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早期微骨窗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围手术期护理

2012-08-15张凤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7期
关键词:血肿脑出血血压

张凤霞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神经内、外科的急危重症之一,发病率、致残率较高,外科手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最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近年来,在显微镜下采用微骨窗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得到快速发展,该术式具有创伤小、血肿清除彻底、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康复快、费用低等优点[1],我院自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对28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超早期微骨窗入路手术治疗,及时清除血肿、确切止血,术后强化专科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41~78岁,平均(56±3.2)岁。有明确高血压史。术前血压:收缩压160~235 mm Hg,平均 183 mm Hg,舒张压 93~134 mm Hg,平125 mm Hg。术前神志:昏睡17例,浅昏迷7例,深昏迷4例。发病至手术时间均<6 h。

1.2 方法 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全麻,以血肿最厚处或最近平层部为切口中心点,切口长约4~6 cm,颅骨钻孔后,使用咬骨钳扩大骨窗至约(1.6~2.5 cm),“十”字形剪开硬膜,穿刺确认血肿后,避开血管,电凝切开脑皮层0.5 cm,使用脑压板沿穿刺方向缓慢插入脑组织直至血肿区,不断调整显微镜角度,直视下将血肿完全清除,术毕缝合硬脑膜,在血肿腔内放置14号脑室引流管1条。待引流液变清,头颅CT检查示颅内积血消失拔管。

2 结果

本组28例中死亡4例,其中3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肺部感染。存活的24例中,经3-6月随访,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ADL)评测:Ⅰ级恢复良好7例,Ⅱ级轻残8例,Ⅲ级重残5例,Ⅳ级卧床神志清3例,Ⅴ级植物生存1例。

3 护理

3.1 术前准备 对疑似高血压脑出血者开放绿色通道,选用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根据医嘱快速静脉滴注甘露醇、呋塞米、地塞米松等药物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2],急查头颅CT、CTA、MRI等检查,提前预约相关医技科室,缩短检查时间,尽量减少搬动。确诊后急行术前准备,做好术区备皮,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及瞳孔、血压、呼吸等,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2 术后护理

3.2.1 病情观察 术后即入住外科ICU,根据病情采取平卧位或将床头抬高15°~30°,翻身时应避免压迫骨窗侧。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四肢活动、术区有无渗血渗液、缺氧症状等变化,发现颅内压异常,及时作出对症处理。

3.2.2 血压控制 术后控制血压,保持血压平稳很重要。术后血压管理须保证正常脑灌注压维持在70 mm Hg左右。不能使降压幅度过大,以免引起脑血流低灌注。亦要控制血压上升,如血压骤然上升且降压药物无法控制,则是颅内出血增加的前驱表现[3]。对抽搐、躁动不安者适当给予镇静药物,以防意外损伤及颅内出血的加重。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用缓泻剂。

3.2.3 引流管护理 本组病例放置为残腔引流管,引流袋低于头部[4],防止引流管扭曲、折叠、受压、脱出以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性质和量,每日引流量<500 ml。如发现引流液突然有大量鲜血引出,患者烦躁不安、昏迷加深及脑疝先兆,提示有再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拔管前钳闭观察24 h,复查头颅CT了解颅内情况。夹管期间和拔管后注意观察有无头痛、呕吐、血压升高、脉搏减慢、意识改变等颅内高压表现,以及骨窗有无肿胀、渗液等。

3.2.4 并发症的预防

3.2.4.1 术后再出血 术后再出血的发生是引起不良预后的主要因素,预防术后再出血应作为围手术期的重点。脑出血的根本原因是高血压,有效控制过高的血压是预防术后再出血的重要环节,而术后血压升高主要为颅内压升高所致,故应有效地应用脱水剂、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进行降颅压治疗[5]。存在颅内高压的情况下,不能盲目降低血压,首先要保证脑和重要脏器的灌注。具体血压指标参照术前基础血压,应用硝普钠等药物时要应用微量泵泵入,以严格掌握药物的剂量。

3.2.4.2 肺部感染 昏迷患者常因清理呼吸道低效/无效,而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极易引发肺部并发症。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患者口腔和气道内分泌物。短时间内不能清醒者宜做气管切开。气管切开者强化气道管理,吸痰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必要时采取密闭式吸痰,按时翻身拍背。清醒患者鼓励咳嗽、咳痰,合理应用抗生素。

3.2.4.3 颅内感染 由于在持续引流时,颅腔在一定程度上与外界相通,增加了患者的感染机会。术后护理要强化引流管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及早拔管,合理应用抗生素,提高患者抵抗力。做好病情观察,若发现引流液浑浊呈毛玻璃状、有絮状物伴发热、颈项强直提示有颅内感染的可能。

3.2.4.4 应激性溃疡 术后患者可因应激或应用激素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术后常规留置胃管,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呕吐物及大便颜色,合理应用止血药物和保护胃黏膜药物,清醒患者及早进食流质饮食,如有出血症状,立即停止进食或鼻饲,通知医生对症施治[6]。

3.2.5 健康教育 出院后仍要重视控制血压,监测患者血压,据医嘱合理服药。一旦突发昏迷、偏瘫、失语等,应立即呼叫“120”,及时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晃动患者头部,以免出血量增大。加强后期康复,指导患者家属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及语言训练,交待注意事项,定期来院复查。强调患者增进自理能力,尽早回归正常生活。

[1]朱永华,林少华.微骨窗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7):26 -28.

[2]顾爱武.高血压脑出血31例的急诊合理体会.航空航天医药,2009,20(2):125 -126.

[3]宋伟华,傅西安,孙志敏.高血压脑出血64例护理体会.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6):1 -2.

[4]李燕晖.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观察与护理.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6):36.

[5]张万宏,付志新,李延翠等.显微手术外侧裂入路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7):30.

[6]张凤霞.超早期双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32例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0):5001.

猜你喜欢

血肿脑出血血压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