具体研究状况。

子领域四:远程教育与远程学习。本子领域仅有两个研究问题构成:远程教育 (distance education)和远程学习 (distance learning)。由此可见,在国外教师培训领域,远程教育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与此相关,受训者的远程学习也引起了教师培训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广泛关注。

子领域五:职业发展与专业技能培训。构成这一子领域的研究问题有:职业发展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交流技能 (communication skills)、教学方法与技能 (teaching method&teaching skills)、家长训练 (parent training)、基于问题(problem-based)的培训。由此可见,本子领域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培训的具体内容。由这些培训内容可见,国外教师培训涉及内容相当广泛,既有职业发展的宏观议题,也有对具体教学技术方法与技能的微观观照;既有教学问题的训练,也有教师的交流技能、家长训练技能方面的培训。更重要的是,国外教师培训领域重视基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而设计培训内容。

子领域六: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由图3可见,本子领域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培训课程 (training course)问题。具体而言,本子领域既关注中学(high school/secondary school)教师与小学 (primary school/elementary school)教师的培训问题,又关注在职 (in-service)教师和教师的职前 (preservice)培训课程问题。

子领域七:校本教学实践与技术培训。在本研究析出的八个子领域中,只有本子领域是涉及校本(school-based)培训。由图3可以看出,国外校本培训侧重于教学实践 (teaching practice)和技术教育 (technology education)。

子领域八:基于教学经验与技能培训的培训项目设计。如前文所述,培训项目 (training program)的设计是国外教师培训研究与实践中的一个热点领域。正是因为这一领域受到了普遍关注,因此关于教师培训项目的设计事实上已反映在了上述各子领域当中。由图3来看,国外教师培训项目设计的基本立足点是对受训教师进行教学经验 (teaching experience)交流和技能培训 (skills training)。

四、讨论及建议

基于对十年来教师培训领域相关文献的分析,上文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国外本领域研究与实践的现状。根据研究者我国教师培训领域的研究现状的“鸟瞰”,并结合本研究的发现,对当前教师培训研究与实践领域的若干问题讨论如下:

1.构建有效的教师培训支持系统

由上文分析可以看出,国外教师培训中比较重视构建有效的支持系统,以实现教师培训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国外大量研究已证明了有效的培训支持系统对教师培训项目的积极作用。如,Akahori等 (2001)研究发现,传统的教师培训方式效率很低,但在线培训支持系统却极大地提升了参训教师的知识和技能[10]。通过对国外教师培训领域相关文献阅读发现,为教师培训系统构建支持系统已成为达成培训目标的一项重要手段。从广义上来讲,法律与制度建设是教师培训支持系统得以建立的基础。但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制定一部专门的《继续教育法》,因而反映在具体实施层面,仍然体现的是管理缺乏明确稳定的规范依据,现行管理体制混乱的特征[11]。因此,相关法律与制度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教师培训支持系统的建立。此外,在具体的培训项目的设计中,组织者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在培训“显性指标”方面 (如关注培训了多少教师、参训者交了多少作业等),而很少关注如何构建“隐性”的老师培训支持系统。显然,参训教师能够实时、便捷地获得高水平的支持是培训效益最大化的一个基本保障,而这一点,恰恰是我国当前老师培训项目设计所欠缺的。

2.教师培训的内容不应局限于教学技能的培训

由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外教师培训把交流技能、家长训练等内容也纳入培训的范围之中。事实上,教师职业实践的复杂性要求教师不仅应该有深厚的教学功底与熟练的教学技能,而且也应该具有与学生及其家长有效的沟通和协作等方面的职业素养。显然,仅靠师范教育的课程教学,使教育事业的从业者具备上述职业素养是不现实的。如果针对职前或在职教师培训的培训仍然局限于教学技能方面的培训,无疑会错失弥补其职业素养潜在不足的良机,从而也会使教师培训的效益大打折扣。事实上,我国教育界有关研究者已注意到,在我国教师培训课程设置方面,传统的“老三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仍然一统天下,空洞的教学内容对从事实际教育工作多年的教师来说缺乏吸引力,从而导致培训形同虚设[12]。

3.关注受训者的实际接受情况,充分调动参训教师的积极性

如上所述,国外教师培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重视对受训者学习状况、学习环境及学习过程的研究。例如,一些国外教师培训项目遵循“基于问题”的设计与实施原则,在使得培训项目贴近教师职业实践中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本身的同时,又使培养了教师勇于提出问题、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职业能力。不难看出,在这个培训过程中,参训教师的实际情况得到了充分的考虑,努力使培训内容紧贴教师职业实践活动所面临的困惑,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参训教师的积极性。而我国的教师在职培训是以学历和教学能力补偿为目的开始起步的,这从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当前的教师教育拘泥于学历教育而轻“素质内涵”的教育,仍重一次性教育而轻持续性发展,从而使教师教育陷入功利主义的误区[13]。这种脱离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情境而进行培训的后果之一是,很多教师由于无法感受到培训在解决自己职业实践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的切实作用,从而以消极的态度应对培训,使培训效果大打折扣。由本文所揭示的国外同行的相关研究不难看出,国外教师培训把解决教师在职业实践活动中的实际问题作为设计培训的基本立足点,使受训者切身感受到的培训对解决自己职业实践活动中具体问题的益处,由此极大地提高了参与者的积极性。无疑,这种教师培训项目设计的理念对我国教师培训活动是有积极的启示意义的。

