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中暑的临床研究*

2012-06-13戴跃龙白慧颖王海虹宫秀琴

中国中医急症 2012年6期
关键词:牛黄丸热射病安宫

戴跃龙 白慧颖 王海虹 宫秀琴

(1.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医院,河北 廊坊 065000;2.河北省廊坊市中医医院,河北 廊坊065000)

高温、湿度过高环境下的军事训练常常导致中暑。及时有效的降低患者核心体温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1-3]。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中暑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诊断标准参照 《GBZ41-2002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1)热射病: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40℃(直肠温度),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2)热衰竭: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进行辨证分型。(1)暑厥证(热射病):高热烦躁,面色苍白或潮红,呼吸急促,皮肤灼热,舌红或红绛,苔燥无津,脉细促或脉伏欲绝,甚则神昏谵语,痉挛,抽搐。(2)阳暑证(热衰竭):身热口渴,大汗,胸闷,心悸,全身乏力,小便黄赤,或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舌淡红,苔薄白,脉洪大有力或滑数。

1.2 临床资料 选择2003年3月至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军事训练致重症中暑患者133例,均为男性武警战士,其中热射病患者62例,热衰竭患者71例,根据疾病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各组患者一般资料及生命体征见表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分,±s)

对照组(n=33)年龄(岁) 21.31±2.50 21.71±3.01 21.05±2.13 21.43±2.62体重(kg) 60.90±7.53 62.32±8.64 63.70±8.51 61.72±7.28体温(℃) 42.00±1.21 41.93±1.33 39.62±1.71 39.77±1.89呼吸(次/min) 24.61±5.32 26.34±4.89 25.50±6.02 26.13±5.51心率(次/min) 129.43±10.74 133.70±12.61 128.66±9.82 131.21±10.31平均动脉压(mmHg) 58.31±7.40 59.65±8.04 61.23±8.41 60.20±7.74项 目热射病(n=62) 热衰竭(n=71)中西医结合治疗组(n=32)对照组(n=30)中西医结合治疗组(n=38)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物理降温、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防治脑水肿及综合对症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加服中药治疗,热射病加服安宫牛黄丸3 g,温开水化开口服或鼻饲;热衰竭者加服生脉饮口服液50mL。所有患者依病情需要确定观察治疗时间或转诊治疗。

1.4 观察方法 记录患者年龄、体质量、中医证候等一般情况,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评价指标包括高热持续时间(直肠体温≥39.1℃的时间)、发热持续时间、症状改善情况。治疗24 h后,对各组主要脏器损害功能指标予以统计分析。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作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发热持续时间、症状体征改善情况 见表2。热射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体温下降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意识障碍、头晕头痛等症状改善情况亦优于对照组。对于热衰竭患者而言,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对照组体温下降速度无统计学差异,但窦性心动过速、乏力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表2 两组患者发热持续时间、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h,±s)

与同种疾病对照组相比,*P<0.01。下同。

对照组(n=33)高热持续时间 0.43±0.14* 1.37±0.44 0.18±0.10 0.17±0.11发热持续时间 3.05±0.61* 5.09±1.66 3.03±1.21 3.34±1.12项 目热射病(n=62) 热衰竭(n=71)中西医结合治疗组(n=32)对照组(n=30)中西医结合治疗组(n=38)症状改善情况意识障碍 0.31±0.10* 1.18±0.34 0.74±0.35 0.72±0.40头晕头痛 0.64±0.18* 3.22±0.80 1.19±0.51 1.42±0.61窦性心动过速 1.91±0.60 2.39±0.81 2.30±0.82* 4.10±1.51乏力 12.31±2.83 11.92±3.29 3.61±1.60* 7.40±2.31

2.2 两组患者脏器功能损害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3。治疗24 h后,对主要脏器损害功能指标予以统计分析。热射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组MODS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热衰竭中西医治疗组心肌酶异常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表3 两组患者脏器功能损害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 论

高强度的军事训练使人体产生的热量迅速增加,高温、空气相对湿度较大时,机体通过热辐射,出汗散热作用有限,极易造成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进而导致中暑的发生。重症中暑症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可危及生命。国内研究显示,热射病的死亡率高达9.74%[1]。高温是中暑乃至发生热射病的先决条件,高温可使机体细胞蛋白酶发生变性,线粒体功能受损,细胞膜稳定性差,氧依赖代谢途径遭破坏,导致组织细胞缺氧变性坏死,组织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水肿,微循环障碍,引起脑水肿、肺水肿、肝肾功能损害、溶血等病变,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酸碱失调等,甚至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危及生命安全。有研究显示,肛温升高的程度及持续时间与病死率直接相关;肛温超过41.0℃且持续时间过长(青壮年>3 h),则预后极差[2]。及时有效的降温,特别是中暑发生后1 h内将体温降至38.5℃,是改善患者预后,减轻器官损伤的关键环节[2-3]。本研究中,安宫牛黄丸显示出良好的退热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高热持续时间,发热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此外,中西医结合治疗组MODS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单纯西医治疗,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

已往研究证实,安宫牛黄丸可降低脓毒症大鼠的死亡率,并对肺、肝等重要器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5]。药效学研究也发现安宫牛黄丸对亚硝酸钠诱导的小鼠缺氧死亡潜伏期有明显的延长作用[6]。本研究中,安宫牛黄丸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特别是中暑意识恢复迅速,与以往研究具有一致性。在热衰竭治疗研究中,虽然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发热持续时间上无显著差异,但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窦性心动过速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亦低于对照组,显示出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从中医学理论来看,中暑伤津竭液,大量出汗极易造成气阴两虚之证。生脉饮中人参补肺气为君,麦冬、五味子养阴清热、敛肺生津为臣,共奏益气养阴,敛汗固脱之效,尤适于中暑伤津脱液,气津两伤之证。

中西医结合是中国医学的优势与特色。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中医药学,特别是温病学对于中暑的救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安宫牛黄丸作为“温病三宝”之一,由牛黄、水牛角浓缩粉,麝香、珍珠、朱砂、雄黄、黄连、黄芩、栀子、郁金、冰片12味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的作用,广泛应用于脑出血、传染病高热等急症治疗当中。随着研究的深入,其在临床急诊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中,中西医结合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可以预见的是,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特色,提高重症中暑的临床效果,降低重症中暑的死亡率,将是未来中暑救治研究的趋势。

[1]纪筠,宋青,周飞虎,等.军事训练导致的致死性劳力性热射病病因学调查与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8,33(8):1035-1037.

[2]刘辉,宋青,周飞虎,等.亚低温在劳力型热射病治疗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0,35(9):1148-1150.

[3]Smith JE.Cooling methods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exertional heat illness[J].Br J Sports Med,2005,39:503-507.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50.

[5]张丹,黄萍,李俊,等.安宫牛黄丸对脓毒症大鼠重要器官损伤及死亡率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6(6):543-546.

[6]叶祖光,王金华,王跃生,等.安宫牛黄丸及其简化方的药效学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7):636-637.

猜你喜欢

牛黄丸热射病安宫
热射病是什么?
热射病是种什么病?
假药
安宫牛黄丸
神经影像学在热射病诊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安宫牛黄丸能救命
夏天不可忽视的热射病
安宫牛黄丸治脑卒中
可以救命的药——神奇的安宫牛黄丸到底好在哪里?