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比较研究

2012-08-15任献华王恒平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11期
关键词:比较研究创业教育大学生

任献华,王恒平

中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比较研究

任献华,王恒平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创业教育在国内高校迅速发展。本文从中美大学生创业教育定位、创业教育的历史演进、创业教育模式、创业教育外部环境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五个方面探讨了中美大学生创业教育之不同,以期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比较研究

任献华/淮海工学院讲师,硕士(江苏连云港222005);王恒平/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副教授(江苏南京210031)。

大学生就业历来是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极为关注的社会问题,随着世界主要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作为未来主要社会的劳动者,不仅需要具有从业的能力,更应当具备创业的意识、素质和技能,因此,实施创业教育成为高等院校高度关注的重大课题。创业教育的理念最早在国外被提出并且得到蓬勃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不断扩张,高校毕业生待业现象的出现,创业教育被提上日程,逐步发展起来。

一、中美学者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定位之不同

(一)创业教育概念的提出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教育理念,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而出现的。创业教育“又称第三本教育护照”,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于1989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研讨会”上提出来的,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指出,“创业教育,从广义上说是培养就有开创性的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来说也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正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会和管理技能”。世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美国著名学者科林·博尔提出未来的人应当具有三本“教育护照”,一是学术性的,二是职业性的,三是能够证明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1]。因此,“创业教育被称为未来人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

创业教育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培养具有探索、冒险、创造精神和从事各项事业策划乃至创办新企业的知识与技能的教育。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解释,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个人,它不同于以往的适应性、守成性教育,而是注重把创业精神和开拓技能的培养提高到学术性和职业性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需要,更好地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生活质量提高发挥作用[2]。

(二)中美学者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解

美国是创业教育的发起国,是创业教育最为完善的国家,也是实施创业教育最成功的国家。享有“创业教育之父”美称的杰佛瑞·A·西蒙斯(Jeffiy A Timmons)认为,创业教育应侧重于为未来的人设定“创业遗传代码”,把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能力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个性品质,形成良胜循环,将比尔·盖茨的创业特质传承给受教育者,使之内化为一种特有的创业素质,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他把创业教育看作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哈佛大学教授威廉姆·A·撒哈曼(William A.Sahlman)和霍华德·H·史蒂文森(Howard H.Stevenson)认为创业是一种管理风格,不论是创办新企业,还是大企业管理,以及非赢利机构都需要这种风格,那么创业教育无疑就是具有这种开创性、开拓性的管理风格、管理理念的教育[3]。

目前,我国关于创业教育的理解有几种说法,较为普遍的是将创业教育看成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认为大学生创业教育就是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大学生变被动的就业观念为主动的创业思维,掌握创业的技能和方法,提高创业能力、择业能力和适应能力,以便能够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进行创业活动。如吴金秋在《黑龙江高教研究》杂志发表的文章《创业教育的目标与功能》中提到,创业教育是“指以创造性和开创性为基本内涵,以课程教学与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以开发和提高创业主体综合素质为终极目标,培养其未来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备的知识、能力与心理品质等的素质教育”[4]。

二、中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历史演进之不同

(一)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

美国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早,在学校一直深受重视,发展已经颇具规模,形成了一套非常完整的科学体系。1947年,哈佛大学商学院的MylesMace教授率先开设了一门创业课程——《新创企业管理》,这标志着创业教育在大学的开启。20世纪80年代以来,创业学成为美国大学、尤其是商学院和工程学院发展最快的学科领域。创业教育涵盖初高中、大学甚至是研究生的正规教育,越来越多的大学先后开始设置创业学专业并授予学位。目前,在美国有1600所以上的大学提供2200门以上的创业课程,有100个以上的创业中心,它们提供277个与创业有关的职位,44种与创业相关的学术刊物,美国管理学会创业研究分会有1200位会员[5],培养了大批创业型人才,使得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呈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新经济时代”。进入21世纪,美国创新教育逐渐走向成熟,创业教育课程和项目急剧增长,并开始推进创业学博士项目,培养大批创业学教师,提出“创业教育者终身学习计划”。学者预测,未来更多美国的大学将会开设创业专业。

(二)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

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尚处于探索阶段,在中国对大学生进行的创业教育系统性还远远不够,与美国成熟的创业教育理念和创业教育体系存在较大差距。创业教育在我国大部分高校仍是空白,并且对创业教育的认知存在片面性。2002年,教育部在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召开“全国高校创业教育研讨会”,确立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经济学院、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等9所大学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开始了创业教育的项目试点工作。2003年,教育部举办第一期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之后每年都对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进行创业教育专题培训,目前已经培养了数百名创业教育骨干教师。2005年8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创办你的企业”(SYB)培训的37所高校名单,标志着由共青团中央、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青年就业合作办公室共同开展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试点项目的启动,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我国创业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三、中美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之不同

