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职院校筹资的财政性渠道优化策略

2012-07-17林雅娜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年9期
关键词:财政拨款教育经费财政

林雅娜

作为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起到了基础性作用,10年间培养了经济社会所需的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然而,高职教育迅速发展的背后,面临着筹资上的困难,办学经费投入严重欠缺,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的庞大需求。虽然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就鼓励我国高职院校多元化筹资,但直至目前,公立高职院校维持日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最重要经费来源依然是财政拨款,依然存在着筹资主渠道薄弱、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这在一些国家文件中也有体现。如在2005年10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比较差”。时隔七年,由于办学经费上的短缺,高职院校的发展依然困难重重。鉴于我国高职教育经费供需缺口巨大的现实,本文通过分析政府对高职教育事业的拨款体制的局限性,着重探求高职教育在财政经费拨款筹资渠道的改进策略。

一、我国政府拨款体制的局限性

由于受财政拨款体制和社会对高职认知观念的偏差等因素限制,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筹资渠道十分有限。财政拨款是其最主要渠道之一。然而拨款体制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首先,政府对高职财政经费投入不足。教育经费投入问题是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最基本保障之一。目前,我国在举办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然而我国财政每年投入的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不到4%,长期不足,尤其对高职教育投入较少。早在1993年2月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提到要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步达到4%的目标。然而实际情况是:据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05年之前一直在3%以下徘徊,2005年—2008年教育经费占GDP比重分别为2.81、3.01、3.22和3.48,也均未达到4%,导致我国教育经费十分稀缺。稀缺的教育经费所能分配给高职院校的部分十分有限,大多数地方高职院校的经费不能满足办学成本的需要。

其次,政府对高职教育的投入远低于普通本科教育。目前,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只是停留在规划和文件上,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远远不及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在资源分配失衡的体制和政策环境中仍被忽视。本科和高职2005—2009年的教育经费拨款对照表(表1)如下:

?

从表1可见,对在校生数不相上下的普通本科和高职教育的财政拨款数额相差非常大。相对于普通本科教育来说,对实践环节要求颇高的高职教育需要更多教育成本,但目前我国高职教育财政拨款政策却与此相反。我们以福建省2010年和2009年的生均经费拨款为例,本科分别为4900元和4700元,而高职教育分别为2900元和2700元,高职生均拨款不足本科的60%,没有足够的资金,高职教育发展乃至生存很难得到有力的保障。

再者,各地区对高职院校的财政拨款也不平衡。我国对高职院校的财政拨款主要有“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和“基本支出预算加项目支出预算”两种方式。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各地区所管辖的高职院校的所数有别。仍以福建省为例,泉州地区公办的高职院校就有6所,而龙岩地区公办的高职院校才1所,这样,地区政府对高职院校的重视程度不一,在高职院校较多的地区受收入的限制,僧多粥少,所能分配的资金也随之减少。这样,一些非示范性高职院校所能分配的资金十分有限,又必须迎接教育部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必须达到评估标准才能继续办学,真是举步维艰。

二、我国高职教育拨款体制的改进策略

(一)争取尽可能多的财政经费

由于高职教育也是能为国家社会带来收益的人力资本,提高国民技术素质是任何一个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高职院校的义务就是教育而非筹款,政府对办学经费给予拨款是一种义务。按照《职业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的规定,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高职办学经费应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切实保障高职学院的日常维持投入和发展投入,这是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由于高职教育一般由地方政府举办,财政对高职教育的经费拨款的多寡受到地方政府对高职教育的支持力度、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等影响。高职院校的财政拨款模式为基本支出预算加项目支出预算,基本支出预算的资金来源是根据办学层次、学校规模、所处地区的学生生均经费标准等进行的定额拨款,它是相对固定而稳定的,所有学校基本无差别,不存在竞争,基本一致;项目支出预算拨款作为对基本支出预算拨款的补充,是由财政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的政策导向和学校的特殊需要单独核定下达的拨款,它与学校学科类别、办学层次、所在地区学校多寡等直接相关,具有较强的竞争性,不是所有学校都有相同的专项拨款。高职学院是需要及时知悉政策信息。比如实训基地的专项拨款是如何定性的、拨款的标准等等。

