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局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

2012-08-21李丁纯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5期
关键词:戊酸红光氨基

李丁纯

局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

李丁纯

目的 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1年2月重度痤疮患者64例,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单用红光照射治疗,每10天治疗一次,共治疗4次。治疗组34例,给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进行治疗,每10天治疗一次,共治疗4次。在第一次治疗后的第10、20、40天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并记录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经4次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43.3%,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痤疮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红光照射治疗,且不良反应小,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宜在痤疮中推广运用。

氨基酮戊酸; 光动力疗法; 痤疮

痤疮是一种广泛发生于人群尤其好发于青少年的慢性炎症疾病,中重度痤疮由于其色素沉着和瘢痕等症状对患者产生较大影响,也成为近来临床上的热点和难点。笔者采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34例中重度痤疮患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3月~2011年2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重度痤疮患者64例,其中女38例,男26例,年龄16~56岁,平均33.4岁。根据随机单盲试验原则进行分组,将6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4例。对照组女18例,男12例,平均年龄35.6岁,病程2个月~5年;治疗组女20例,男14例,平均年龄31.3岁,病程为2个月~8.5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红光照射治疗。治疗组采用5-氨基酮戊酸胶液敷于损伤的皮肤表面,避光2 h后进行红光照射,每10天进行一次,共治疗40 d,痊愈后不再继续治疗,在首次治疗后的10、20、40 d记录疗效和不良反应。

1.3 疗效评定方法 由较丰富临床经验的皮肤科医生记录患者的皮肤损伤情况、疗效和不良反应。痊愈:皮肤损伤大部分消除;显效:皮肤损伤有明显减少;有效:皮肤损伤有可见性减少;无效:皮肤损伤基本无变化。显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所记录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间总体的疗效有效率比较 两组经过4次治疗之后,治疗组显效率8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3%,治疗组97.1%,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第一次治疗后10、20、40 d后的疗效对比(n,%)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红斑出现,并有轻微瘙痒和刺痛,但这些症状均未经治疗,数日后自行消退。

2.3 随访复发情况 治疗后的5个月内对有效患者进行随访,治疗组随访33例,9例痊愈患者大部分未出现皮肤损伤复发情况,有1例患者出现了小脓包、水肿性红斑;对照组随访13例,大部分出现丘疹、脓包、结节等不同程度的复发,见表2。

表2 两组随访痤疮复发情况(n,%)

3 讨论

痤疮是人群中发病率极高的一种疾病,对于中重度痤疮的治疗,临床上大多数采用维生素A酸制剂配合使用抗生素治疗,但由于其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使得大量临床人员正在积极研究新的高效而副作用较小的痤疮治疗途径。

此次,笔者试验的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是通过在痤疮部位外敷5-氨基酮戊酸胶液,吸收进入细胞内,增强细胞光敏性,在一定波长的光源照射作用下产生光动力作用,消损痤疮部位的组织细胞,从而杀伤痤疮丙酸杆菌,达到治疗痤疮的目的[1]。蓝光对痤疮的作用效率要比红光强40倍[2],但由于蓝光穿透皮肤的能力较红光差,不能使较多的细胞、毛囊皮脂腺得到能量,所以笔者在此次试验中采用红光进行治疗重度痤疮,曾有研究表明单纯红光治疗对于脓包效果较好[3],此次的试验结果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中34例重度痤疮患者治疗有效的有33例,总有效率达97.1%,远高于对照组的43.3%。此次试验结果表明,重度痤疮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的治疗下,大部分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有学者发现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炎性皮疹的效果更好一些[4]。

本次研究中,笔者对治疗有效的痤疮患者进行了为时5个月的随访,在治疗结束后的5个月内,每月对患者随访2次,以获取患者痤疮复发的相关信息并记录,经随访记录后发现,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痤疮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仅表现为小脓包出现、水肿性红斑等轻度复发现象,在不加治疗的情况下,小脓包在数日内自行消退,说明该治疗方案的副作用较小。所以,此次试验说明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痤疮治疗方式。

[1]吴彬,陆家政,贺丽敏.第二代光敏剂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8,24(5):527 -531.

[2]王学艺,程飚,陈葵,等.红光联合中药面膜治疗痤疮临床及护理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09,15(9):1066 -1067.

[3]向光,龚宇,黎斌,等.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中重度炎性痤疮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08,17(11):1670 -1671.

[4]张玲琳,王秀丽,王宏伟,等.5-氨基酮戊酸动力疗法治疗痤疮[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9,42(2):78 -80.

Observation of clinical efficacy of 5-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acne

LI Ding-chun.Central Hospital of Kaiping,Kaiping529300,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5-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acne.MethodsSelected 64 severe acne patients from March 2009 to February 2011 were randomly single-bli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3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ure red light irradiation once every 10 days,4 times totally.The other 34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5-aminolevulinic Photodynamic therapy the same way as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recorded and compared in 10、20 、40 days after the first treatment and recorded adverse reactions.ResultsAfter four times treatments,the 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43.3% ,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7.1%(P<0.05).Conclusion5-aminolevulinic acid is much better than pure red light irradi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acne,with less adverse reactions.5 - 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 should be actively applied to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acne.

Aminolevulinic acid;Photodynamic therapy;Acne

10.3969/j.issn.1674-4985.2012.05.007

529300广东省开平市中心医院

李丁纯

2011-12-16)

(本文编辑:陈丹云)

猜你喜欢

戊酸红光氨基
发红光的蔬菜
丙戊酸相关药物基因组学在癫痫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高效阴离子交换-积分脉冲法检测氨基寡糖素农药中游离氨基葡萄糖
富马酸喹硫平片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疗效观察
戊酸雌二醇治疗黄体酮胶囊配伍治疗不完全性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
丙戊酸在癫痫患者中的血清药物浓度/剂量比影响因素研究Δ
尊严
移风易俗的路径探索——基于涴市镇红光村乡村振兴促进会的分析
1,1′-二羟基-5,5′-联四唑-5-氨基四唑盐的合成及性能预估
两种含1,3,4-噻二唑α-氨基膦酸酯与蛋白质弱相互作用的ESI-MS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