(一)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发展

美国创业教育已有50多年的历史了,经过长期的发展,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基本形成了两种模式。即聚焦式创业教育和普及式创业教育。聚焦式创业教育不是面向全校学生,而只是在个别专业例如商务专业、工程专业、MBA等专业的学生范围内开设创业课程。普及式创业教育则是面向所有专业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是大学生的普及型课程。在普及式创业教育中,又分为三种模式:磁铁式、辐射式和混合式。

(二)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发展

经过坚持不懈的推广和努力,我国如今已经基本形成了三种相对成熟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一是课堂式创业教育,主要是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开展的创业教育,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模式,通过开展创业讲座以及各种竞赛、校园创业活动等形式,鼓励学生投入各种社会实践中;二是实践式创业教育,主要是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为侧重点的创业教育,通过建立大学生创业园为学生提供创办企业的资金和技术咨询的创业教育;三是综合式创业教育,主要是将素质教育作为基础,提高学生整体能力和素质为侧重点的创业教育[6]。

四、中美大学生创业教育外部环境之不同

(一)中美文化氛围不同

中国文化传统是一种重农抑商、重仕轻技的文化类型。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不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弊病,如,重人治轻法治、重人情轻交易、重群体轻个人、重中庸轻竞争等,存在着“墨守成规、安于现状、顺其自然”的传统思想,这些传统价值观不利于大学生形成独立意识和独创精神,使大学生缺乏信心,不敢冒险、缺乏进取精神,传统的中庸之道使大学生做事情畏首畏尾,不利于竞争意识的形成。

美国文化的最大特点一是强调独立、个性而又不排斥他人,崇尚个人至上,自我奋斗,深信个人尊严,为自己而生活,讲究个人特色,追求自我表现;二是冒险、开拓、富有创新精神,美国人勇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勇于向已有的一切挑战,“我与专家、权威、传统平等”,这是美国人的性格;三是自由、平等精神,美国是一个崇尚自由的国家,他们坚信“有用、有效、有利就是真理”。在这种文化的渲染下,美国人有强烈的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和竞争意识,不喜欢过分依赖他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自信、自律,要不断地自我提高,从小就学会独立思考,自己动手。他们为自己而思考,下判断,做决定。

(二)中美创业教育政策不同

美国经济是发达的服务型经济,第三产业发达,有着比较完善的第三产业结构,金融体系健康透明、融资便利,社会上对金融投资手段的教育普及得较好,因此,美国的创业教育无论从政策扶持、资金提供和师资配备等各个方面都比较完善。美国高校每年都举办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又名“商业计划竞赛”,几乎100%的本科生都至少参加一次创业计划,60%以上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参与过,创业氛围浓郁。美国高校鼓励并支持大学师生创办知识衍生型企业,鼓励技术转让。创业中心为大学生的技术转让提供种子基金和社区服务等。此外,美国创业教育得到了社会资金的大力支持,如考夫曼创业流动基金、国家独立企业联合会等,它们为创业教育学科提供资金。

我国创业教育自1997年拉开帷幕后,开始如火如荼地进行。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剧增,创业教育体现出功利性,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主要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创业教育活动大多局限于技能层面。高校缺乏创业教育基金,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普及性不够,社会上创业咨询与服务机构较少,大学生创业受到诸多限制,社会支持系统、金融机制均不完善。

五、中美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之不同

美国高校创业课程的种类繁多,且各学校分类均不同。以哈佛商学院为例,它第一年的课程计划中有两门是与创业有关的必修课程,全部都是以案例为主的教学。据研究,美国排名前50名大学设置的创业课程中,最多的是新创企业财务、商业计划书的撰写、创业概要、中小企业管理、新企业成长战略、中小企业顾问,它们被作为创业教学计划的核心课程。可见,美国创业教育课程已非常完备,创业课程的覆盖面广泛,师资力量雄厚,授课对象普及,上课形式灵活多样,创业竞赛成熟。

我国专门开设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的高校较少,课程体系还处于摸索阶段。即使已经开始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的高校,它们的课程内容笼统、单调乏味,相关的教材案例较少。课程的开设多以选修课的形式,无具体针对的授课对象,师资力量欠缺,这一切都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1]曲殿彬.论创业教育内涵、特征、作用与价值[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2)

[2]陈明.美国的创业教育[J].江西教育,2005,(17)

[3]张帆,张玮.美国大学创业教育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教育情报参考,1991,(2)

[4]吴金秋.创业教育的目标与功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1)

[5]汪良军.浅析美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启示[J].浙江统计,2007,(6)

[6]席瑾.中美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比较研究[J].学园,2010,(11)

中图分类号:G642

B

1671-6531(2012)11-0015-02

江苏省教育厅2009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9SJB880110)

:姚 旺

猜你喜欢

比较研究创业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中外数据新闻编辑流程比较研究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各国税制结构与我国的比较研究
资产减值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浅析媒介体制比较研究的框架设计和技术逻辑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