政府在经费保障上,首先,要增加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实现的途径有两种:第一种途径,要提高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使我国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切切实实达到4%的既定目标。若此途径因挤占其他方面的财政投入而短期内难以实现,则可用第二种途径;第二种途径,加收企业的教育特种税收或运用政府信用发行教育债券以筹集资金投入公共教育。其次,要调整本科教育与高职教育公共教育经费的分配结构,提供公平的教育财政政策。由于高职生的培养成本高于普通本科生,故对高职生,提供不少于本科生的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及公用经费。地方政府应依照《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文件相关要求,科学合理地制定本地区高等职业院校的生均经费标准。

高职院校也应在争取政府财政经费支持上多做努力。首先,高职院校可与政府财政、兄弟院校加强联系,建立信息资料库。一方面剖析学校现有资金筹集的优势和劣势,特别是要与同层次兄弟院校进行对比,搜集该类学校相关资料和信息,向兄弟院校学习该校资金筹集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要从资金来源渠道的教育主管部门、财政主管部门的对口科室搜集相关信息,掌握他们的工作规划和资金支持的动态变化,预先了解和掌握这些部门资金专项拨款的安排和动态趋势,如可再生资源利用资金、实训基地资金等专项资金支持。其次,高职院校应根据当前政府财政资金拨款重点的转变,积极整合学校资源,优化学校规模结构。一方面要稳定现有学生规模,改变过去单纯依靠学生规模的扩张来实现学校资金总量增加的模式;另一方面要优化结构,特别要优化学生层次类别和专业类别结构。对于竞争性专项拨款,高职院校应积极争取,可通过资源的内部整合实现专项实力的增强,为专项资金的核拨提供强大的支撑。

(二)扩大政府的政策宣传

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等最缺的是高技能人才,而高职院校在这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应切切实实地被重视,并落实到具体措施。政府应发挥公共财政的转移支付和引导资源配置的职能,在加大财政经费投入的基础上,制定各种激励政策吸引和鼓励社会关注支持高职教育。

首先,政府要加大高职教育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力。高职院校多,新兴,名气小,社会民众还是对高职院校存在偏见,这也有赖于政府澄清高职院校的办学层次与类型。利用各种场合、手段正确引导社会和人民群众关心、重视和支持高职教育,比如大力宣传优秀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贡献,让社会民众了解高职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彻底摒弃高职教育是二等教育的传统观念,逐步改变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应用,重学术、轻技艺,重知识、轻能力的认识误区,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高等职业技术改革与发展的社会氛围。

其次,政府通过制定税收减免政策或进行名誉奖励等措施鼓励企业、个人为高职院校提供技术培训、实验室、实训基地等支持。比如对为高职院校提供实训基地的企业进行税收减免或者奖励等,这样能相应减少高职院校开办部分实训基地的大额支出,节约成本。

综上,高职院校从政府财政获得的支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财政经费上的支持;一方面是政策上的支持。财政经费上的支持需要政府增加教育投入,政策上的支持需要政府动员和引导更多社会资金对教育的投入。只有这样,才能缓解资金窘境,改善办学条件,以实现内涵式发展。这既满足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满足教育部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水平评估要求的需要。

[1]陈华亭.中国教育筹资问题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叶飞.促进宁波市职业教育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9(2):123-128.

猜你喜欢

财政拨款教育经费财政
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发布
管好用好粮食仓储企业职工教育经费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基于ArcGIS9.0-GeoDa059i的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空间差异性分析——以2008-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为例
2016年全国行政事业单位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2016年全国行政事业单位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美国各州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增长缓慢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