4.重视网络培训背景下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当教师培训项目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深时,教师的信息素养不仅直接关系到培训项目的效益,更有可能加剧教师群体内部的“数字鸿沟”。因此,教师培训领域的研究者与实践者应该对教师信息素养问题给予必要关注:一方面,在设计教师培训项目时要充分照顾到教师信息素养的实际水平,以确保项目取得预期效益;另一方面,也应该把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本身纳到教师培训的范畴之中,使教师通过参与培训而提高信息素养。

五、结论

为全面考察国外教师培训研究与实践领域的现状与进展,本文对选自WoS数据库的1310篇文献进行了知识图谱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国外教师培训研究者与实践者关注教师培训组织方式、学习方式、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和培训设计等问题。(2)培训项目设计、电子化学习环境和中学教师的培训是十年来国外教师培训研究与实践的三个热点领域。(3)十年来,国外教师培训研究与实践领域形成了基于网络的培训模型等八个子领域。

虽然本研究从不同角度完整地揭示了国外教师培训领域研究与实践的整体面貌,研究结论也较好地回应了本文引言部分所提出的研究目的,但本研究仍存在诸多局限性:(1)教师培训是一个实践特征非常明显的领域,相关的文献散见于学术期刊、会议论文集及其它媒体中,这种文献化布相对分化的状况为本研究的选样带来了一定困难。尽管本研究选取了权威的WoS数据库十年的数据为样本,但这种选样方式仍存在着遗漏一些国外教师培训领域重要研究或实践成果的可能性。(2)知识图谱分析方法是一种技术依赖程度很高的研究策略,而技术分析重视定量结论忽视质性分析的局限性同样也会体现在本研究之中。例如,一种创新高效的教师培训理论与实例在出现之初可能不会得到广泛认可和传播,发现这些重要的成果需要质性的深入分析。与任何研究成果一样,本文的上述局限性一方面提示读者阅读时注意到本研究的不足,但另一方面这种局限性也恰恰为教师培训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开启了一个通道:后续研究应该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审视教师培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并且用更深入的分析方法探查教师培训领域兼具前瞻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理论与最佳实例。

[1]陈悦,刘则渊,陈劲,侯剑华.科学知识图谱的发展历程 [J].科学学研究,2008,26(3).

[2]Centeno,G.,Zekri,S.,& Torres- Garcia,W.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Advanced Science training modules for elementary teachers[C].Proc Front Educ Conf,2006:1181-1186.

[3]Ribeiro,C.M.,& Martins,C.The Impact of a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 in Teacher’s Practice[C].Semt 09:International Symposium Elementary Maths Teaching,Proceedings,2009:212 -219.

[4]Shen,J.L.,& Lin,C.D.Knowledge Structure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Training Based 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Focus on Classroom Teaching[J].Hybrid Learning,2010:137-148.

[5]Frumos,F.V.The Design of an Instrument for Developing E -Learning Courses[J].Quality Manag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2010(2):459-462.

[6] Schaal,S.Cognitive and Motivational Effects of Digital Concept Maps in Pre-service Science Teacher Training[J].Innovation and Creativity in Education,2010,2(2):640-647.

[7]Tsvetkova,N.,& Stoimenova,B.Arguing for Multilingual Motivation in Web 2.0:the Teacher Training Perspective[C].Proceedings of the 3rd European Conference on Games Based Learning,2009:371-378.

[8]Falcinelli,E.,& Falcinelli,F.Experience of Blended E -learning in Post-graduate Training for High School Teaching Qualification[C].Dexa 2007: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base and Expert Systems Applications,Proceedings,2007:663 -667.

[9]Laborda,J.G.& Royo,T.M.Training Senior Teachers in Compulsory Computer Based Language Tests[C].World Conference on Educational Sciences-New Trends and Issues in Educational Sciences,2009,1(1):141 -144.

[10]Akahori,K.,& Horiguschi,H.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Web-based In-service Training System for Improving the ICT Leadership of Schoolteachers[J].Journal of Universal Computer Science,2001,7(3):211 -225.

[11]彭萍.对高校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的分析与研究 [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8).

[12]赵庆云.新课改视野中的中学教师继续教育问题与对策的探讨 [J].继续教育研究,2006,(5).

[13]吴遵民,秦洁.我国教师继续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教师教育研究,2010,(2).

(本文责任编辑:田小杭)

Review on International Teacher Training Research:A Knowledge-mapping-based Research

ZHOU Wen-jie1,WEI Zheng-li2
(1.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Nankai University,Tianjin,300071,China;2.The Bureau of Education of Lanzhou City,Lanzhou,Gansu,730030,China)

Based on the knowledge-mapping-analysis procedure,1310 articles which published in 2001-2010 from WoS are involved,present study explores the general aspects of teacher train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By this procedure,3 hot-discussed fields are revealed.Besides,present study shed light on the 8 sub-fields of international teacher training area.Aiming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eacher training program,this paper raises 4 suggestions include constructing support system while the training program is implementing,to broad the training perspective,put the real situation of trainees into training program and improving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of trainees.

international;teacher training;status quo;knowledge mapping

G659.1

A

1672-5905(2012)04-0091-06

2012-04-28

周文杰,甘肃天祝人,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行为。

猜你喜欢

研究者图谱领域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绘一张成长图谱
领域·对峙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