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病患者拒食现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2-08-21屈艳妮唐柳岚黎丽华付丽陈淑媚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5期
关键词:精神病现象症状

屈艳妮 唐柳岚 黎丽华 付丽 陈淑媚

精神病患者拒食现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屈艳妮 唐柳岚 黎丽华 付丽 陈淑媚

目的 分析精神病患者出现拒食行为的原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从不同角度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9例住院精神病患者拒食行为的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精神病患者出现拒食主要为精神症状、抵触情绪、药物副作用等原因所致。结论 应高度重视精神病患者拒食现象,采用针对性护理对策可明显改善拒食症状。

拒食; 精神病患者; 护理

拒食现象是指患者在意识清晰的状态下,有意识地拒绝进食的一种异常摄食行为[1],在精神病患者中相当常见,拒食行为不仅妨碍药物治疗和精神康复顺利进行,而且可能导致精神症状的恶化,因此,精神病患者拒食现象的护理成为护理工作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精神病患者出现拒食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7年1月~2010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129例有拒食行为的精神病患者,占同期住院患者的14.3%,其中男88例,女41例,年龄15~59岁,平均(35.4±8.1)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相关诊断标准[2],其中包括精神分裂症96例,占74.7%,狂躁抑郁症21例,占16.2%,反应精神病6例,占4.7%,癔症6例,占4.7%。

2 拒食原因分析

2.1 精神病症状所致 129例拒食患者中有83例因产生幻听、幻象、幻嗅或行为异常而拒食,其中被害妄想31例,这类患者往往猜疑心重,警惕性很高,认为饭菜中有毒而拒食,罪恶妄想17例,患者认为自己“有罪”,不配吃饭,以拒食来“赎罪”,甚至用以达到自杀的目的[3]。疑病妄想14例,认为自己肠胃溃烂无法进食,或身患绝症无药可医,继续活下去只会带来自己和家人的痛苦而拒食。化变妄想11例,认为自己成仙,不需要食用人间烟火或接受神灵旨意,不能进食。异味妄想6例,患者嗅到难闻气味,认为饭菜不合口味,甚至嗅到对身体有害的气味,认为饭菜不能食用。4例患者因极度兴奋无法安静下来进食。

2.2 抵触情绪所致 精神病患者对自身的疾病缺乏认识,拒绝就医,家属采用强迫或诱骗的方式使其住院,患者以拒食方式表示不满情绪,或企图达到出院的目的。或者由于生活环境改变造成不适应,饭菜不合口味等原因而拒绝进食。研究中有35例属于该种情况。

2.3 药物副作用所致 患者由于药物的副作用,可能出现便秘、咀嚼无力、吞咽困难等症状,因担心进食会加重这些不舒适感而不敢进食,研究中这类患者出现11例。

表1 各拒食原因改善时间

3 护理措施

3.1 一般性护理

3.1.1 改善环境,保证睡眠 护理人员应保持住院环境整洁、舒适,定时通风,保证空气新鲜,夜间应尽量保持室内安静,保证患者充足睡眠。

3.1.2 加强饮食管理 进餐前应为患者准备好清洁的餐具,保证每人固定一套餐具,饭前尽量劝说患者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后由工作人员对餐具进行统一清洁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另外做好患者口腔护理,保持口腔卫生,防止口腔炎的发生,增加患者食欲。

3.2 针对性护理

3.2.1 精神症状所致拒食护理 对于被害妄想患者,可采用集体用餐的方式,可让患者参与分饭菜,或将饭菜混放在一起,由患者自行选取一份,其他可先行尝试,消除患者疑虑。对于罪恶妄想的患者,由护理人员向其讲述,患者并没有犯罪,世上没有哪种惩罚是禁止犯人进食的。对疑病妄想患者,可采用心理安慰的方式,劝说患者可以请医生做全面体检,要相信医院的检验结果。对于化变妄想患者,应该让患者明白自己所见所闻是不存在的现象,帮助患者回归现实。对于异味妄想的患者,可单独进餐,按照患者的口味进行调理,满足患者的饮食需求。对于行为异常的患者,应单独进餐,护士在患者旁边轻声安慰,使其安静,并在安静间歇及时进食,保证患者身体需求。

3.2.2 抵触情绪所致拒食护理 护士应积极主动地接触患者,尊重患者的人格,关心、体贴、同情患者,与患者耐心交流,谈论其感兴趣的话题,和患者交朋友,增强患者对护士的亲切感和信任度,消除因环境因素而产生的陌生感,降低抵触情绪。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4],定期与家属进行通话,安抚患者情绪,进行精神疾病相关知识的宣传,使患者逐步认识到不住院治疗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住院治疗的优势,让患者安心住院,积极配合治疗。

3.2.3 药物副作用所致拒食护理 发现这类患者应立即向主治医生报告,针对病情采取相应措施,解除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同时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并采取相应措施缓解患者不舒适感。如便秘患者可鼓励其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吞咽困难患者给予半流质或流质饮食等等。

4 结果

129例精神病患者经过实施各种护理措施后,拒食行为均已改善。改善时间详见表1。

5 讨论

拒食不仅延误精神病患者治疗,而且长期拒食会导致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甚至危及患者生命[5],因此,改善患者拒食现象是保证患者获得治疗成功的前提。对129例拒食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发现精神症状是引发拒食现象的重要因素,这类患者通常伴随病理性意志增强,拒食者信念坚定,拒食时间较长,患者可长时间忍受饥饿,甚至无饥饿感产生,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可产生严重影响,这类患者是护理中的重中之重。

研究中有35例患者拒食现象是由抵触情绪所致,与精神病症状所致的拒食相比较,这类患者拒食时间相对较短,意志并不坚定,通过心理疏导,改善周围环境,或患者自身饥饿感增强,34例患者拒食现象均在1 d内得以改善。

多数抗精神病药物对人体功能均会有一定的影响,如果患者体质较差,机体对药物的副作用便会反应比较强烈,进而影响患者食欲,产生拒食现象。因此,在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必须考虑患者自身的体质因素、营养状态,以保证患者足够饮食量。

[1]涂亚莉,饶俊华,顾桂英.286例拒食精神疾病患者临床分析[J].护理研究,2011,25(10):2679 -2680.

[2]王祖承,谢斌,方贻儒.精神疾病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62.

[3]郝伟.精神科疾病临床诊疗规范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229 -230.

[4]马蓉.66例精神障碍患者拒食行为分析及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医学杂志,2010,14(20):122 -123.

[5]周智英.精神疾病患者饮食障碍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9):7091 -7092.

[6]范玉霞.护理干预对精神疾病患者的临床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0,5(19):135 -136.

The reasons and nursing countermeasure of psychopaths with food refusal

QU Yan-ni,TANG Liu-lan,LI Li-hua,et al.The Mental Hospital of Bureau of Civil Affairs in Guangzhou,Guangzhou510430,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reason of psychopaths'refusal to food and explore the nursing countermeasures.MethodsTo analyze the reason of 129 psychopaths'refusal to food from various angles and take targeted nursing countermeasures.ResultsThe main reasons of psychopaths'refusal to food were psychiatric symptoms,conflicted emotion and drug side - effect.ConclusionMedical workers should pay great attention to the phenomenon of psychopaths'refusal to food.The targeted nursing measure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food refusal.

Food refusal;Psychopaths;Nursing

10.3969/j.issn.1674 -4985.2012.05.036

510430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

屈艳妮

2011-12-29)

(本文编辑:李静)

猜你喜欢

精神病现象症状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茄子主要病虫害识别与为害症状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都有精神病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